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大避娘,女大避父。”这句话被誉为新时代男女能否健康成长的标语,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能理解。
为何小时候可以与自己的母亲(父亲)保持很亲密的关系,但长大了却要避讳?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心理学因素。
性别认同至关重要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知,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3-6岁被称作为性蕾期(phallic stage),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会产生性别差异的意识,也更加认识到了自我。
同时,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更愿意跟异性的父母亲密,而排斥同性的父母。
男孩会遭遇俄狄浦斯情结(恋母),特别依赖母亲,不愿意与母亲分离,甚至会将父亲当作自己的假想敌。
或许很多小男孩都在小时候说过长大后会娶母亲这样的话,这正是恋母情结的表现。
如果在这个阶段的母亲太过顺从孩子,无时无刻地与他们粘在一起,那么相伴随的便是分离焦虑加重,使他们更难养成独立的人格,一遇事便想依靠母亲。
同样,女孩在这个阶段也会产生恋父情结,即伊莱克特拉情结,她们会对父母产生盲目的追捧,认为父亲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男性,也会因为父亲与母亲太过亲密而产生厌恶。
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内心发展很复杂,没有成熟的世界观,一切是非判断都只能源于自身和父母的引导。
如果在这个时期,父亲选择不避讳地与女孩保持紧密的关系,可能在父亲看来只是单纯的父女之情,但却会间接验证小女孩的潜意识幻想,让她们无法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差异。
她们会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更加迷恋父亲,甚至会以父亲为自己的恋爱标杆,有的女孩会在内心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最厉害的,世间没有别的男子能够与其并肩。以至于日后在择偶时,无法正视其他异性。
好的父女关系虽然能给足女孩应有的关爱,让她们在生命进程中体味到安全感,但过度无边界的父爱只能成为女孩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当女孩在青春期时,第二次生理特征的发育已经让她们明确意识到男女有别的概念,父亲更应该把握好尺度,与女儿建立起边界感。
性别差异观念应当从小教育
相信前段时间,吴宗宪带女儿走红毯,因为女儿的抹胸长裙有些许滑落,他便直接上手帮忙整理,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样的举动实属不该。
本就是在公众场所的大环境,有那么多摄像头监视着,这一举动虽是好意,但女儿毕竟是一个成年人了,这过于亲密的举动并不是父爱的体现,反而有一丝怪异。
所以,性别差异的观念一定要从小抓起,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无条件占有,而是父母为了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教授男女有别的思想。
很多女孩子因为从小与父亲亲密无间地相处,男女观并不明显,以至于在成长过程中不清楚男女有别的概念,这也是很多女孩在社会中受到伤害的根源。
真正爱女儿的父亲,并不会将其视为己有,而是在日常相处中,教会女儿如何保护自己。
人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即使是父母也无法保证可以陪伴孩子共度余生,唯一能做的便是带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她们如何爱自己。
性别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式教育的短板,因为我们含蓄内敛的文化,大家都选择避而不谈,很多小孩子都会有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疑问,却很少有父母能以正确的方式解答。
那些没有得到答案的孩子,内心会藏着这份疑惑在日后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这反而会增加危险性。
所以,做好性别教育,为女儿从小建立起男女有别的观念,让她们了解自己的隐私部位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为,是作为父亲应当承担的义务。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参考资料: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