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网友:都说男孩子擅长数学,我们这个怎么数学这么差!补课也补了,刷题也刷了,就是成绩上不去。小小年纪,一提起数学就愁眉苦脸。这才三年级,以后可怎么办!
说起提升孩子的数学成绩,许多老师和家长第一个想到的方法就是“刷题”。孩子一套一套的做卷子,一本一本的刷练习册,弄得身心疲惫,成绩没啥提高不说,还越来越憎恶数学。
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没能医治病根。所以不但病症试试发作,还可能越治越糟。
孩子数学成绩不佳,许多时候跟这些基本能力发育不足有关:
1、视觉识别能力:孩子题目看错,13看成31,很多时候都是视觉的识别能力较弱造成的;
2、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孩子听课的同时,也容易造成计算时的失误;
3、注意力切换能力差:在一道题目里沉浸太深,到另一个题目时思路还在原来的题目上,难以快速切换,造成做题慢等问题;
4、短时记忆量小:有些孩子口算算到一半,题目都忘了。这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他的“内存”太小,短时记忆长度不够造成的;
5、逻辑思维弱:推理能力弱,抽象思维的能力弱,导致难题做不出。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培训机构给小学生们补数学。按照机构的教程要求,老师们只需要告诉孩子,遇到各种题型时,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下来,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但是这位大学生有股“书生气”,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伤害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所以每次遇到新的题型,他都“掰开揉碎”的讲原理,讲到孩子们理解为止。结果没过多久,这位大学生老师就被家长投诉“进度太慢”,最终下岗了。
家长的焦急可以理解,毕竟如果只看短期的考试或竞赛成绩,一定是学过更多题型的孩子成绩更好。但这些因为成绩不错而沾沾自喜的家长,却没想到这些提分的学习方法正在摧毁孩子的数学思维,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高考数学卷中那道“维纳斯身高”问题了。这道题是选择题的第4题,按照试卷题目分布来说,这本来是一道“送分题”。但它却让无数考生在事后吐槽不已,仅仅是因为这样的材料、题型没有见过,没有背过它的“解题步骤”。
如果说解题步骤的学习就像高层建筑中搭建钢筋,数学思维就是高楼的地基。楼造得越高,就越需要地基扎实。但家长们可曾想过,在孩子小学“打地基”时,您让他做的那些数学练习,可能正在摧毁孩子的数学思维?
1、刷题、背题,让孩子的大脑变成“流水线工人”
记得在大儿子三年级的时候,帮他分析数学试卷。我惊讶的发现,有些题目孩子做对了,却说不清所以然。仔细了解才明白,原来老师为了孩子们能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教了许多解题的“技巧”,却忽略了解题的思维。
比如“在5米的街道上,每米种一棵树,两头都种上,一共能种多少树?”这样的问题,老师会告诉孩子,如果两头种就加一,一头种树就不加。孩子并不知道原因,只是跟着老师背口诀,遇到题目就把这些口诀用上。因为完全不理解,当然常常会背错了“加一、减一”,题目也就错了。
在这样的模式下,大脑的思维功能变成了“流水线工人”,每当看到一个“题型”飘过来,就提取出解题方法的“零件”,安装上去。这就是孩子每天刷题时,大脑的工作状态。除了“装零件”需要使用的小部分大脑区域是活跃的,其他区域都处于“抑制状态”。
这样的状态保持时间越长,大脑被抑制的区域就更不活跃,孩子就更不会思维,而是呈现出我们常说的“学傻了”的状态。
对策:刷题十遍不如让孩子讲一遍
每一两周,我都让孩子做一回数学小老师。我会帮孩子准备一些典型的数学题目(特别是检查作业时,孩子经常错的那些),请孩子做老师,给我这个学生讲讲课。
有研究表明,孩子通过听、读、练只能学会知识的60%,而如果要讲出来,孩子必须掌握知识的90%以上。孩子在讲明白的过程中,对题目的理解也更深。
不但如此,孩子要讲清楚一道题,不但要对题目了解深刻,还得组织语言顺序。这是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办法,而逻辑思维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贴士:
让孩子上课的时候,可以准备个小黑板,尽量模拟课堂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卸下权威面具,坐在小板凳上,变身为一个小学生。当然,如果家里还有个年龄合适的小弟弟、妹妹,那就更方便了。“学生”的姿态越低,孩子的自信心就越强,也越放松。这样他才能表现出实际的思维水平。
2、追求难题、奥数,可能让孩子跟数学彻底“绝缘”
有个朋友看周围的孩子都去学奥数了,也带着自己的二年级的孩子报了个奥数班。结果第一次听完课,孩子就哭了,因为完全听不懂。结果奥数班的老师说,听不懂是正常的,家长要做好笔记,回去好好给孩子再讲几遍……
这位朋友坚持了一个多月之后,听我的劝告不让孩子再去“受罪”了。这一个多月的奥数学习,也没有能帮助孩子提升数学成绩。
古人说“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开窍有早晚,实在不必好高骛远。一味的提升难度,不但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也苦不堪言。
中国奥数队总教练熊斌就曾断言,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逼着不适合的孩子学奥数,不但不能提升数学思维,还会助长厌学情绪,彻底让孩子跟数学绝缘。当孩子听到数学两个字就讨厌,还谈什么数学思维呢?
对策:与其追求难题,不如把基础夯实
朋友找了一位非常资深的数学老师帮孩子补课,这位老师跟孩子聊了一会儿,又给她出了几个题目之后,意味深长的说:很难得看到一个没有被奥数“毁过”的孩子。在这位老师的辅导下,孩子的数学进步明显,从班里中游偏下的成绩快速提升到前十。
这位资深老师并没有让孩子刷题,或者学很难的题目。她只是保证孩子所有的课内知识都理解清晰。乘除法的概念是怎样的、内涵是怎样的,解决的是怎样的实际问题。
老师拿了许多“围棋子”,一遍一遍的平均分、几个几个数或者在棋盘上摆方阵。孩子一边动手,一边理解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说也奇怪,当孩子对乘除法本身理解到位之后,许多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百度上关于数学思维的定义是: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思维的培养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开始,当孩子通过动手摆弄明白了棋子,他的大脑就开始把这些具体的物品抽象成点、线、数字等概念,而这是数学思维也就形成了。
小贴士:
在数学的学习中,多让孩子动手,可以把大脑左右半区同时激活,让孩子的头脑更加灵活敏捷,同时加深记忆。在选择“教具”的时候,手边有什么就可以用什么。我的孩子是“车迷”,所以我总是用他的小汽车来做演示。
记得高中某次考前,当班里所有的同学都在刷题的时候,那位每次数学前三的学霸却在仔细的读数学课本。比起刷题,培养数学思维、夯实基础,才能让孩子未来的数学学习一劳永逸。
欢迎关注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大家记得关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