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张大猫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过程中做头疼的事莫过于孩子反复犯错。真不知道熊孩子是没听懂教导还是故意的“知错不改”,这也成了许多宝妈的心病。
4岁熊娃喜欢打人,家长越教育情况越糟糕
群里的宝妈们总有五花八门说不完的育儿难题,其中关于孩子不听话的吐槽几乎每天都有。
最头疼的就属皮皮妈,4岁的皮皮淘气捣蛋不说,还非常不听话,尤其是打人这件事,跟本就是屡教不改。
昨天晚上家里还开了“批斗会”很严肃的给皮皮上了一课,原因是上午的时候2岁的弟弟抢皮皮的玩具,皮皮很自然的就给弟弟揍哭了。
“晚上开会的时候很严肃的批评了皮皮,告诉他揍弟弟的行为是不对的,还说弟弟小皮皮不能欺负弟弟。当时的儿子点着头似懂非懂,我本以为孩子能挺几天,结果今天早上弟弟又挨了哥哥的揍。”
原因让皮皮妈有些尴尬——弟弟又去抢哥哥的玩具了。
皮皮妈一脸的焦虑,“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小的太小听不明白道理,大的还不听话,我又不能动手揍他,这可咋办啊!”
其实有类似皮皮妈这样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也会为孩子的屡次犯错屡教不改发愁,但是到头来却还是没有解决办法。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孩子“屡教不改”的那些事。
孩子经常犯一样的错误,兴许与大脑发育脱不开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康纳曼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快思慢想》,书中提出了“快思”和“慢想”两种思维系统的概念,通过这两个概念,或许我们能找到孩子屡教不改的答案。
“快思”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思考”,通俗点儿来说就是直觉,面对眼前情况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快思”,快思的特点是反应灵敏,依赖直觉,但是很容易情绪化。因此容易做出错误的反应。
而“慢想”则代表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考,这套系统运作的比较缓慢,需要时间看来进行逻辑分析以及理性的思考,当“快思”系统解决不了的问题出现时,就会丢给“慢想”系统。
这样一来孩子的重复犯错行为就好理解了。比如皮皮打弟弟,当弟弟抢了自己的玩具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玩具枪回来,弟弟还手,自己就得动手揍他,这是“快思”导致的结果。
这时候如果皮皮能停下来进行“慢想”想到父母的教育叮嘱,通过逻辑思维理性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很可能不会动手打弟弟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大部分时候控制“慢想”系统的前额叶尚未发育完全(大约成年会发育完全),所以他们很难进行“慢想”,行动基本都是“快思”导致的结果。
家长可能会说,那一次两次我相信是这个原因,可如果一个问题我纠正了“八百次”孩子还是几乎天天犯,那这孩子显然是故意的啊。
还真不是,问题多半出在父母身上。如果你已经和孩子明确沟通,孩子已经明确的知道了他的某些行为是错的,但仍然会不断地重复犯错,这可能是父母频繁批评导致的结果。
“父母的每一次强烈批评,都成了孩子记住这件事的强化剂。”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父母的批评内容上。
就拿皮皮妈来说,皮皮每次动手,妈妈都会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不该打人,打人是错的,弟弟小需要照顾,你他打就不对。
这些说辞都没问题,但皮皮妈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每次教育皮皮都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他该怎么做。
换句话说,皮皮妈只看到了皮皮打弟弟,告诉了这么做是不对的,但却没告诉他怎么做是正确,也没告诉孩子下次弟弟再抢自己的玩具,皮皮该怎么做。
在某个错误的特定场景下,家长一味的批评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答案的行为,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记忆,加深了他的错误行为。孩子自然会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
面对孩子屡教不改,家长该怎么做?
既然知道了孩子屡次教不改的原因,那么教育起来自然也就不难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让孩子体验犯错误的后果
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只是简单的批评几句叮嘱几句,然后就帮孩子收拾烂摊子了,这样做只会坑了孩子,让孩子屡屡犯错。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比如告诉孩子玩火危险,你只需要用小火苗烫一下孩子的手指,他就能永远记住。以此类推,效果会很好多。
2)给孩子一定时间去“慢想”
有时候家长无论怎么教育孩子,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因此也会屡教不改。还有的孩子犯错误完全是“快思”后的产物。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慢想”。
让孩子冷静下来思考,思考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犯错误后该如何应对。面对孩子犯错时不要给予批评教育,而是引导孩子的反思,这样的教育比一味地批评有用得多。
3)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最后一点,家长无论是教育孩子、批评孩子还是给孩子讲道理,都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思考水平和能力,用一些他们能懂得语言去教育批评,这样效果会更好。
另外,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给予孩子慢思的时间时,家长也别闲着,在家长应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犯错),很多时候想通了孩子的动机,你会发现的纠正他们错误的方法可能十分简单。
锦鲤妈咪还想说
是人就会犯错,大人也不例外,何况小孩子。重点是我们能不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成长,能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也学习到更多,成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