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来,不少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实习,以提升工作能力并丰富自己的简历。日前,有不少大学生反映,有中介表示可以通过“付费实习”直通名企,标榜着“无风险,来一个推一个,成功率100%”,要价万元以上。
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产业链?是否有大学生愿意为此“掏腰包”?其中有无“猫腻”和风险?
现象:“付费实习”叫价不菲
“XXXX管理咨询岗”“XXXX的远程PTA”“XXXX远程实习”……多家中介机构以这样的关键词招徕大学生,这些付费实习项目涵盖互联网、快消、广告、投资等不同行业。
“付费一定能远程实习。”某中介人员介绍,实习以小组形式线上进行,企业的实习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业背景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所做内容与实地实习从事的工作类似,如生产经营活动案例分析、复盘模拟等。
从多家机构的报价来看,付费远程实习的价位在一万元左右。比如,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助理岗收费8000元/月,某大型广告公司市场部的岗位是10000元/月。某机构还声称,也可通过付费实地实习,价格要35000-50000元。
“付费实习”能否拿到用人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大部分中介表示,远程实习一般不走人事流程,没有实习证明,但实习结束后,实习老师会根据学生表现出具推荐信,而实地实习则有望拿到实习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实习证明。
说法:“付费实习”有法律风险
某中介公司咨询顾问说,今年寒假在该公司购买远程实习项目的大学生约有40人,“购买对象大多是简历比较单薄,暂时找不到高质量实习的大学生,他们可通过远程实习填补简历空白,让这段经历成为一个跳板,从而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此外,出于留学申请而关注“付费实习”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正准备申请留学的紫文(化名)表示,她从留学中介人员的朋友圈里获悉“付费实习”项目,中介会根据简历和意向协助其选择最适合的实习。“但有公司的人事部门称,只有经过正规渠道才能有实习鉴定。”考虑到这类实习不是企业官方发布的,加上费用高昂,紫文最终放弃了“付费实习”的念头。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卢晶亮认为,出现“付费实习”现象是因为目前大学生的求职压力较大,普通学校的大学生想要拿到热门行业、企业的实习资格比较困难,一些中介机构正是利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进行牟利。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林泰松指出,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因此,‘付费实习’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实习管理的社会秩序,属于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
林泰松还表示,如果实习关系不被人事系统认可或未出具实习证明,存在用人单位拒绝承认实习关系的风险,届时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例如意外伤害索赔纠纷),用人单位将以此拒不承认。另外,单位在员工入职时会对其申报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如大学生在简历中写了该段实习经历的,则属于个人虚报入职信息的行为,一经审查发现,可能面临不予录用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同时,中介机构收钱之后拉黑跑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骗学生付费,中介机构往往会装模作样地和学生签订合同,承诺没有拿到offer就全款退还、“免面试包过”。而当学生付费以后,便再也联系不上。因此,林泰松建议大学生要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擦亮双眼,避免上当受骗。如受骗应保全证据(付款凭证、银行流水、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等),积极维权。
提醒:签三方协议可保障权益
媒体记者曾联系中介提到的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公司招聘团队回应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过任何类似形式的合作,公司内亦无收费的实习生项目,所有正式实习都通过该公司招聘平台发出。
该公司提醒: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诸多“收费内推”“付费实习”等均为骗局,广大学生谨防上当受骗,如有经历类似事件可通过该公司官方平台举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大学生找实习单位应通过学校统一组织或者经学校同意,学校、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这种实习可以得到法律保障。
到名企实习是否真的能为简历“贴金”?某资深HR表示,企业在招聘实习生和员工时,面试官会深入地对某段实习经历进行提问,如发现这段经历对学生来说帮助不大,那么实习企业含金量再高也不能为其加分。“作为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是有真正技能的人,而不是做过‘大’项目的人。付费实习的市场行为反映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健康的。”
小主在此提醒小伙伴们,寻找实习工作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因为“付费实习”瞄准的就是这种焦急的心理。在求职的过程中,尽量通过企业招聘的官方渠道投递简历。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简历交托给第三方机构。这些“付费实习”背后充满了陷阱,应坚守规则意识,尊重专业价值和真才实学。
本期编辑:20汉本王佳琦
本期审核:18广电张媛媛、19日语梁绵绵
本期责编:张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