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儿子穿女装,伊能静霸气回怼:被尊重的长大孩子,活得有多爽?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676天

1

前段时间,伊能静18岁的儿子哈利频频在社交账号上晒出自己浓妆艳抹、穿女装的动态,引发了不少争议。

但伊能静似乎并未受此影响,前不久还在微博上晒出了儿子和小女儿的合照,并配文:“生下来只有人,没有哪一个性别的人更尊贵。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尊贵的。”疑似力挺儿子穿女装。

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想起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辩题:男孩子想穿裙子去幼儿园,爸妈该不该阻止他?

认为“该阻拦”的正方选手TK的观点是:有的时候我们阻拦,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父母有责任帮孩子规避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伤害。

因为孩子穿裙子去幼儿园,很大可能会遭受同伴的白眼和嘲笑。

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在幼小的孩子身边保护他,那么是有义务帮孩子预估风险和承担后果的。

这个辩题设置得很巧妙,谈的是幼儿园的男孩。

我们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性情都还不稳定,三观也不成熟,的确很容易因为外界不友善的言论而受伤害。

所以支持正方的杨幂也说,如果题目说的是成年人,她一定会选择不阻止。

但还在上幼儿园的男孩想要穿裙子,有可能是危险而不自知的,她作为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临的这样大的风险。

这个观点没毛病,也说出了许多年轻父母的心声。

但当孩子真的成年了,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如此开明地“纵容”一个成年男子穿着裙子出现在公共场合呢?

“伊能静18岁儿子穿女装”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单单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是公众人物。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18岁男孩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的

所以,在中国,和他类似的行为,80%都会遭到父母的反对。

别说男孩穿女装不被人接纳,就连未成年女孩因为爱美染了个头发、打了两个耳洞都要被世人指指点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好在他们都有一个不错的父母,总能第一时间照顾到孩子的感受,并选择尊重。

02

伊能静在一档综艺《理想家》中谈到儿子哈利穿女装的问题时就提到,因为当时的舆论压力,哈利还关闭了自己晒照的社交账号。

舆论发酵后,懂事的儿子第一反应是问伊能静“这样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我要不要关掉社交账号,不要再发任何东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没想到伊能静却坚定地鼓励他做自己,并表示不需要承担父母职业上带给他的任何东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只是经由我的爱来体验这个世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演员孙莉在记者问到女儿多多打耳洞、染发的问题时也表示:“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伊能静和孙莉的育儿方法中,最关键的就是尊重和接纳。

这几个字看似容易,但真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

许多父母常常是嘴上说着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可一旦他们的选择不符自己的预期时,又开始阻止和指责。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和父母逛街时,父母常常会对我们说:想买什么随便挑。

但是,每每真正挑到自己喜欢的衣物时,他们不是嫌价格太贵,就是款式不好看,最后决定权还是回到了他们的手里。

说好的自由呢?

其实,我能理解这些口是心非、前后矛盾的父母,一方面,他们的确是想给孩子“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孩子自觉一点,不乱花钱,审美也不要被带偏。

心理咨询师徐慢慢说,这种希望孩子用自觉来回报的自由,其实是一种“伪自由”。

类似的“伪自由”还有:酒席上,父母对孩子说“随便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回到家,他们又批判孩子“不吃菜,光夹肉”;把准备好的压岁钱一边递给孩子一边说,拿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当孩子带回一本漫画书时,父母又黑脸了。

03

很多父母知道不能对孩子有太强的掌控欲,但又不忍心看着孩子越走越偏,于是只好明里暗里地掺一脚,希望把孩子带回正轨。

但越是这样,孩子反而越容易走偏。

就像刘擎教授说的,你让孩子去干什么事,最大的动力就是禁止他。你不讲缘由地去禁止他的时候,他反而会在更危险的时候去尝试。

我有一个表姐,管教自己的女儿也是出了名的严厉,她不允许女儿玩手机,一是怕耽误孩子学习;二是怕把孩子的眼睛看坏,所以严格规定了外甥女看手机的时间。

结果有一天,表姐在帮外甥女整理书包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竟然瞒着她偷偷配了一副眼镜。

原来,表姐不让外甥女玩手机,外甥女就想尽办法偷偷玩,在家玩不了,那就偷偷带手机去学校玩,最后,不但眼镜玩坏了,学习成绩也下降得厉害。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中提到这个词条的定义:你越想忘掉什么,记住的概率就越高

这个效应源于哈佛大学的一个实验:研究人要求参与者试着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只白熊的形象。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也是如此,越是严厉,结果就越是容易反弹。

那么,对于孩子的“不当”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解决办法就是两个字:接纳

这里的接纳,不光是接纳孩子“做不到自觉”,也要接纳自己“做不到不管孩子”

如果无法给孩子“真自由”,那就真诚地跟孩子沟通,一旦理解了孩子的“不自觉”,也理解自己的“做不到”,很多问题其实就迎刃而解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舒服。

咨询师徐慢慢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孩子生日快要到了,父亲告诉他,生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孩子决定请全班同学到自己家玩,并承诺家里有很多气球和蛋糕,邀请同学前来赴宴。

原以为孩子只是要个机器人的父亲,没想到孩子会提出这样大要求,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他只好咬牙租了一间小别墅,又连夜打气球,给孩子过了一个“盛大”的生日。

生日过后,父亲坦诚地告诉孩子,自己不想再打气球了,并对孩子以后的生日愿望做了明确的限制。

最后,孩子也欣然接受了。

04

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可以小到衣食住行,也可以大到人生规划。

《奇葩说》里的那道辩题,如果放大了说就是,当父母不认可孩子的梦想时,要不要阻止?

选择阻止的父母,其实限制了孩子的很多可能性。

如今火遍整个网络的带货主播李佳琦,小时候就是一个喜欢打扮,还总是因此遭到各种嘲笑的男生。

但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因此打击斥责过他,而是给予希望并鼓励他走自己喜欢的路。

正因为父亲的支持,他才有了继续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信心。

高考的时候,别人都选好就业的专业,他却报考了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

毕业后,他又找了一份与“美”有关的工作——化妆品顾问。

机缘巧合之下,碰到想试色又不想往自己嘴巴上涂的顾客,他把口红抹在自己的嘴上展示给顾客看,结果销售效果极好。

之后又参加了BA网红大赛大火,直播带货越玩越嗨,如今身价过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自媒体作者C妈说,就算你真的生了一个“李佳琦”,也不大可能把他养成李佳琦。

因为大部分父母在面对孩子不入流的行为时,是做不到真心接纳的。

《奇葩说》辩手袁奇奇结辩时引用了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白纸没有思维,也没有生命,大风一吹,就如水中的浮萍,没有方向,只是随波逐流。

而蝴蝶是一个有思维有生命的个体,即使再大的风刮来,它也能勇敢地拼搏,逆风飞翔。

或许,保留孩子的这份不顺从,你会在孩子的成长中收获惊喜。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