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线上学习模式,增加线下互动亲子交流,家长老师都叫好

科技在进步,手机逐渐普及,这为大家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不少老师和家长带来了烦恼。因为孩子们使用手机进行娱乐游戏的时间也跟着增长了不少,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可不是个好事儿。这不,某知名媒体便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相应措施。

家长和学校意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

2月1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准带手机进学校#这条热搜,引发了大家的高度参与:“有关媒体评管好中小学生手机的第一步:从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做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概率,这条微博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甚至有网友打趣“学霸和学渣之间只差一个手机”。

我们都知道这个条例的初衷和目的都是好的,但在实现中却面临着巨大问题,其中一条“不在手机上布置作业”就引发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热烈讨论。一方面老师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却是家长在埋怨手机打卡麻烦,这两个问题相互矛盾,那真正影响孩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难道说现在的好学生,都是从来不碰手机的?网友的评论却恰恰相反,评论中可以看出,有不少学霸早早就实现了“手机自由”。

其实大多数实现“手机自由”的孩子,往往都是具有高度自控力的孩子,他们目标清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手机对他们来说不是累赘,而且工具,但是这点对于同年龄段的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比难做到的。

加强线下互动交流,才是家长们的期望

抛开上述情况,央视对于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禁止布置手机作业”这一条是单独措施是拎出来的,就这个问题来看,网友们对此基本都是表示支持,认为教育形式应该还是采用简单下线模式最好,尽量减少线上方式,这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解放。

家长们为何对于这条态度都如此统一,说到底还不是被折磨怕了。现在很多作业都是通过网上完成,光是盯进度就已经让家长们都“不堪重负”了,但这对孩子的学习似乎又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反而让手机在教育中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家长们更希望的是学校能减少不必要的线上形式,加强线下的活动,由学校提供平台和机会,帮助他们跟孩子更好的互动交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手机只是工具,但合理使用却难以把握

其实综合来看,大家都希望将科技的功能应用在课堂的实操之中,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什么的,虽然说手机也不过是一个载体罢了,但是对于心智和自控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合理使用的“度”还是很难把握。因此尽量减少手机作业的布置,减少手机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出现频次,确实是个办法,但单纯禁止手机布置作业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的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手机的诱惑对于很多大人来说都很难抵抗,何况是孩子?站在大多数孩子的立场来说,与其靠他们自觉,还不如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父母都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相信孩子也很乐意放下手机。

加强亲子互动,培养自制力

当然孩子的自制力也需要去培养,除了靠孩子自己自觉之外,还可以借助外力和工具。例如:约定奖励制度、每日打卡,还可以用成长守护平台这类拥有时间监督功能的软件平台,同孩子一起养成自觉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

学校也可以多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多和孩子互动,建立高效的亲子沟通。通过亲子活动,增强家长和孩子感情和信任,让孩子自觉主动的放下手机,与父母互动交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这里,你还认为学霸和学渣之间真的是只差一部手机吗?你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问题呢?欢迎一起来和小编讨论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