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从全面落后到逐步赶超,再到如今多个领域已经世界领先,在令人赞美的同时也要看到很多问题同样的突出。虽然我们的论文越发越多,但是取得的科技突破却相对较少。上报的专利不少,但科技转化率很低,对社会的发展作用也相对不明显。
纵观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们看上去拼劲儿十足,实则都在努力去争项目,发论文。重立项轻过程,申请完课题之后挪用经费的现象还很突出。科研工作者和教授们更难以踏下心来坐冷板凳,专心去钻研,而是奔热点,拼论文。甚至为了发论文串改数据,造成学术丑闻,类似事情可真不少。学术圈不再成为纯洁的象牙塔,而是对权力、金钱的崇拜越发的严重。
各个高校的教授们争相去抢破头去当官,因为自己的专业出身,当官更成为一种捷径。即便是当不了官儿,也可以做各种学术带头人,团队带头人,评审专家。有这些头衔之后,无论是打通关系还是申请项目经费都相对容易很多。不管是不是自己做的项目,自己做写的论文,第一作者总是挂着自己的头衔。基本上不用出力就可以“著作等身:,于是教授们争相去做研究型官员,官员们争相去做客座教授。为了围绕权力,哪怕是院士,都会围着一个处长赔笑。这个事情是饶毅说的,估计也假不了。如此的学硕圈焉能不堕落。
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出在相关的学术制度上。对于科学家来说,发论文是为了获得同行的认可,甚至接受同行的批评,解决实际的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很多国内的学者写论文就是为了职称,就是为了项目金钱。究竟论文有什么效果不重要,经不经得起考验也不重要,甚至很多大拿写的论文都无法进行重复性实验。即便如此,都要大言不惭地说,“不一定科学研究都可以进行重复性实验”这样的话,不知传到国外是不是让国际同行们笑话。
无论是谁学术做得好,自己会想着如何往上走,上级也会想着怎么提拔。于是乎,科学家们都成了官教授,有了自己的团队,有了自己的代言人,更有了自己的利益团体。有些利益团体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形成学阀,垄断了某一领域的研究。若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恐怕不仅会被学术攻讦,说不定今后一个项目也拿不上。
在高校里,且不论校领导的权威,一般行政人员都要比教师教授“官威”大了很多,一个学校的会计可能都敢对教授吆五喝六,教授们敢怒不敢言,自然内心中也开始想要当官了。归根到底还是无论行政体系还是社会评价,似乎当官的人才是有权势的人,一心做学术,即便有钱那也没有前途。这就是行政逻辑代替个学术逻辑,行政体制代替个学术体制,走上歧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