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博士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较高的毕业门槛,博士生延迟毕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是博士生自身的问题,而有的则是因为导师的原因。
在开展学术科研过程中,如果博士生没有导师的指导,只能自己独自摸索,那么科研之路将会变得异常艰辛。如果遇到某些师德欠佳的导师,将学术的成果占为己有,那么博士生将更难出头。
博士生写1000多页举报信举报导师
小刘是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博三的在读博士生,曾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硕连读并取得优异成绩。
硕士毕业后,2017年12月,小刘通过邮件联系了其现任导师杨老师,想要申请蒙纳士大学的博士就读资格和奖学金。
在得知小刘是哈工大本硕连读,而且学业成绩优异后,杨老师接收了小刘的申请。
然而小刘怎么也没想到,杨老师并没有博导资格,直到后来学院给小刘发来了确认邮件,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据小刘所说,杨老师对其声称能节省申请和签证时间,骗他申请先到蒙纳士大学苏州校区入学再去澳洲本校。实际情况确实这种方式并没有让他缩短时间,反而变得更加折腾。
而在申请期间,小刘称杨老师以提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补助为名义让他为杨老师的私事进行高强度工作。比如替他的朋友代写、投稿、返修SCI论文,为他申请校企合作赚钱项目,整理杨老师的个人资料用于骗取国家称号和国家基金等。
在描述杨老师时,小刘频繁使用“奴役”、“剥削”和“压榨”。
小刘称,杨老师在未通知蒙纳士大学任何消息的情况下于2019年入职长安大学,吃空饷两头拿钱。后来被蒙纳士大学发现后才被迫辞职。
小刘称,两年多的博士求学过程中,杨老师从未给予他任何指导,不过好在其悟性较高,也能吃苦、肯钻研,自己独自与国外学者联系求教学习,随后独自撰写论文并在SCI行业顶级期刊发表。
然而杨老师却让小刘将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给他,将杨老师的老婆加入共同作者中,将杨老师的同门加入通讯作者中,将论文研究基金改为杨老师在长安大学获得的国家科研基金,以便进行成果认定。
而除了这一篇之外,小刘表示,杨老师还强行霸占了他的多篇论文,而小刘只能敢怒不敢言,多次被威胁,倍感无奈。
同时,小刘还表示杨老师硕士学历造假,原本承诺给予他每月5000元的奖学金,然而实际到手金额只有4200元,然而其他博士生每个月的奖学金均不少于5000元。
小刘表示,从博士入学至今的两年多时间,一年365天他有355天在办公室为杨老师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8小时,经常忙到凌晨两点多。即便是过年回家的那10天,也需要在家里或者火车上继续为杨老师工作。
小刘表示,自己在杨老师的洗脑凌辱下患上了重度抑郁,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心理治疗,甚至多次有过轻生的想法。最终经过复杂的内心斗争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实名举报杨老师的各种违规行为。
小刘表示,自己所说的所有内容全部属实,并愿意为之负全部责任。同时举报的每一项内容都能提供相应的证据。小刘将相关的举报材料进行了整理,累计有1000多页,由此可见内容之翔实,让人深思。
校方回应
随着小刘将相关举报材料公布后,长安大学方便已经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正在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后续会根据核实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些感受
关于导师霸占研究生论文的事,我已经听了很多,而且这也算是业内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这合理吗?不合理。能完全杜绝吗?很难!
如果说,导师能在研究生的论文创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或者对其论文进行修改。那么你担任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都无所谓,至少你作出了贡献。
然而如果你什么都没干,从写论文、投论文、改论文到最后接收,全部都是学生独自完成,这时候你冒出来想要霸占一个第一作者或是通讯作者,我想大家都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从小刘反馈的情况来看,一年365天,工作355天,还有10天在家里或车上还在工作,一天18小时,这种工作强度,我想用压迫、剥削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别人都这么辛苦工作了,最后还被扣了800元每月,这是什么行为?
其实我一直认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成就互相监督。如果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多花一些心思,重视人才培养,而并非追求利益,那么我想这是互相成就的结果。研究生成才了,导师也脸上有光。
而另一方面,导师和研究生还应当是互相监督的状态。尤其对于研究生而言,要敢于对某些导师的压迫行为说不,要敢于揭发举报这种不良导师,这样才能保障你的合法权益。不要被他的一些威胁给吓住了,在他威胁你的同时,他其实更害怕自己的恶行被曝光。
此外,校方要担起责任,要成为研究生的坚强后盾,让他们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让他们即便是揭发检举之后也不会受到报复,在毕业方面也不会设卡,这样才能让他们敢于发声,才能将某些不良导师清除出高校教师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