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都说“穷养儿富养女”,似乎在教养问题上大家普遍认为男女应该不同,因为在传统思想中女孩和男孩将来的发展方向就不一样。
而且女孩确实普遍比男孩子早成熟,理科能力更弱一些。
但教育观念也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升级,比如某家幼儿园里,男孩和女孩大约各占据一半。
渐渐地,老师发现,男孩子愿意把家里的车带到幼儿园,开始女孩子们只是看着,大概半个月后女孩妈妈们就开始陆续反应,孩子也要求带车到幼儿园。
对此有的妈妈很疑惑,女孩不应该带毛绒玩具去幼儿园吗?怎么也开始喜欢车了?
有的男孩妈妈则表示,她家孩子有时睡觉也要抱着毛绒玩具,还给起名字,表现得完全不像个小男孩。
难道男孩女孩之间真的不存在教养差异?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兴趣趋同了?
未必如此,幼儿园时期孩子是相互影响、模仿的,每个行为都是在环境下产生的,而发现事物有趣、有价值才是孩子效仿的根本。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BBC找来一群小学生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叫《男女不再有别》,让我们看看那些不曾被我们发现的瞬间吧。
BBC纪录片的发现:
7岁的男孩女孩们,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性别呢?这个测试记录课程为期5周。
研究者通过交谈发现,女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口红、裙子、小兔子等柔软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她们也普遍认为男孩子更勇敢,看起来更有力量。
而男孩子们则说,自己更聪明,更像超人,更能成功。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女孩子们开始分析:因为男孩子更容易当上领导,比如总统。
为了深入研究,之后研究者又拿出了带有四种职业标签的卡片,邀请孩子们自己动笔画出这些职业的形象,并且取名字。
孩子们画好后进行了分享,令研究者吃惊的是,女孩子们把化妆师、芭蕾舞者都画上了短裙子,涂上口红,穿着蓝色衣服,而汽车修理师和魔术师都是男生形象,穿西服、戴帽子、穿大皮鞋,还有大胡子,穿深蓝色工作服。
后来研究者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画来到另一个房间,房间里有四个人,看上去职业为魔术师,女化妆师……
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但当“男魔术师”介绍自己其实是跳芭蕾舞的演员,而“女化妆师”介绍自己其实是汽车修理工时,孩子们惊奇不已。
接着,男芭蕾舞演员带孩子们高兴得跳起舞,女修理师带他们一起研究如何修好汽车的轮胎。
这种反差式的体验让孩子意犹未尽,结束后他们被问到:
“你见过最酷的人是谁?”
“当然是男芭蕾舞先生。”
而在语言描绘测试中,一对一轮流交流后,研究者也发现,女孩子描绘情绪、感觉时表情更生动,语言更自然,一举一动都是积极的互动,可以打开自己,大方可爱。
而男孩子则会直接说:“我想不出来太多”,紧接着就是皱眉,有些拘谨,直到测试快结束还是扭扭捏捏。
在大力锤测试中,男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信心满满,实际成绩却很低;而女孩们则普遍低估了自己的成绩。
一个男孩看起来很有把握,但他没有砸中,这使他不自在,甚至暴躁。而那个预判自己只能拿2分的小女孩,则拿到了5分。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成绩受限,并不单单是性别的差距,更多的是通俗认知的限制。
为期5周的测试结束后,男孩和女孩的观念发生变化,男孩认为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有力气,女孩则认为自己更需要被看见和听见。
这部纪录片发现:相比对孩子们下定义来说,无性别教育更能挖掘他们的潜力。
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
英国神经成像的顶级专家之一Gina Rippon表示:男孩女孩的大脑在发育期间,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外界对男女有别、蓝粉差异的观念,男女孩大脑发育会逐渐发生差异。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男女平等提出了新的定义:性别平等意味着,不论男女都可以享有同样的权利、资源,被保护的机会。
性别平等并不意味着男女要变得一样,或者在性别特质上保持一致,而是女孩子也可以打拼事业,但需要更多保护;男孩也可以选择幼师、护士的职业,但不要求穿裙子,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被保护。
这才是性别尊重,是合理的。
不论男孩女孩都要用“争取”的性别观念去教养,女孩也可以玩车,男孩也可以抱着娃娃,那是他们的选择,只要愿意为未来努力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