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愿望:和老师“一决高下”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当学生听到“老师讲错了”“老师都不会做”这样的话语时,同学们都很兴奋:一方面,说明题目非常难,自己做错了有情可原。另一方面,趁机看老师的“笑话”。这或许也是让学生最感到不可思议和“兴奋”的事情。
“比”就会论出高低,青春期的学生最喜欢一争高下。所以,当有机会能和老师同台竞技、一决高下的时候,学生应该要比听到“老师都不会做”这样的话还要兴奋。
我想,很多中学生的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愿望——“打败”自己的老师!
老师参加考试,会取得好成绩吗?
既然学生有这么个愿望,当然也会有机会实现。
在早些时候,安徽省蚌埠市给当地的高三老师举行了一场考试——赛解题!多所高三的数学老师取得的成绩令人唏嘘——满分150分,很多高中的平均分还不及格,最低的只有60多分。这样的成绩多少有些让学生“耻笑”、让家长“不放心”啊!
最近,河南省郑州市一所高中的期末考试“火了”。为什么呢?和蚌埠市一样,学校要求老师也要和学生一起参加考试。以往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现在老师自己也成了“考生”,这样的稀奇事,大家当然会感兴趣并且会格外关注!
同学:好激动!
当学生走进考场的时候,看到老师坐在考场上也是有点懵,难不成老师也要参加考试吗?
当得知老师和他们一起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表示非常激烈和兴奋。当然,他们也认为这样的考试很公平,并且对考试的成绩也非常好奇——如果能够考得比老师高就更好了。
老师:有压力!
虽然大家都知道“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但是如果真“翻车”了,以后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多少会有些尴尬。所以说,压力肯定也是有的。
特别是对于语文老师,语文学科不像数学和物理,按照步骤做题就能得分。语文考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发散性的,很多时候老师的思维方式并不一定有学生灵活,所以答案可能也就不够完美。所以说,老师没有学生做得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说数学物理等学科,有些学科上的学霸的确也很厉害,他们经常能满分,而老师却不一定可以满分。老师知道怎么去解题,但是计算能力可能跟不上,所以最终的结果的正确性也可能要比学生略逊一筹。
所以说,老师们参加这场期末考试,有压力也正常。特别是语文老师,语文得高分本来就很难,考得不如学生会更尴尬。
一些观点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模式得知学习:
一方面,老师参加这场考试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考题。题目的难度、考查的范围、出题趋势等方面,老师都可以近距离进行一次体验,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把握学科的出题方向。也可以总结出同学们的易错点,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会对他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老师在也可以激励学生。和老师坐在一起考试,学生最起码会有两点感受:第一,一定要好好考试,说不定还能超越老师。第二,一定要谨慎做题,如果题目很容易还做错了,岂不是更“没面子”,况且老师也在。
无形之中,这也是对考生的一种鼓励。
最后,再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即便老师没有学生考得分数高,学生也不应该以此为借口来“看低”自己的老师。老师参加考试更多的是要把握考题的方向和知识的考查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最终的受益者仍然是学生。
说到底,这场考试也是为了学生!你们是否同意笔者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