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八省联考适应性模拟考试时或者抱怨试题难度太大时,有些孩子和家长却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初中毕业后,能不能上高中的问题。
别说,这还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中职招生比例和普高招生比例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自1998年取消统招统分政策后,地位开始下降,生源不佳,就业状况不理想,形象欠佳,社会不认可,至今未见谷底。
而与此同时,1999年高考开始大规模扩招,普通高中也进入黄金发展期,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但转折点出现了,2019年 1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维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后面几乎所有相关文件维持了这一论调。
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是,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结构性矛盾,职业技能人才缺乏,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所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呼声很高,并且以后职业教育不但有中职、高职,还有职业本科,甚至可能发展职业硕士和博士,打造现代版的“师徒制”。
这意味着,以后初中毕业后,有50%左右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所以那些成绩中等的家长和孩子开始担心了,以后上不了高中怎么办,因为上不了高中,大学就更甭想了。
参加高考,读大学,这几乎是每个中国家长和孩子的梦想,所以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
1月24日,陕西省两会上,陕西省人大代表周苏萍建议将普高招生比例提高到70%-80%,将中职招生比例降到20%-30%,以解决中职招生比例必须占50%导致的中考比高考还难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未来十年家长们将要面对全国约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高的现实。
这个建议很快上了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笔者为这个建议叫好。普高和中职的招生比例既要考虑均衡发展、社会需要,也要考虑考生的感受和需求,切不可人为划定一个刚性比例 。
如果非要有比例,那么这个比例一定是一个浮动的比例,让考生和家长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将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口碑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怎么营造宣传,其实很难在短期内被人们认可。
社会上,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弱,地位底下,被当作廉价劳动力,而不是当作人才来对待。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简单拿西方的职业教育和中国对比,因为中国的职业技能人才和希望的职业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不能上高中,意味着剥夺了一个孩子上大学的梦想,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其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很难突破。
其实,国家从2009年开始,逐步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并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到目前为止,职业学校生源还是以农村学生为主,可见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这些问题不解决,而又不普及高中,刚性制定一个比例,有可能导致更多上不了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技能直接去社会上工作。
宁愿直接去打工,也不去职业学校,这就是现实,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同时中职教育本身需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实力,不能把学生不当人才看待,送进工厂当廉价劳动力。如果这么搞下去,自己的名声更臭,也就更不会有人愿意读了。
相反,如果中职真能培养出技术型人才,在社会上大有用途的蓝领人才,何愁招不到生源呢,也就没有必要划分比例了。
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认识呢?觉得合理吗?欢迎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