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熊丙奇最近撰文《职称改革的方向是取消职称》,在这篇文章中,熊丙奇老师讲到:
在美国的高校,教授就不是职称,而是职务,一名教师聘任到教授职务岗位,就是教授,离开这一职务岗位,就不再是教授,而不像我国,只要评上教授职称,就根据教授职称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
这就说明,外国的学校也有教授、副教授这样的称呼,但人家的教授不代表职称,而是职务。个人认为,这种方案我们真的可以借鉴一下:
第一:取消职称的终身性,更有利于职称的公平公正。
在我国,老师们为什么拼尽全力都在评职称?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老师,工作的唯一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评上一个高级职称,为什么?就是职称的终身性。
我国的职称,不管是中小学的,还是大学的,只要评上,就是一辈子的事。可以一辈子享受职称带来的荣华富贵。只要评上教授,不管以后教不教课,都可以享受教授的待遇和荣耀。只要评上院士,一辈子都是院士,哪怕以后再没也没有什么成就。在小学,只要评上高级教师,哪怕从此再也不上课,也永远享受高级教师的待遇。
不但工资待遇享受,其他相关福利也很优厚。比如公积金、住房补贴、取暖补贴等等,都能享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这种情况下谁不想评呢?当然人人竭尽全力要评了。
第二:教授是职务,相当于按岗位发工资,更能体现多劳多得。
在中小学,职称所体现的最大不公就是干同样的活,但因为职称不同,工资差距巨大。
教授是职务,就相当于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待遇,中小学也完全可以如此。
每个学校就可以按岗位设置工资,上课人员什么待遇,领导什么待遇,班主任什么待遇,后勤人员什么待遇。如果不在这个岗位,立马取消这种待遇。
当然,教师还应该有教龄工资,这样就照顾了那些年长的常年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教师。
关键是,这样可以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不至于大家干一样的活,工资待遇相差巨大。
第三:职称不应成为老师们奋力追求的对象,从而违背教书育人的职责。
目前的职称,就像一个巨大的诱饵,诱导着众多老师孜孜追求。
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小学,我们的老师都在为职称奋斗着,忙课题,忙赛课,忙论文,忙着和领导搞好关系好多要点荣誉证书。唯独忘记了作为老师的重要职责:教书育人。
老师们为了职称变得越来越功利,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互相揭发,如果老师们的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还有心思好好育人吗?
在熊丙奇专家看来,职称不论怎么改革,只要评职称,就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职称下的潜规则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破坏当今的教育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想让众多老师安安静静的教书,想让学校的育人环境越来越干净,唯有取消职称,或者把职称仅仅当做一个职务。
未来的教育,一定会取消职称的,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静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