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当面教子,孩子一犯错误就要马上指出,但是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指出:当一个事情做得不对的时候,你不要大喊大叫,因为你的吼叫,让孩子对错误做法的印象反而加深了!
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反省自己确实是这样的,孩子做错一顿批评,但是孩子做对的时候,很敷衍的一句你真棒,或者干脆没有回应。
错误的行为淡化处理,正确的行为积极鼓励,而我们恰恰相反,孩子作为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涂上什么颜色是父母的作品,那么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父母是不是要自我反省?
那么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使劲地夸他,并且可以具体的夸奖,那么他就会加深对正确做法的印象,而做错的时候我们提醒,让他知道这是不对的就好了。
我感受到了自己错误做法的后果,我儿子特别不爱刷牙,我每天都是跟在孩子后面,督促刷牙,他不是漱漱口就算了,要么就是玩牙膏怎么说都没什么效果。
后来他蛀牙了,大夫说他刷牙不合格,以后要好好刷牙啊,我因为看着孩子遭罪心疼,又花了不少钱,晚上回家没有理他,但是他主动的去刷牙了,出来张嘴啊着问我妈妈看我刷干净了吗?
我仔细看看捧着儿子的小脸说:嗯很干净,估计几天以后牙里面的小虫子就走开了,如果明天刷的时间再长一分钟,就更好了,孩子好开心,说那我以后天天刷完牙给你检查。
樊登在一次见面会中提到,他儿子从来不迟到,而他并没有像我们这样样,每天催促孩子快一点,他对孩子的时间观念教育只有一次。
儿子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因为是开开心心出去玩,孩子自然是积极的,所以催他说:爸爸快走,咱们要迟到。
樊登抓住了这次鼓励教育孩子的好时机,他蹲下来跟孩子说:儿子,你知道吗你有个优点,也是一个素质爸爸非常欣赏,也很欣慰,就是你不喜欢迟到。
随后樊登告诉了儿子:不迟到代表对约会人的尊重,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并且没人喜欢跟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打交道,所以这是个好习惯。·
樊登说: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是我们教育的好机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发现:人和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重复出现。
我们都很注重孩子的礼仪,包括餐桌礼仪,我家孩子吃饭不会注意,总是掉饭粒,感觉一碗饭得撒半碗。
我总是每次都批评: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吃饭不要掉饭粒,你看你弄得多脏。后来有一次我下班晚,回家刚好赶上快吃完饭了。
我看孩子碗边的饭粒少很多,我表扬了他:今天表现很好啊,吃饭知道不要掉饭粒,晚上可以多看15分钟动画片。孩子开心极了,第二天也少掉了一点,后来就不掉了。
其实我那天下班回来看到他掉饭粒了,我在进屋的时候,他正抓着桌上的饭粒慌张的往嘴里塞,我忍住了没戳穿他。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孩子犯错的时候,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孩子犯错的时候,是沟通亲子感情的好时机。
孩子犯错别急于发火,不要着急行使父母的权威,而是蹲下来共情于孩子,告诉他我小时候也跟你一样,总是做不好,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正确的做法。
三岁左右的孩子,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心里最亲的人是父母,最崇拜的人也是父母,最喜欢模仿的人还是父母。
别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拖拉啊,不听话啊,喜欢玩手机啊这些,这会让孩子在内心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加深孩子对正确的印象,与孩子一起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