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医生做不到“药到病除”?

最初在公立医院的时候,我对疾病的认识是「把这个病看好就可以了。」

但是后来越来越发现,「把病看好」只能解决百分之五六十的问题。

而「如何与患儿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我们的循证理念,遵循循证的观点,把疾病的整个病程从头到尾观察下来,并且治疗好」才是值得去做的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16 年我加入丁香诊所,三年多的时间,我们不断加强和优化着看诊路径。

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我们的循证信心越来越足,也正是因为循证,我们的口碑才一点点建立起来,病人之间互相介绍,最后形成了丁香诊所今天的客户群。

循证与经验结合

医学是一种从临床经验而来,最终发展为一门遵循证据的科学。

循证医学从来不排斥医生的经验。证据和经验互相印证,互相补充。循证医学也不否认患者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权利。

因此我们说,循证医学是三条腿走路,强调证据,经验,还有患者意愿三者的结合。

与患儿家长统一战线

相较于公立医院,诊所更容易做到「与家长统一战线」,其原因在于诊所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家长对话,沟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沟通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任何时候与患者相处,都要记住自己是在舞台上。

这不仅仅意味着在病人面前要自信、要沉着,也意味着无论内心深处是怎样的感受,都要表现出对患者最真切的关心和关注。

医生应该具有和各种患者感同身受的天分,通过外在的语言、面容和肢体动作,向患者传递关心的信息。在工作时间内,病人有需求,我们应该即时回应。

第二,在有疑问时,要常常问自己,这符合患者的最佳利益吗?

这一点尤为重要,一定要替患者想在前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符合患者的利益,才能符合我们的利益,最终实现双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是用药还是观察?是情况而定。

如果患儿症状不严重,可以不用药观察的,我们力争劝说家长「不用药,先观察」。

但是很多家长对于「不用药」的诊疗方案持怀疑态度。不接受没关系,对于家长的教育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次用药,到了第二次第三次他们会慢慢接受。

如果必须用药(如哮喘),则需要讲清楚为什么用药,用什么药,理由是什么,对患儿的好处和坏处,把风险获益都交代清楚。

大多数家长基本都能接受,即便当前接受度不高,通过后续不断的沟通,疑虑也会逐渐减少。

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尝试接受,从部分接受到完全接受,记住要以「建立医患之间长久且良好的关系」为重要参考依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向患者传达「我听到了你的话」,以及「我理解并且在乎你的感受」,这是医患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疾病治疗」迈向「疾病管理」

儿童起病急、变化快,很多家长依旧停留在「看医治病」的阶段,身体出了问题,再找医生解决,发烧、感冒当然要用药啊。

医生的内心纠结,患者和家属多数时候无法理解。

当儿童慢性疾病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医师的工作也逐步走向「疾病管理」阶段。

如何询问病史,怎么判断病情?

儿科用药,与成人差异极大,用药剂量怎样更科学?

一有好转就停药,病情反复,如何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医生要分析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来避免患者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关于儿科常见病标准化诊疗路径及案例,我在《儿科医生基本功:8 大常见病诊疗宝典》中进行了详细分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