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是的,你没有听错,这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陈部长除了对小学阶段的作业有要求,对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作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此看来,教育部是准备下大力气为学生“减负”了。
“作业不出校门”对学生来说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因为现在的学生真的太累了,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做题,基本没有其它的空闲时间。即便是回到家,一样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家庭作业。恍惚间,总有一种错觉,我们恨不得孩子24小时都用来学习。真不知道,是社会压力有这么大,还是成年人的焦虑被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对学生来说,没了作业的束缚,放学后就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必再熬夜刷题,不必再被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压得精疲力尽。放学后,没了作业学生的休息时间有了保障,身心也能健康成长。
“作业不出校门”就意味着,所有的作业都必需在学校里完成,而在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前提之下,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大概率会缩减学生的作业量。但众所周知,知识是需要巩固的,作业量减少,那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不管是课堂质量,还是作业的选择都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去设计。这对老师来说,又会是一项新的挑战。
对家长来说,“作业不出校门”也能让家长在下班之后能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家长不必为辅导孩子的作业而头痛,更不必为批改孩子的家庭作业而烦恼,“怒退家长群”的尴尬也将不复存在,亲子关系和家校矛盾也能一定程度得到缓解。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早前,各地教育部门就曾有过类似的规定,对学生的作业量,课外作业时长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的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等相关规定。
起初很多学校和老师都按照这一规定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但一段时间之后,有家长便向学校反映,某某老师不负责,某某老师太懒,连家庭作业都不布置,或者直接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某某老师作业量太少。
刚开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会耐心地向家长解释其中的缘由,但随着家长投诉、举报的次数越多,他们也疲于应付。迫于压力只得重新要求老师照常布置作业。
抛开家长来说,教师会不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规定也需要打一个问号。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之下,对一个教师的评价还是比较单一的,升学率、教育质量依然还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像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都需要用教学成绩作主要参考条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为学生“减负”的口号一直喊不停,但却始终都落不到实处,其根源就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的考核压力被传导到了学生身上。因为要对老师的成绩进行考核排名,那老师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去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加课,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每天都在学习,老师也在努力,自然也更加心安理得。家长显然是被眼前虚假的繁荣蒙蔽了双眼,即使明知道,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选择性地忽视。在家长的默许之下,老师也就更加有动力了。
要我说,硬性规定“作业不出校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明显不是治本之计。未来,孩子能否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常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