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陆续有高校发布阅卷结束的消息。
大家经常会私信问我:“哪些院校有压分和歧视的现象?”甚至有的小伙伴在后台私信我说,看到了一份“考研压分院校黑名单”,并且自己考的学校就出现在“黑名单”上,心顿时就凉了半截,连准备复试的心情也没有了。
每年这个时候,在各个平台搜索“考研压分”,都会出现无数帖子,涉及的学校、专业众多,无论是正在准备复试的小伙伴,还是刚刚开始备考的考研党,看了之后都很焦虑。
“压分”真的确有其事吗?我们该如何看待“压分”?
1
什么是“压分”?
所谓“压分”,就是阅卷故意给考生低分、压低分数。有的院校甚至把分数压到了国家线以下,连调剂的机会都没了。
要说“压分”闹的最凶的,还是去年的宁夏大学。去年,该校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计划招生29人,一志愿报考了26人,但最后一志愿0人上线。
无独有偶,去年,贵州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同样是一志愿全部挂零。与此同时,材料与化工专业计划招生68人,最后只有3人一志愿录取。
2
“压分”的主要原因?
至于“压分”目的,大家其实也都心知肚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无非是想把名额留给来自名校的高分调剂生。又或者,因为报考人数过多,生源充足,学校为了控线、择优录取,阅卷格外严格,但这种情况下,学校一般不会接受调剂生。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点,“分数低”不等于“压分”,也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一年的题目比较难,或者该校阅卷比较严格。如果一个学校某个专业历年来都不招收调剂生,那么这个学校也就没有理由压分。
因为“分数低”而怀疑院校“压分”,大家可以通过该校往年拟录取名单中考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如果说最终录取的考生,考生编号前五位都是这个学校的,那这些考生就都是一志愿报考,而同时,这些考生初试成绩分数普遍偏低,则说明这个学校阅卷比较严格。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压分”,那就是学校为了招收高分的优秀调剂生,不照顾一志愿。
例如,某院校某个专业的报考人数不算少,但是一志愿进复试人员成绩偏低,并且进复试的一志愿只有几个;再看拟录取名单,考生编号前五位都不是这个学校的,在拟录取名单中,拟录取的大多数为调剂生,那么,这样的院校,就难免有“压分”的嫌疑。即便不是“压分”,这样的院校报考人数相对较多,但过线的人数偏少,大家也要慎重报考。
虽然考研初试大都是透明、公正的,但每年总也避免不了个别院校被质疑“黑幕”。李哥根据大家的反馈,整理出了一份“考研院校黑名单”,仅供大家参考。
3
不保护一志愿的院校
不保护一志愿,你可能要在复试线发布之后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复试通知,最后跟调剂生一起复试,统一按照分数排名录取,并且部分学校会优先录取高分调剂生,这种情况下不仅可能导致一志愿不录取你,还会让你错失调剂其他学校的机会。
而保护一志愿的学校,会让一志愿考生先复试,复试结束之后,再进行调剂考生复试。
不保护一志愿的院校名单: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这些院校,基本每年都会留出部分统考名额给优质调剂生源,这样势必会挤占一志愿考生的名额,就算你过了它的复试分数线,但如果排名不够靠前的话,很大概率还是会被刷掉。
所以,李哥在这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基础不够好、没有十足的把握取得一个相对稳妥的分数的同学,要慎重选择这类院校里面热度较高、或者学科实力很强的专业。
4
复试刷人比例过高的院校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2:1,意思就是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大多数院校专业的复试比例,一般在1.2:1 - 1.5:1之间,超过1:1.5就算是比较高的比例了。
但是部分院校的热门专业,复试差额竟然达到了将近10:1!所以这些院校,每年进复试的同学都很多,但可能最终被录取的几率只有10%左右。而未被录取的考生,就只能选择调剂,或者再来一年。
所以说,有时候复试线过低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儿,择校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种隐形的“坑”。
复试刷人比例过高的院校名单:西南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
复试过晚影响调剂的院校
如果复试比较早,就算一志愿不幸被刷了,还能有机会及时调剂。但每年,总有个别学校“佛系招生”,复试时间拖得很晚,临近调剂系统都要关了,才陆续开始复试,这就会出现很尴尬的情况:一旦一志愿复试落选,调剂的最好时间已经过了,剩给一志愿落榜的考生的机会会非常少。
复试过晚的院校名单: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青海民族大学。
当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可能院校复试时间普遍晚了些,每个院校情况也都不一样,可能有各自的原因。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多通过官网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查询目标院校的相关资讯。
6
李哥写在最后
事实上,网上传播的各类“考研黑幕”,多是出自各种平台的没有根据的留言,一句话概括“该校某专业压分了”“该校歧视本科出身”,也没有附上客观的理由,甚至一些连专业名称都没有提,直接说这个学校压分、黑幕、暗笑操作。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多少会受到一些主观感受的影响,整体来说,考研大环境还是非常和谐的。
所以,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考虑问题:每年竞争再激烈、专业再热门,上岸的也大有人在,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对于21考研党来说,选择已无法改变,目前只能祈祷希望学校不要压分,但是大家也没有必要说看到往年的“黑名单”就焦虑到吃不下睡不着,毕竟道听途说的主观感受占很大一部分,也有很多人明明是自己没有考好,偏要说院校压分。大家不要为此而焦虑,既定的无法改变,全力以赴做好复试准备才是重点。
对于22考研的小伙伴们来说,择校是一个大工程,大家一定要广泛搜集信息、理性综合考虑,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