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儿子定居美国,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是怎么回答的?

引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罗广斌、杨益言

罗广斌和杨益言是《红岩》的两位作者,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红岩》,即使没有看过这本书,也知道这本书的一个角色,叫做江姐,也是整本书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江姐的精神品质被我们很多人学习,引为人生榜样。

实际上江姐是有人物原型的,原型叫做江竹筠。这个女子在19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党组织,之后一直为了工作任务而奔波。在28岁的时候,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被俘,被关在重庆的渣滓洞中受尽了折磨,最后不堪折磨去世了。

现在来到重庆三峡博物馆,会看到江姐的一封亲笔托孤书,很多游客看到这封书信都会忍不住落下眼泪。根据落款可以得知,这封信写于公元1949年。这封书信的字迹非常难以辨认,笔迹时轻时重,是因为写信使用的墨水并不是真正的墨水,而是自己调制的,写字则用的是吃饭的筷子。

这封信是写给江竹筠的丈夫表弟的,托付的是江竹筠和丈夫唯一的一个儿子,叫做彭云。在自己的母亲牺牲的时候,彭云只有3岁,但是因为母亲做出的牺牲,彭云从小就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关注,是重点培养对象。但是江姐的儿子,在长大以后却选择了定居美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彭云从小成绩就十分优异,在公元1965年的时候成为了四川省的理科状元,进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所有人都觉得彭云十分优秀,并没有辜负自己同样优秀的父母,在毕业以后,彭云也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公元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等各项考试以后,彭云又开始想要提升学历,于是在不懈努力下,他终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还因为他读书期间的优秀,所以最后得到了公费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

彭云在美国又继续攻读了两个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个时候彭云已经获得了非常高的学历了,所有人都以为彭云会回到国内发展,建设祖国。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彭云最后留在了美国工作,成为了马里兰大学的一位教授。但是每逢江竹筠的祭日,彭云还是会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为母亲扫墓。

很多人都认为彭云是一个辜负国家培养的人,于是有记者去采访彭云,问他为何不回国?而他是怎么回答的呢?彭云坦言说自己“老了”,在母亲的遗书中,提出了对于彭云的希望,既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同时希望他能够为了国家做出一些贡献。但是彭云认为国内外的科研环境差别很大,对于彭云来说,他更加适合国外的科研环境,同时他也自认为在国外的工作中并没有辜负母亲的意愿,但是只有回报故土这件事,确实是他做的不够多。但是他“老了”,所以没有精力再去兼顾两头了,他曾经想过在美国研究出惊人的成果以后就回国,但是研究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自己想要的成果。

结语

人应该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过彭云国内外有着科研环境的差异,因此在国外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并且表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自己的研究成果都将造福全人类,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