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年?
正确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
作为家长,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一二年级,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怎么到了三年级就总考七八十分了呢?
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烦心:坏习惯增多了,敢和大人顶嘴了……
教育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
三年级各科成绩能维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
“三年级是道坎,更是分水岭!”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三年级是道坎”
有资深老师总结过学生在三年级出现滑坡的几种情况:
一二年级经常考90多分的,一下子跌到80分。
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开小差,不愿意回答问题。
作业错误率越来越高,做过的题也会一错再错。
不是不做作业就是不听课,经常被老师罚留堂。
……
家长都很担心,孩子之前成绩挺好的,怎么一下子就跟不上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是典型的“三年级现象”。
小学六年分三个阶段,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太依赖父母,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学习。
而三年级则是过渡期,不同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拉开差距。
尖子生对于学习有了自主性和自尊心,想要好好学,也想拿到好成绩。
普通生不主动、不自觉、不积极,也就慢慢掉队了。
关键是,三年级的课业明显难度增加。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学习难度直接翻倍,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要实现跨越。
再不重视三年级,孩子的前途可能断送于此!
与其说三年级是道“坎”,不如说它是个“坡”,但也正是这道坡促使孩子抬起脚,往上走。
哪些孩子会出现“三年级滑坡”?
有老师这样强调:
滑坡的背后,滑的是成绩,缺的是习惯。
以下三类孩子最容易出现“三年级滑坡”:
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足
当孩子进入三年级后,不仅运动量大大增加,学习压力也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而骤增。
这就导致了孩子娱乐、锻炼时间开始减少。
长此以往,不少学生开始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疲惫感。
如果此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渠道,学生就会变得浮躁不踏实,更无心投入学习,导致自控力下降,紧随而来的就是成绩的下降。
孩子自身也会因成绩的退步产生落差感和无力感。
如果父母不能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十分容易在困境与错误中迟迟无法抽身和转变,从而一步步落后于人、落后于曾经的自己。
学习兴趣不浓
三年级后,课本中的文章越来越长了,也没有一二年级的文章有趣味了,考试中带有思考性质的习题越来越多了。
有些孩子对学习内容兴趣不浓,没有主动钻研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懒一点的孩子遇到难题就不想思考了。
这时候,仅仅靠读读、算算、背背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父母反馈为什么孩子进入三年级之后成绩下滑?
看了很多书后依旧没有长进?实际上这也是“三年级现象”的一个反映。
很多孩子在进入三年级后开始学会了装样子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老师和父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书籍内容无法真正理解、看完即忘,因此导致孩子总是在花时间看书却依旧没有长进。
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三年级现象也说明,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是没有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认真思考、细心演算的习惯……
三年级课堂的容量增加了,如果没有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课上掌握的知识就很少;
三年级对阅读的要求高了,没有阅读的习惯,积累就少了,做阅读理解的能力就弱了;
没有认真思考、细心演算的习惯,数学题的错误率就会很高。
三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好品质
特级老师王崧舟认为,具备以下三种品质的孩子,对“三年级现象”有较强的免疫力。
第一,效率;
第二,习惯;
第三,专注。
“三年级现象”的形成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学校的。
为了孩子着想,我们应该做到:
1.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语文成绩出现“下滑”,尤其是阅读、作文方面很吃力,就需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多买一些课外书供孩子选择。
如果孩子能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在理解能力、专注力、思辨能力上将有很大进步。
同时能积累语句和素材,对写作文会有帮助。
2.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暂时跟不上,数学成绩下滑厉害,而且孩子对此很在意,表现出灰心丧气的情绪,父母需要有意引导孩子逻辑思考的能力。
最好是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想办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这样,孩子在一次次不如意的考试成绩中,才不至于彻底丧失信心。
3.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式
三年级的孩子不能再延续一二年级埋头抄写、死记硬背等机械的学习方法,而需要理解、发散,总结规律,调整学习方式。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容易出错的地方,并分析为什么会出错;
及时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多用启发式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知识点。
4.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要关注并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尊重这一规律。
不要老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陪孩子写作业时也要多点耐心。
有时不是孩子故意不配合,而是他们的学习能力真的跟不上!
多鼓励、多引导,千万不能让孩子因为一时的“滞后”而给予过多批评,陷入“自尊受挫—学习积极性下降—成绩下跌—受到批评—自尊受挫”的恶性循环中。
最后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年级现象”并不可怕,让我们一起做好孩子前进路上的引路人,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指明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的全力配合,是孩子的最大福气。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孩子对家长和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更加离不开家长、老师之间的相互尊重、互相配合。
三方齐心合力,孩子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