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卷首语

小时候,我穿小的衣服给表妹,弟弟穿小的衣服给表弟,那时候,家家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都是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那么到了物质富足的今天,这种“捡衣服”的做法到底要不要继续提倡呢?

心理学家提出,穿别人旧衣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丧失自主权

孩子都是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成长的,所有的行为感受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控制感主要是指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与相应的结果存在一致性的一种认知形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

穿旧衣服的孩子,由于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会让他们丧失控制感,被动接受的意识,让他们无法选择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也无法拒绝自己不喜欢的,长时间以后,他们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甚至是绝望和无助。

通常情况下,穿别人旧衣服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境贫寒,物质条件缺乏,他们对于大千世界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所以他们无法形成主见,没有主见的孩子。

在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中也会十分被动,他们不懂如何与人相处,所以总是会缩在角落里,默默不出声,当默默不语的他们不被关注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凄凉感,这种艰难的处境会让他们严重的丧失自信。

现在生活条件都富足,家家都能穿得起衣服,所以就不需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和人格上的缺失。

二、自我价值感不足

人的自我价值感,包括三项要素:自信自爱和自尊,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价值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各种潜能的趋向,可以通俗的解释为一个人对事物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自信心。

自我价值感不足的人,通常都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来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们总是希望向别人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强大,我们知道假的始终是假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有的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可能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仅仅是家长的一种价值观,家长觉得这样节省,可以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别的地方,但是这真的害了孩子的一生,穿旧衣服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自主选择权,所以他们对穿衣服这件事就会变得很随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穿衣打扮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审美,如果学不会,这基本的审美,那其他方面的审美当然也学不会,而且这种随随便便的无审美的心态会,随时随地地在生活中迁移,那么,最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是没有追求的人,他们不会想拥有更好的未来。假如现在吃米饭,可以吃饱,他们觉得不吃肉也无所谓;假如现在有肉可吃,他们也会觉得无所谓什么山珍海味,饱了就可以。这种没有追求的人生态度,的孩子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自控能力欠缺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最初因一系列基本需要而产生动力,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会阴更高级的需要而产生新的动力。

对于一个对生活没有需求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动力,从而就表现为缺乏自控力,在班级或者工作的小团体中,他们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坚持,最终会导致无法融入集体当中,甚至被嫌弃和抛弃。

当他们的自信受到严重的打击的时候,自己又无法从这样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最可怕的结果就是被外界不良的环境影响,最后学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对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穿旧衣服也是对的,勤俭节约的前提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是在一定的大环境下的一种普遍行为。

现在生活的富足已经没有孩子穿别人家的旧衣服了,穿旧衣服的那个孩子就成了群体中的另类,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人首先要有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能逐渐地提高,如果基础没有奠定起来,后面的高楼大厦也就无从谈及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后记

如果一个孩子家境贫寒,他需要穿别人的旧衣服度过难关,那么孩子的心理工作需要家长来疏导,要让孩子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或者要让他们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这样对才能把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根本就不缺吃饭穿衣钱的家庭,就不要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了,孩子的自信是她们一生的影响,孩子的自信关乎到他们一生的幸福,这是万万不可忽略的。

作者|孙庸子

编辑|孙庸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发展心理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