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空白,到享誉国内,松山湖教育是怎样炼成的?

2021年是松山湖成立20周年,一篇名为《松山湖畔,那些与华为毗邻的学校,正在长出一个怎样的“大时代”》的文章,在许多松山湖教育人的朋友圈刷屏了。文章全面回顾了松山湖基础教育从零起步到享誉国内的不平凡历程,再次引起各界对松山湖教育的广泛关注。

栉风沐雨二十载,砥砺奋进再出发!随着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全面提速,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松山湖教育已整装待发,必将主动出击扛鼎时代使命,为从园到城跃升提供高品质城市配套支撑。

“‘学在松山湖’已逐步成为代表高新区城市形象的知名品牌。”在1月13日举行的东莞市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上,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作为代表发言,介绍到松山湖教育发展情况时他这样说道。

松山湖中心区鸟瞰图。

近年来,松山湖教育实力与品牌特色不断凸显。从获评省级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到携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打造该院在国内的首个未来教育实验区,松山湖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已成为东莞教育的标杆。

外界都在关注:一座新城究竟如何从零起步,走向教育变革的时代前沿?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回顾来路,可以更清晰看到松山湖用15年时间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从一片空白到占领高地

以更高站位打造品质教育标杆

从2005年松山湖第一所中小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诞生算起,松山湖基础教育由空白、弱小,到成为城市品牌,享誉全国,仅仅用了15年。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如今,面向功能区统筹乃至未来科学城建设,松山湖教育又向着“无人区”不断迈进,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未来学校、大湾区学校(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新质教育资源也不断加码,扩展着松山湖教育的边界。

实际上,建园之初的松山湖就提出,以科技和教育为突破口,实现园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松山湖又把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功能区统筹的重要抓手,以理念引领为核心,以课程植入为切入点,以内涵发展为目标,以点带面、改革创新,集团化办学取得显著成效。

松山湖未来学校建设效果图。

刚刚走过的“十三五”时期,是松山湖教育实现大跨步前进的时期。

真金白银的投入最直接体现发展教育的决心。“十三五”期间,松山湖园区财政预算教育投入连续大幅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6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2亿元(初步统计数),教育投入几乎翻了三番,为园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在近乎指数增长的投入带动下,自2015年起园区公办学校建设进入快车道,以平均每年完成新建(扩建)1.5所的速度增加,累计完成新建扩建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中心幼儿园等7所学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实验中学。

硬件的提升为办学规模爆发式扩张提供了支撑。截至2020年10月,园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达到26所,承担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学校有9所(公办6所,民办3所),校学生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增幅达138.4%。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国共产党松山湖高新区教育委员会党员大会。

面对新阶段、新使命,第一届松山湖教育党委于2020年10月正式成立,进一步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党群喜爱的松湖教育党建品牌。

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强校“

强化激励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来到松山湖,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简直坐上了一趟又一趟的‘过山车’,原来的教育理解、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全部被更新了。”两年前,原本在东北某县城做小学教师的张晶,带着对更好教育的憧憬,应聘成为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举家南迁到了松山湖。

今天的张晶特别为自己两年前的选择感到庆幸,在中心小学跟着同事们一起创新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轻车熟路,但她不用担心跟不上时代了,因为她和她的同事们,就站在教育变革的时代前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年8月,松山湖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

教育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十三五”期间,众多像张晶一样怀揣教育梦想的优秀教师选择了松山湖。园区通过“蓄动力、激活力、增效力、强内力、保定力”五项改革同频共振、综合发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使教师资源成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强劲引擎”。

五年来,松山湖教师规模逐渐增大,专任教师从803人增长到1859人,增幅达131.5%。其中,公办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仅33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9%,有特级教师4人,省市园区各类骨干类教师261人,占比28%。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教师规模逐渐增大。

年轻而优秀的教师队伍背后,是松山湖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成果。园区坚持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保持教师职业生命力和吸引力、增强教师荣誉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教师工资逐年提高,教师奖励大幅增长,探索出具有松山湖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

例如2016年首创“特聘教师”做法,特聘教师与编制教师“同工同酬”,2019年提出特聘教师比在编教师年薪增加10%。此外,松山湖不断强化“文化认同留人、人文关怀暖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名师培育等举措,为优秀教师提供了成长发挥的广阔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教师专业素养培训。

在教育资源不断加码的带动下,松山湖教育结构也不断优化,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链条,初步形成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同发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有效融合、通识教育与特色教育相互促进、各学段多体制兼备运行的“松山湖教育”模式。

