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学生、老师与家长三者关系非常融洽,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完全放心,也不会因为对学生的批评而出现不满的情绪。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尊敬也是从心里发出的。
现在随着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自然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行为,比如上课不好好讲课,课下却给学生补课。对学生不负责任,让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
针对目前这些现状,教育部也做出了新的通知,看完通知内容家长们表示开心,说到了心坎上。
教育部发布的新通知,看完内容家长拍手欢迎
禁止课下补课,缺少职业道德
过去如果学生学不会,老师会把学生留下来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学生完全会了。现在的现象是老师在课堂上不认真讲,有时候是一句带过有时候甚至都不讲。学生成绩不好家长着急就会联系老师私下补课。这样做不但孩子更加辛苦,老师更是缺少了职业道德。
禁止体罚,学生犯错可以语言上的批评但是不能对身体上惩罚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难免会有淘气的时候,老师惩罚的主要措施就是罚站或者罚跑圈。学生自己也知道是因为自己淘气在先,面对老师的惩罚一般也不敢告诉家长。针对这个情况教育部也提出了明确规定,不允许老师进行体罚。学生犯错可以语言上的批评但是不能对身体上惩罚。
禁止辱骂,不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辱骂
当学生做错事时除了身体上的惩罚,有些老师还会“出口伤人”,说一些比较伤孩子自尊心的话,对学生冷嘲热讽造成语言上的伤害。对此教育部也提出了规定,不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辱骂。即便孩子比较小,也是有自尊心的。过激的语言会对孩子性格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禁止“牵连”行为,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错误去惩罚全班同学
相信很多同学都深有体会,就是当班级中有一个同学犯错了,老师因此“牵连”全班同学一起接受惩罚。比如有一个学生上课没遵守课堂纪律,老师会因为这个同学而放弃讲课,让全班同学上自习。
教师的职责是照顾好班级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错误去惩罚全班同学
针对教育部的这些通知,家长表示很满意,可是老师的身份却有点“左右为难”。孩子犯错了不可能不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都被严厉禁止,未来老师对孩子的管教力度和威信度会不会受影响,老师的工作开展是否有困难,这些都不确定。
想让孩子成绩提高,家长应该怎么做?
榜样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和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注重学习、爱上阅读,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如果每天家长都是在玩游戏、看手机,家里没有一本书,孩子也很难爱上阅读和学习。
家庭氛围很重要,如果父母平时的爱好是弹钢琴、看书、看音乐会,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也会爱上这些内容。无论是对性格的形成还是个人素养的培养都非常有帮助。
制定目标和奖励,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给孩子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比如一个月看完一本课外书、期末考试成绩提升几名、学会一首歌曲并能熟练演唱等等,目标不一定只是学习方面。制订了目标后也要有相应的奖励,这个奖励一定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父母愿意给的。当然如果没有完成也是有惩罚的。
等到目标完成,家长也要兑现承诺完成孩子的奖励内容。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心理疏导,家长要及时关注,尽早进行疏导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想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思想会更复杂。家长要及时关注,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不对或者心态偏离的情况,尽早进行疏导。即便孩子不喜欢主动表达,家长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来帮孩子疏导。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城痛快的玩一场,发泄下负面情绪。
适当的空间,给孩子一定自由
家长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适当留出一些空间,给孩子一定自由。当家里有事情需要做决定时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不会让孩子与家长产生距离。
当孩子有问题时也愿意主动与家长沟通。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里,如果家长盯得越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越糟糕。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
热爱学生,付出自己全部的热情
做任何事情的根源都是热爱,教师这个岗位也是一样。因为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岗位的热爱,才能付出自己的全部热情。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如果老师对待学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自然也能体会到。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也会一样,自然最终的结果也会更好。
互相尊重,保持身份平等
虽然在身份上老师是“管理者”,学生属于“被管理者”,但是在彼此之间的相处模式上应该是互相尊重,保持身份平等的。
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讲课,让授课效果达到最好
教师这个职业的主要内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把所教的内容传达出去,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特点改变授课形式,让授课的效果达到最好。这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
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讲课,学生接受效果好自然就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慢慢形成的就是良性循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孩子对老师的喜爱是藏不住的,应该没有什么事比被学生喜欢而开心了。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
一个班级40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可能有的孩子脑子不灵光但是足够认真、有的孩子很聪明却贪玩、有的孩子上课坐不住等等。老师能根据同学的性格、优势和特长来针对性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被抛弃。
结语:从幼儿园开始到参加工作,有很多年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孩子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