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育,要拼父母财力?但父母财力不足呢……

智慧父母V(ID:zhfm831)

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聊起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她家儿子今年上高二,特别喜欢数学,但前两天朋友忍痛给儿子停了一对一的私教课。

原因是:太贵了!

停的这节数学课每周一次课,每次3小时,1000元/小时,一个月算下来12000块钱。

类似的一对一私教课,朋友儿子初三临近中考时也上过,对提升学习成绩的确很有帮助。

但家里每个月要还房贷,还要顾东顾西,经济压力实在太大。

尽管孩子很喜欢,她却只能退而求其次,而班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语文、数学、英语……可以同时上好几门这样的私教课。

都说高考差一分,差出一操场的学生。朋友感叹:“大到学区房,小到一门私教课,孩子的学习成绩,何尝不是赤裸裸的家庭财力比拼。”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话题:穷人真的不配拥有素质教育吗?

一位网友回答:

有钱的好处,就是哪怕为人父母没有文化,或者不具备专业技能,可以请专业老师来教。

想学游泳,报个培训班,费用5000起步。

想学象棋,私教课,一节300起步。

想学钢琴,找个私教,500一节。买钢琴的费用30000起步。

这些钱,穷人就交不起。

如果教育真的存在起跑线,家庭条件的确是很重要的基础。

普通家庭、寒门子弟,拼财力肯定拼不过精英阶层、中产家庭,

那是不是意味着普通家庭的孩子,注定成为别人的参照物和人生的Loser?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1

那些没有伞的孩子,算不算父母失职?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综艺真人秀《极限挑战》的一期节目。在高考到来之际,节目组走进上海崇明中学,开展了一次特殊的高考誓师大会。

高三的孩子们,被安排走到操场,排成一条直线,参加跑步大赛。

每个同学需要用“行动”回答六个问题,答“是”的,前进到下一条线,答“否”的原地不动。

这六个问题是: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比赛规则有点“残酷”,六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的起跑线已经大大不同,有的孩子遥遥领先,有的孩子还停留在原地。

接着节目组一声令下,孩子们集体跑到终点体育馆,在后面的没有伞的孩子,失了鞋的孩子,唯有拼尽全力才能挤进前面的队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体育馆里,孩子们的父母一个个翘首企盼,每个人都想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但最终只有二十名胜利者跑进了体育馆。

那些没跑进体育馆的孩子、没见到自己孩子的父母,脸上的落寞和失望难以掩饰。

那些没有伞的孩子,算不算父母的失职?

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在接下来出场的明星队比赛中,情况出现了反转!

参与节目的六位明星以同样的方式比拼,没想到前五个问题念完,六位明星依然站在原点。

直到最后一个问题“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夸耀你?”三位明星才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一位明星说:“因为父母的赞扬,所以我从小就很有自信。”

的确有的父母会给孩子拖后腿,但这个后腿绝对不是家庭的经济实力,而是父母的见识和格局。

前段时间有个“穷人家的富二代”的概念引起了家长的共鸣——

父母自己不思进取,天天玩手机,却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明明月薪只有三四千,砸锅卖铁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只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对待孩子没有一点耐心,惯用说教,非打即骂。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指望孩子有出息,指望“寒门出贵子”,几乎没有可能。

而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父母,虽然工资不高,但依旧对孩子的未来有冷静的思考;

很多妈妈,虽然不是高材生,但比高材生还好学,为了教育好孩子恶补养育知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曾说过,未来人类要准备好,每10年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过时的知识、技能、经验、假设和人脉,重新来过。

这一点对于教育也同样适用,

这个世界处在变化之中,谁也不可能指望一种确切的资源获得成功,

家庭财力并不能给孩子换来一切,

而有勇气跟孩子站在一起,面向未来的父母,才能真正在教育中利于不败之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不要对孩子心存愧疚

不要对孩子过于期待

知乎上,一位家长提了一个很尖锐又很现实的问题:

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怎么教育培养孩子,才能不埋没聪明孩子的学习天赋?

一位网友的回答很中肯:

不要对孩子心存愧疚,不要对孩子过于期待。

事实上,明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拼尽了全力,但“教育要拼家长,而我又拼不起”,就像一个魔咒,常常把父母压垮。

想起前段时间大火的一个视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位中年男人,在孩子的家长会上抱头痛哭:“我怎么会不关心我的孩子,我天天加班到凌晨,但我不能24小时盯着微信看啊!”

全社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压到家长的身上,这是不公平的。教育是关于人的,那么要做好教育,是社会、学校,也是与孩子相关的所有人的责任。

给家长过度压力,只会让家长对孩子过分内疚,也把外界的压力传导给孩子,对孩子有过分的期待,而忘记了父母真正的重点。

事实上一千个家庭,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情况,一千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就算家庭条件再好,父母也没有办法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家庭都有它特殊的优势。

或者妈妈开明、宽容、有书香气,或者爸爸自律、有胆识、爱钻研问题,这些父母的素养,往往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部分,也是家庭文化的核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最关键的是预期管理。

越是接纳自己是普通家庭,就越会思考,自己的重点和目标在哪里,

在培养孩子天赋这件事上,除上真正专业的育儿专家,就只有父母有资格胜任。

父母的陪伴、敦敦教导、以身作则,在孩子天赋的培养上,要远远比天文数字的补习班更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高考仅是一场比赛 ,但对孩子来说,人生需要经历千千万万场比赛,就意味着会有千千万万条通往成功的路。

孩子们家庭背景不同,起点不同,他们的终点也是不同啊!

接受自己是“寒门”家庭,知道自己只能给孩子提供有限责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毕竟你给孩子的资源再多,路还要他自己走。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你听说过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的故事吧。

费曼的智商只有120分,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儿,费曼的父亲是一位制衣厂的业务代表,身份平平无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费曼曾回忆小时候: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费曼回忆起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对自己的影响时说:

“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上瘾了。”

教育从来不是给孩子铺就好一条平坦的路,而是点燃孩子的热情、启动他自己的内驱力。

从小给孩子好的教育条件,盯着孩子考出好成绩,靠各种班堆积孩子的简历表……

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给孩子带来的是较劲、痛苦和内耗,靠外驱力支撑的人,能量难以持久。

教育要拼家庭、拼父母、拼财力,但最终还要拼孩子自己。

我们既然无法代替孩子走他自己的人生路,就要真正去做孩子的赏识者,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任何时候,父母都是容器,

一定不要忘的,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去探索世界,真正地成长。

培养一个普通又不简单孩子,有什么不好!

关注老薛全脑早教视频号

本文来源于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关注0-15岁孩子的成长教育,旨在帮助有远见的父母养育终生成长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