充分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

催生特色鲜明的多元化教育品牌

学校是落实优质教育的终端载体。松山湖在推动教育扩容提质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发展规律,突出理念先行、自主放权的思路,实现学校优质发展。

在松山湖,每建设一所新学校前,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定筹建负责人、确定筹建团队,形成办学理念。筹建团队全程参与前期设计,将办学理念融入学校建设中,确保场室布局设计蕴藏学校办学理念、建筑空间承载教育职能,为教学服务。此外提前组建师资队伍,开展相应培训,确保全体教职工理念一致、方向一致、步伐一致,实现高起点良性运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实验中学建校五周年校园开放日活动。

而对于松山湖的校长们来说,他们最常“点赞”的,莫过于松山湖自主的办学氛围。北区学校负责人冯正华说,在松山湖做校长,很舒服,有贵气;松山湖第一小学副校长蔡敏胜说,松山湖的领导很放心把学校交给校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说,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办学的自由与自主。

松山湖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将自己定位于服务部门,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学生,帮助新建学校筹备开学典礼,招聘教师遇到问题帮忙解决,学校需要软硬件设施帮其争取经费,而在监管、评价上,奉行“底线下的自主”。政府部门有一把边界尺子:学校建起来之前和校长充分讨论,建起来之后就交给校长独当一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链条。

在自主而多元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松山湖各学校品牌化发展,就呈水到渠成之势。松山湖各学校都把课程建设放在首位,并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课程理念,比如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实验小学的“无痕课程”,一小的“生态课程”,实验中学的“三创课程”等,并在课程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各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文化名片。

2019年,辖区内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中心小学、松山湖实验小学等多间学校同时被评选为东莞首批品牌学校,2020年,松山湖第一小学被评为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目前,在园区属地的6所公办学校中,共有3所品牌学校,1所品牌学校培育对象,比例高达66.67%。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区学校一年级教室。

走进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室,会发现这里的学生座位摆设和一般学校不同,采用的是U形座位排列,意在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拉近教师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

“这样便于教师走入学生中间,学生也更愿意大胆表达,更能催生等距离的爱。”松山湖中心小学集团总校长刘建平说。排座方式改变的背后,其实是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显性表现,也是该校“深度学习”探索的一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深度学习”探索。

松山湖实验中学则构建起“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涵盖学生人文、科学、健康、交往、多素养融合的18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校长万飞说,松山湖作为一个高新科技园,强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区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因此松山湖实验中学的教育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真正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实验中学学生在未来教室调试成型机器人。

下好教育统筹“先手棋”

面向”十四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机甲大师、3D打印、皮影转换系统设计……在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一处展示区中,孩子们的创新作品琳琅满目,展示着学校师生在创新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成果展示区。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开办一年多来,在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移植后者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果,已成为横沥家长心目中镇内首选学校。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变化,是松山湖功能区教育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松山湖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嘱托,用好改革政策赋能,下好教育统筹的“先手棋”,以共谋共建共享为抓手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松山湖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实验中学被评选为东莞首批品牌学校。

2017年,松山湖启动功能区教育统筹联动组团发展,三年来园区以资源共享利用为切入点,以提高功能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功能区教育特色的统筹发展之路。

跨园镇集团化办学,则是推进教育统筹的重要抓手。松山湖园区作为优质教育集聚地,在推进跨园镇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积极作为,与功能区各镇共同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家门口好学校”,为全市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松山湖功能区举办集团化办学签约暨颁牌仪式。

1月8日,松山湖功能区又一批教育集团现场签约并获授牌匾,标志着功能区集团化办学从“先行先试”向“做大做强”迈进,对带动整个功能区教育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和更可持续态势发展,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此外,松山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已经搭建起“1+2+3”的教育统筹新架构。包括成立了松山湖功能区教育统筹发展协调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明确了功能区教育统筹的方向、路径和要求,形成了具体工作思路。以共建共享为引领,松山湖牵头还成立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松山湖功能区分室,实现功能区内教研和培训统筹安排,解决各镇研训力量不均衡等问题,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年,松山湖第一小学被评为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松山湖将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松山湖科学城正式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为契机,大力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全域统筹,不断总结提升,加快形成园镇教育合作共建、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松湖教育究竟交上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一条数读带你快速读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撰文】陈启亮 刘慧茹

【制图】孙沛川

【作者】 陈启亮;刘慧茹;孙沛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