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考和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场考试,中考将学生进行了分流,优秀的学生被分进了重点高中,反之成绩差的只能进入职高,高考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人生的发展大多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未来发展也会十分优秀。
在这之前我国高考模式分为3卷和个省市自主出题的模式,大多数省市都会实行文理分科,除去必考的3门主科语数英之外,剩余的文理科分别是政史地和物化生,但是这样的选科会让学生成绩太过极端,也就有了后来的3+3高考模式。
这样的模式虽然改变了极端化的弊端,但是也出现了不选物理这一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物理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此我国高考模式也逐渐转变成了3+1+2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
3+1+2是什么样的组合?
这种模式简单点来说就是3门语数英主科+物理/历史中的一科+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的两科,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之间选出自己喜欢的那一科,在剩余的4项备考科目中选出自己喜欢的2科,这样的模式有利也有弊。
这种模式有何利弊?
以这种模式的分配下来,一共有12种组合模式,每一种组合形式都有它的好处和不好处,在传统高考教学中,文理科分科在高二才会做决定,在这种模式中,学生需要在高一立马选择,这样的做法让很多家长和学生万分焦虑。
如果说之前3+3模式是放弃物理,这个模式设立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将物理救上岸,相反也将别的学科推下了水,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下新高考中受影响最大的3门学科,看完你就知道这个模式的利弊。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被“成功”救上岸,这两门学科不被看好
物理价值直升不降,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必选科目
高考模式下,理科生必选的就是物理,这让很多曾经抱有侥幸心理不选物理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不得不选择物理,在这个模式下,这门学科也成为了必选科目,毕竟有很多热门专业都需要物理这门学科来支撑,比如:计算机工程以及信息学。
正是因为这样,选择物理这门学科的人数越来越多,让物理一时间成为了高考中的热门学科,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必选科目。
历史生源质量差,选择历史不仅人数少而且生源质量差
这样的模式中,学习较好的必然会选择物理这门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生源质量不是很好,简单点来说就是好学生都选择了物理,剩余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只能选择历史,在以前3+3模式时,这两门学还可以同时选择。
现在这个模式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选择,必选两者之间二选一,这也直接导致选择物理人数多,而且大多优秀,选择历史不仅人数少而且生源质量差。
化学基本已经凉凉,已经陷入了两难之地
现如今这种高考模式下,受害最大的就是化学这门学科,不仅学习人数较少,就连生源质量也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已经陷入了两难之地,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下为何这门学科不受欢迎。
为什么化学这门学科基本凉了?
不是最厉害的学霸,不会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
很多人只知道物理是高中时期最难的学科,但是谁也不知道化学难易程度丝毫不亚于物理,它的知识不仅杂乱,而且需要很好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学好这门学科,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在报考时,谁也不会轻易去选择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
除非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以称之为顶级学霸,否则同时选择这两门学科无疑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不仅学习起来异常困难,就连学习成绩也没有提高。
选择历史之后,化学基本不会考虑
如果学生在物理和历史之间选择了历史,那就证明学生在文理中更偏向于文史类,所以在之后的4选2中,化学被选择几率很小,再加上原本它学习难度就大,利用价值也不是很大,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化学,这样的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少。
化学报考性比价低,就业较困难
大部分人认为之所以物理和化学不同时报考是因为化学比物理简单,所以在选择理科时,化学也是一门不错的学科,但是这样的想法其实有点不切实际,化学在日后就业中大多是生化环材,是非常典型的4大天坑学科,就业非常困难。
4大天坑职业中最热门的也无非就是医学的就业可观,但是这门学科学习难度很大,属于那种不是研究生不好就业的学科,所以单单选择化学不选择物理,这门学科性比价并不是很高。
新高考3+1+2模式中学生选科应该注意什么?
新高考模式中,化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很多化学老师都非常焦虑,从之前2个班学生变成了现如今1个班学生,化学老师数量直线下降。这样也并不代表系高考下化学会凉凉,因为喜欢医药学和食品、环境学的学生必选的就是化学,再加上其他学科选择文科,分数也不会很低,就比如历史+化学+政治的组合。
除去这种模式外,还有四种模式非常值得考虑,那就是物政生/物地生/历地政/历地生,这几种模式无论是从学习模式上来说,还是将来报考专业选择性上来说,都属于非常不错的选择,报考的学生可以考虑一下。
结语: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就可以知道,3+1+2的高考模式虽然成功地将物理救上岸,但同样历史和化学成为老大难学科,这也不代表这些学科凉凉,只要自身学科搭配合理,化学和历史也能成为一门优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