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1月28日,教育部官网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安排,教育部将要求各省、校加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力度,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在14岁之前是儿童性格的基本定型期,如果一个男孩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段时间里被女性包围,他的性格发展就会出现缺陷。长期受女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男孩子们往往不经意间继承了女性的温柔与细腻,缺乏男子气概,成为一个接一个的“贾宝玉”。
所以,除了父亲对男孩的重要作用之外,男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所以,除了父亲对男孩的重要作用之外,男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但是由于男教师的比例明显不足,尤其是幼儿园、小学70%—80%的教师是女性,而且对孩子的评价也带有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所以更容易培养出听话乖孩子等“阴柔”的孩子。
此外,社会普遍需要乖巧、听话、顺从的人,有些反叛的男孩子很容易被认为是“异类”等等。
要让中国的男孩子们“阳刚”起来,应该是标本兼治,除了在学校增加男教师的数量,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重视对男孩子“阳刚”性格和内在精神的培养,才有希望让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增加幼稚园和小学男教师的比例,可为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男孩子树立一个“男性化”的榜样,这对男孩子“男性化”人格的形成无疑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男孩子喜欢冒险、挑战、争吵、奔跑,而那些体内含有比女孩子高15倍睾丸素的男孩子,却要求他们和男孩子一样,要守规矩,要坐得正,不打闹,这无形中“摧残”了男孩子的阳刚。
生理学上,男孩子每天至少需要4次较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一次就很难得了,因为有些学校为了安全和安静,经常禁止学生在课间跑步,甚至拆除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材,春游、秋游或远足等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也少而少。
因此,男孩子们会把学校当作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地方,把自己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气勃勃,都视为学校里不够重视的部分,特长未得到发挥,性格未得到培养。这名男孩子在学校里长期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最终造成严重伤害。
多数人的印象是,小学、中学阶段男孩比女孩明显落后,高中阶段则会反超。但现实情况早已改变,男孩似乎没有后劲,他们不但在中学时没有赶上,甚至到了大学也依然落后于女孩,男孩在教育制度中已经处于弱势。
男子汉气概的特征是勇气、毅力和责任感,要塑造男子汉这些品质,除了耳濡目染的男老师示范,最重要的是教育方法的锤炼。
事实上,在世界各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女性教师的数量往往占大多数,但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男孩子们不会有“温柔”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在日本、韩国等近邻国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吃苦”教育,例如,让孩子们在雪中锻炼身体,组织孩子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磨练孩子们的坚强意志和阳刚之气。我国幼儿园、小学缺乏的就是这种吃苦的教育模式。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我们通常关注于女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无意中却忽略了男童,男童成为被遗忘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却没有引起注意。
30年前的教育导致了这种男童女性化,30年后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这种现象。不同国家的教育学家几乎得出相同的结论:现代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和流行文化正在毁灭男孩子,并使他们深陷无休止的焦虑之中
男人仍然统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完全落后的男孩子最终会占据各行各业的最高职位,或者占据领导地位,因此,今天的男孩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挽救他们。从这个思想的高度来看,拯救男童不仅仅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我们可以为拯救男童做些什么。
第一,改变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第二,家长应该先改变;第三,拯救男童,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学会反思。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应该行动起来,重视对男孩子的角色教育,注重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气概”,培养男孩子的内在精神,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希望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确实是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