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们,“苦”职称评选,久矣!

中小学老师们,“苦”职称评选,久矣!

就在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然而,对于职称改革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多数拥有职称的人,希望退休后依然可以享受职称带来的各种福利,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却认为应该取消职称,甚至觉得职称成为了“仓鼠”占用着在职人员的福利。

笔者以为对于一线员工,用职称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因为职称也引发了一线员工的矛盾,尤其是这些年来,职称聘任与领导层发生冲突,一线员工只能将机会让给领导层,如此以来对于一线员工,既不公平,还打击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与其一直用职称来提升工资,不如用岗位来分配工资。如果能够将一线岗位的工资提升起来,那么必然会引导人安心地在一线奉献,而不是逼着每一个人绞尽脑汁地向上“找门路”。让愿意干事的人拿到高工资,让愿意进入管理层的人也拿到不错的工资,这比起职称来说,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且因为岗位设置带来的工资差异,对于退休的人员来说,不存在退休不退“职称”的问题。

对于教育系统的人员,“职称”的矛盾更多,有些人在“学校”拿到高职称之后,便想尽办法进入到教育相关的管理部门,脱离了一线工作,拿着高工资,却从此脱离了“教书育人”的队伍,干起了管理岗位的工作。而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弊端,也为一线老师短缺,提供了条件。

可是,为什么许多可以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不能应用,职称取消的难度到底在什么地方?

诚然,过去的“职称”是为了激发人才晋升,但是现实中的“职称”却未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换而言之,“职称”提升人素质的效果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既然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激发人才的潜力,那么或许应该取消,亦或是做出改变。

笔者以为可能最大的阻力,就是那些已经取得职称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不能总是感到阻力,更应该看到阻力背后带来的好处。当前的工资构成,有很多内容。关于职称的部分完全可以用岗位代替,准确地说提升岗位工资的比重。

不过,有人可能说一线岗位可以定工资不假,但是工资的提升却成了问题。的确一线岗位的工资可以定高,也确实存在后期提升的一个问题,只是这个问题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比如:对一线的公职人员,则可以利用实际办件量,满意程度以及错误率等指标来考量,通过这些指标的考量,可以合理地分级来确定来年的工资提升情况,而这也是真正的绩效工资。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领导而言,也可以如此考量,至于工资方面应该于一线持平,毕竟对于一线岗位面对群众,压力要远大于领导,至于绩效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

对于中小学老师,则可以从教学水平,孩子的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大学老师,则可以从教学任务与科研成果等指标作为考核。只是对于取消职称来说,职称相关管理部门势必会面对巨大的考验,需要他们“精细化管理”,需要“精准化管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是作为管理部门,难道就不应该精准“施策”么?

对于老师而言,也是如此。面对一线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除了提升老师的工资外,更应减少“职称”套上之后,“甩袖子”走人的怪现象。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就很难抵挡有些中小学老师们,费尽心思也要往向教育相关管理部门流入的状况。

标签: 中小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