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喜欢数学,为什么张益唐成为数学家,而刘汉清还在“吃低保”

天才的命运,要么登峰造极,要么万丈深渊。

同样是聪明人,有人跌倒后能够走向巅峰,但是有人却从此一蹶不振。这两种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在网络上有两个人,笔者觉得比较典型。

一个是刘汉清,一个是张益唐。

刘汉清,16岁时以398.5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处理专业录取,而张益唐,则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两人的人生起伏都与数学有关。

刘汉清因为痴迷数学,而最终肄业,未能完成本科学业,回到了老家。张益唐1992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有人说张益唐成功得益于运气好,而刘汉清就是属于运气差的哪一种。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偏差。据悉,当年的张益唐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发现导师的研究有错误,而导致博士毕业时间拿到了“最长年限”,而且没有获得导师的推荐信。在美国没有推荐信,张益唐的处境陷入到了尴尬境地,很难找到像样的学术研究工作。为了在美国生存下去,张益唐做过递盘子、洗碗、送快递……这算是张益唐的人生低谷吧!

对比刘汉清,在回到老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数学研究,但是却吃起了低保。可以说,人生也处在了低谷。

可是同样的人生低谷,两人却命运完全不同。

尽管两人都得到了同学和朋友的帮助,而且刘汉清更感兴趣的依然是数学研究,但张益唐却在朋友的帮助下,谋得了新罕布什尔大学临时讲师的工作,并且最终拿出了数学方面的成果,站在了数学的顶端。然而,刘汉清数学研究方面却依然没有变化。

那么,这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完成学业非常重要,尤其是做学术研究的。

当年,刘汉清就没有拿到学历,在日后的研究中也脱离了学术研究的前沿,缺乏了大的环境,成为了“孤军奋战”。反观张益唐却不同,他一直坚持学习和研究,而且有着兜底的本钱,一旦有机会就有崛起的资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搞科研需要坚持,但是更要杜绝偏执。

在刘汉清追求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将自己一步步逼入到了“绝境”。

在学校期间,也没有能够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过人的才华,而且“痴迷”数学,荒废了自己的专业。相反,张益唐自始至终,都在数学方面深耕,而且他的确拥有数学“天赋”。这或许是这两人最大的不同。

因此,搞科研绝对不能偏执,该坚持的便要坚持,但是该放弃的时候,也应该理性地放弃。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因为坚持与偏执之间,往往只是一步之遥。所以,在坚持的这个过程中,或许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不是意味“爱好使然”,一步步将自己逼入绝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要学会向生活妥协,先做好人,再做科研工作者。

张益唐干过很多一线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勉强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刘汉清却似乎缺乏了这方面的认知。这绝非是什么中国埋没人才,亦或是美国孕育天才,实际上更多的是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

对于人来说,我们应该用双手努力地活下去,然后才是活出精彩!因此,做科研也不能忘记了生活,更不能够脱离了生活。希望科研领域多出张益唐式的人才,少一些刘汉清的悲剧。

也希望这两位喜爱数学的研究者,都能拥有更加美好和无憾的人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