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因为选择跨考就等于你要放弃花了四年时间学习的专业,要重新学习一个新专业,跟原来已经学了四年本专业的考生竞争。但是,不少跨考生干劲十足,完全不输本专业学生。
如果你决定跨考,请不要脑袋一热就决定了,它应该是你慎重考虑、全面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有的学校排斥跨考者的原因是认为跨考生缺乏本专业的教育环境,担心跨考生在研究生阶段无法尽快上手,做出科研成果。但在分数面前,学校的排斥力量还是相对弱小的,如果考生分数高且复试表现不错,一般不会被排斥。
其实,在结合个人情况综合分析跨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时,考生应该大致地了解跨考的难度和特殊性。
一、常见的跨考原因
1.对原专业不满意
这类考生有可能是高考选择时对专业不了解或者接受了专业调剂,结果在大学阶段发现对本专业没兴趣或者感觉不对路;还有可能是因为本专业就业市场形势不好,希望通过转换专业进入到更为理想的行业中去。
但是研究生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你干一行就要像一行,当你是个工科生,你有做不完的实验,当你是个文科生,背书将是你的基本功!
2.喜欢教育学
一些生活经历、由于家庭原因等使一些考研宝宝爱上了教育学,想做一名好老师,往大了说是想给自己的后代好的教育和影响,想改变教育现状,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往小了说,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教师,教师的地位和福利在不断提高,国家推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以及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近些年教师地位和福利不断提高,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亲睐。
3.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
这个理由有些简单,因为数学不好,觉得教育学不考数学,所以选择了跨考教育学。
4.专业多元化,通过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打造复合型人才
如今市场对具有两个及以上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所以有考生希望在自己本科专业基础上再另外学不同于本科的研究生专业,以便增加求职时的竞争优势。
尽管有不少同学在本科阶段会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双学位等形式扩大自己的专业素养,但相比较而言,本科+研究生分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最为扎实。这时候跨考反而是你的优势了。
二、想要跨考成功,这些品质你要有
有鉴于跨考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了跨考考研的适用人群和专业分类。从人的性格来看,符合跨考的考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一旦确定跨考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接下来就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心理战。跨考通常意味着专业零基础,尤其是不同专业大类和专业类之间的跨度特别大。
即便是不同院校同一专业,实际上对于考生来说也等同于重新准备,因为不同学校的教材、授课内容和考查方式差异非常大,考研的专业课试卷又都是学校命题,所以考生必须按照报考院校的教学思路和应试方法去准备考试。
对于跨考考生来说,他们复习准备的时间比一般考研考生更长,专业课应试难度也更大。这就特别考验考生的毅力和坚持。
另外,考研往往有反复,也就是说不能保证一次成功。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心理素质强大的考生才能从失败中站起来,历经二战甚至三战直至最终的胜利。
2.心志坚定、自律性高
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三大家都在拼,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相当浓烈。而考研往往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过程是单调的、无趣的、寂寞的。再看周围的同学,求职的求职、出国的出国、玩乐的玩乐,这对考研同学来说无疑是额外的考验。
3.要做到心无旁骛、不受外界的干扰真的很不容易
相信不少考研同学都有过为糟糕的复习环境而苦恼的经历吧。所以在一个相对不佳的复习环境下更加要求考生必须做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4.保持乐观精神、善于苦中作乐
包括跨考在内的各种考研党,从最初一个庞大的队伍到最终能够坚持走进考场的,期间经历了人数上大幅度的下降。许多人消失了,有些是想法改变了,有些是意志不坚定者,还有些则是扛不住压力而溃退了。
有种夸张的说法,说漫长的复习迎考(其中跨考考研的复习时间最长)比的是心态,心态好能活下来,能活得正常,命硬是硬道理。
这话颇有几分道理。考生必须在学习的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然还有身体。要学会苦中作乐,保持昂扬的斗志,力争发挥自己最佳的考试水平。
5.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目前看来考研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系统化和集成化,专业课更是五花八门。加上许多跨考考生身处异地,要获取有效信息有很大难度。高考的时候有家长有老师帮你搜寻和分析信息,如今都要靠自己。
因此,在考研准备阶段,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非常重要。考生要找到报考院校和专业的基本信息、历年报录比、分数和招生名额、往年的真题和答案等等。
三、跨考你会遇到这些挑战
1.参考资料不全面
近些年,一些重点大学特别是名校取消了参考书目,初衷是不限制考生思路,提高考生的创新意识、拓宽考生的知识面,但实际上是为跨考生设置了障碍。
特别是对于考教育学学硕自命题院校和报考教育硕士,要考专业课二的小伙伴来说,尤其不知道该怎么办,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只给考纲,不提供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也只给考试范围,不给参考书目。
许多本专业的考生由于熟悉导师、教材、教学模式,在备考过程中占尽优势,而跨专业的考生却如同大海捞针,没有目标、没有策略,备考全当碰运气。
2.考上之后学习的困难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3.导师信息获取困难
导师的科研方向、近期研究成果无形中影响着出题的思路、评阅的标准。考生如果不研究导师重要科研著作、研究方向,那么极有可能事倍功半。
在复习时即使自身有着勤学苦练的决心、扎实的基本功,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导师没有足够的了解,仍难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4.容易动摇
由于跨考考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
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说实话,教育学跨考生有劣势,但优势也有,跨考的宝宝是以一种真空的状态来接触这个领域,很多人物、概念、事迹等等都没有听过,兴趣反而更浓一些。另外,正是因为是跨考,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反而更加努力,用成绩来说话。
总之,只要院校没有明确说明我们不接收跨考生,你就撒开胆子考它,在没有正式开始之前,不要说自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