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也很难有好的出路吗?

近日,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博士期间没有做出很好的工作,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也很难有好的工作了?韩留姐认为,“没有做出很好的工作”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还与个人的标准有关,理想和现实总会存在一些偏差,觉得自己没有做出很好的工作在所难免,但至少已经拥有博士学历。

而博士在我们大众印象里,位于学位教育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的学历等级,也是高精尖领域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和中坚力量,怎么会发出“以后很难有好的工作?”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来追本溯源,细细探究~

01读博人数迅速增长

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

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

报读博士的人数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愈发普遍,所以很多博士生才会担心“以后很难有好的工作”,就比如前一阵子,武汉大学的辅导员招聘名单中大多入职者都是名校博士毕业生。实际上,辅导员在高校内属于辅助性管理岗位,竞争也已经如此激烈。所以在未来,想要通过读博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就必须有更强的竞争力。

02出路要求愈发严格

读博士最典范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终身教授)。而现如今这条路也随着“终身教职制度”的推行,而变得越来越难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几年,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启推行“终身教职制度”,即采用“3年+3年”两个聘期的做法。规定在聘期内晋升为副教授者,便可以转为固定编制,首个三年没有通过的可续聘三年,还是无法升任副教授的将予以解聘。考核的标准之一就是学历背景。

在去年,119名武汉大学教师在进入学校三年后迎来了“3+3”聘用制下的第一个考核期,结果仅有4人通过考核进入编制,淘汰率高达97%。一时间,高校青年教师纷纷感叹自己不过是个“临时工”,失业命运近在眼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竞争早已非常激烈,辛苦入“轨”的年轻研究者有很大几率在多年努力后被抛出轨道,而很多人甚至连进入考核门槛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轨”外望洋兴叹。

最典范的亦如此,更何况其它出路!

因此,想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首要目标就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如果仅拥有国内普通高校的博士学习经历,没有顶尖名校背书,也没有海外访学经历,那么在应聘时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不如意的待遇,进而产生“以后也很难有好工作了”的想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近几年,不少想读博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海外留学。而在众多国家中,韩国以多项优势如教育理念先进、教育体系完善、留学性价比高等等,一跃飞升成为留学第一梯队,韩国白石大学更是成为硕博研究生报名的热门院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