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就像是奔赴一场约定,经历一段沿途都是优美风景的旅程。为了达成约定,命运为所有人都准备了多姿多彩的路。但具体是怎样,还要看每个人自己该如何选择。
道路千万种,却不是人最多的那条最出彩。唯有耐心选择、多番考量,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父母在,亦可游
如今,岁月变迁,社会主流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父母在,不远游"这一观念不再像原来那样被世人强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家乡和父母,去外面闯荡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们越来越渴望走出国门,去看不同的世界。因此,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逐年持续增长。
从初始方面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新一代人才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我,有助于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些知识,不只局限于书本,更需要亲身经历与感受。
而在无数可以选择前往的国家中,美国,自始至终都是最热门的目的地选择。
玻璃球里的美国
美国,一个在全世界人眼中,极具包容性的国家。提起美国,人们想到的都是科学技术发达、人人自由平等之类极其积极的正面评价。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都对美国的文化和制度心生向往。
在最新出示的世界大学前100强排名中,美国大学的数量占据了排行榜的一半。在学校的配套设施、师资水平、教育环境等方面,美国都可谓是有口皆碑。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学历,在全世界都能得到广泛认可。
美国可以招收国际学生的1000多所大学,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学。此外,其中的半数学校还可以提供研究生教学。美国的留学签证程度相对宽松,比起其他国家来说,更易获得。
在传统印象和便利留学条件的加持下,留学生的首选十之八九都确定为前往美国。
就这样,他们满眼坚定与自信,怀着满心的希冀与展望,踏上了前往美国的征程,渴望一展宏图。
但,玻璃球内的世界看起来梦幻无比。实际上又是怎样呢?
人与人 终究是不同的
一位来自浙江的中国留学生,在社交软件上道出了这样的自白:来到美国后,我开始讨厌美国。
来到美国后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让她对这个原来甚为向往的国家失望至极。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事实上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街上随处可见不同肤色的人种,人人相处和睦,其乐融融。相反,人种争议在美国依旧根深蒂固。
在美国,处于优越地位的依旧是白人。他们自诩甚高,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亚裔和非裔,对黄种人和黑种人嗤之以鼻。对待外来的学子,不少美国人不仅没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感,甚至还万分厌恶与排斥。
在美国,白人富人区与黑人贫民窟几乎是两个极端,环境与治安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白人们西装革履地在咖啡馆里喝咖啡时,黑人小孩们甚至会因为一块面包而大打出手。干净整洁、高楼大厦的白人区,随处可见对黑人的隐性歧视。
对黑人如此,美国白人对黄种人也没什么好感。一旦学校里发生偷盗事件,白人警察们最先怀疑的目标就是黄种人留学生们。无论事实如何,有无嫌疑,必定先大加盘问一番。
对黄种人亦是如此。学校里一旦发生偷盗事件,白人警察们首先就会找到留学生,即使发现并不是其所为,也要大加盘问。
人权和包容一词,似乎只是个笑话而已,都是有具体肤色限制的名词而已。
彻夜不眠 只是梦境
传统观念中的美国,自由随性,人们可以随意玩乐,深更半夜也可以吃饭逛街、唱歌娱乐。生活极为便利,只是梦境而已。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每个角落几乎都有人潮涌动。由此,中国不少基础设施和公众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都较长。大型购物中心和咖啡馆等地方,都会营业到十点多。夜市与路边摊,甚至可以营业到凌晨三四点。
人口密集,自然需要便利的交通网络支持。只需要很少一点钱,在中国就能走遍一个城市。
但美国却并非如此。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而已,国土面积却不算很小。因此,除了一些大城市外,美国的人口极为分散,偏远一点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人。这样的状况,出行依靠公共交通工具是完全不可行的。如果没有车,在美国的生活就会异常艰难,甚至寸步难行。
作为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的开销,美国和中国也有极大的差异。美国的菜单价格与中国最大的区别是,结账买单时多出的销售税和小费。
这一差异,使得美国食物的价格直线上升。再加上显著的饮食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很难在美国吃到称心如意又物美价廉的食物。
再加上今年凸显的疫情问题,美国政府及民众面对疫情的态度,实在松懈得令人心惊。比起中国的严阵以待、联防联控,实在相差太多。
这样对比下来,你又该作何选择?
每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选择了离开多年生活的故土,前往一个文化截然不同的国家学习。于是,他们必须要面对文化与生活上的差异。除此以外,还要接受想象与现实对比的心理落差。
因此,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要多番比较,从现实出发做最有益的选择,不要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中。适合他人的,不一定也适合自己。不能看他人过得如鱼得水,就紧随其后,要充分考虑多方位因素和自身的适应能力。
否则,身处异国他乡,即是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