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在中国,有一种穷,叫做跨代贫穷。
这句话,格子深有共鸣,因为我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哭穷中长大,他们用自己一辈子换来的教训,让我很早就深刻意识到:
这个社会,正在极其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
只不过,当时我脑袋里轰隆隆又出现了另一句话:这个社会,不仅在极其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还有他们的子女。
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话,穷人家的孩子一定会懂,因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你能走到哪一步,完完全全就是凭自己造化,父母能提供的帮助,简直少得可怜。
而在极其有限的教育资源下,能凭借个人造化逆天改命,实现阶级跨越的人,凤毛麟角。
那么,假如将一群贫穷家庭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是否能改写“寒门难出贵子”这一说法?
12年前,北京有一个名为“青云学子计划”的项目组,真的这样做了,花了5000多万。
他们将一群穷孩子聚集在一起,这些孩子智商超常,家境贫穷,是装修工人、餐厅服务员、废品回收者、临时工的孩子。
目标只有一个:
将最好的教育资源砸向这群家境贫寒的孩子,期望这群孩子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逆天改命,跨越阶层,成为一个不再普通的人。
02
2009年,青云项目组跑遍了整个北京郊区的小学,从足足60万打工者的子女中,经过重重筛选,几百人的队伍筛选到只剩下24人。
这便是第一届的“青云学子计划”成员,智商高于常人,普遍在120左右。
那一年,这些孩子才刚上小学二三年级,年龄普遍在八九岁,被集中在北京芳草地小学寄宿学习。
在这里,项目组为这些孩子几乎倾尽了最好的教育资源。
为了打破贫穷对于孩子见识的束缚,学校对见识的重视,远远高于知识,带着学生去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去博物馆参加展览,去感受北京厚重的文化底蕴。
课程,是中科院的院士和老师,亲自过来授课的。
可以说,这里俨然就是一个穷人版的“少年班”。
在这里,学生们几乎无上限地触摸着自己以前从未有机会触摸过的天花板,原生家庭的贫穷束缚被无限缩小。
后来,第一个难题出现——户口。
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无法在当地参加高考,项目组计划让学生读完高中出国上大学,一年学费10多万,由项目组承担。
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父母坚持不同意,执意令自己的孩子退出,返回原籍上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出国这种事,不是自己这个阶层胆敢想象的。
听上去很讽刺,但这并不能怪他们。
因为,一开始他们将孩子送到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是寄宿制,自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并且完全免费,不收钱。
除此以外,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因此实现逆天改命。
最终,留在青云班上高中的,只剩10余人。
高三毕业那年,第二个难题出现——钱。
出国去西奥大学念书,除去项目组的资助和学校的帮扶,个人家庭仍然需要每年承担5万块钱的生活费。
因为这5万块钱,近10人选择放弃,有的回老家上了专科,有的上了技校,有的直接辍学务工,有的从高一重读。
最终,第一届“青云班”黯淡收场:
有北京户口的孩子,一个上了北大,一个前往美国读书,剩下一部分去了西澳大学,还有几位磕磕绊绊在国内上了本科或专科,极少数人辍学,没了下落。
这便是结果。
以至于10多年后,最大的出资方和工作人员一直在为这个结果而惋惜,也拒绝接受采访,只感叹了一句话:
最初我们怀着改造孩子们人生的目标,希望他们能考上顶级大学,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之才,品行高尚,具备国际视野。
就因为大环境问题和原生家庭问题,这个贫民版少年班,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
12年光阴,如大浪淘沙,将孩子们放在漏斗里,被一点点筛选掉,只剩下一小部分人,被称为“幸存者”。
03
你瞧,哪怕是倾注了最好的教育资源,改变命运,又谈何容易?
虽然,为期长达10年的青云班并未彻底改变穷孩子的命运,但是却意外给了一些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些从60万打工者子弟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被告知自己的智商超于常人,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有着一定天分的。
家境贫困的学生徐博,正是因为这样一份积极的心理暗示,不管再难再苦,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自己,而是毅然决然奔赴西澳留学,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目前还在筹划考研,搏一个美好的前途。
同班女孩李小溪,穷到买不起一张去西澳的机票,被迫放弃出国,却没有选择放弃自己,而是回老家复读了两年,21岁那年,考上了北京一所211大学,也在拼一个美好的前途。
那么,何为前途?
《新华字典》上关于“前途”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院,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里,藏着的意思,太多太多,莫名令人觉得感动。
你说命运残酷吗?
残酷至极,没伞的孩子,不仅要拼命奔跑,他还要面临着风雨之路上各种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令人心酸的是,这种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时候,钱都能解决。
你说“青云班”失败了吗?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并不。
正如徐博所说:
在外界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失败的投资,是一个不成功的案例,但我觉得它是成功了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向上的人,一个正直的人。
杂志《人物》对此的报道下面,有一条置顶留言,很感人,是那24个孩子中的一位妈妈。
她的孩子,也是青云班里,唯一一个退出后辍学的孩子。
10多年后,她回想起来,泪流满面,唯一想表达的,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