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主张,无论哪种语言的阅读,都分为精读和泛读两大类。
精读是指对文本分析到字词句段的详解式阅读,借以学习如何组织运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词汇、语言和篇章结构的作用。也就是“学”语言。比如,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阅读,考场上出现的现代文阅读题。
泛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量的中文阅读的文字内容,是一个一个的现代汉语使用范例,让我们熟悉了语言运用的效果。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泛读的作用
既然泛读就是为了让我们熟悉书面语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不是读多少都可以?那么泛读存在的必要性又是什么呢?
其实泛读的量很重要。我们看教育部的部编标准,小学生的年阅读量要求就已经到了百万字的量级,所以泛读的必要性还是很大的。
一是为课内的精读和写作打基础。我们经常说读写是一体的,我们要先学会别人是怎么写的,然后再用学会的方法指导自己写作,这是基本的一个学习规律。我们认知的规律也是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那么从实践中提升到理论时,实践样本的量越大,提升出的理论就越趋于合理。
基于这样一个过程,以及需要巨大样本量的原理,泛读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当你读了很多作品以后,就逐渐掌握了写作的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指导自己去进行考试,或者写作。
二是泛读肯定能培养语感。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切身体会。我们不管学多少英语的语法知识,也是需要看一些英语原版的图书来提高语言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是读原文之外,其他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最后,大量的泛读是我们进行人生积累的过程。比如积累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中国古典或者现代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者积累了深刻的思想,因为很多作品中会讲述一些人生的道理、看事情的方法,充满了哲思,这些作品是非常有思想的。
此外,还能积累一些生活常识,我们常说读文学作品相当于拓宽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因为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那些主人公,他们的命运、经历,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当你随着主人公走入他们生存的时空和内心世界的时候,你就好像在经历另外的人生,这样人生的丰厚度就出来了。
读什么?
教育部规定的各年级必读书目就很好。教育部的这组书单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小学从最开始、最基础的绘本,比如说认字、基本的语言了解、基本的情感了解等等,然后逐渐递增;到了初中,就有了大量的古典的、现代的文学作品,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科幻故事等,初中年龄段主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来的;高中阶段就比较有深度了,除了一些文学作品外,有很多有哲思的作品,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能读懂。
此外,我也补充了一些对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的书目。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学段,我补充的书目里有《目送》、《倾城之恋》、《穆斯林的葬礼》、《哈利波特》、《傲慢与偏见》、《巨人传》等作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积累。
比如读了《目送》,就会了解人间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如何在成年人身上留下烙印的;看了《倾城之恋》、《半生缘》,可能就会发现成年人的生活、爱情有很多无奈;《三体》、《哈利波特》这些是初中生非常喜欢的科幻故事;《巨人传》、《人类群星闪耀时》可以帮助孩子积累很多文学素材……这些书除了帮助孩子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还能起到语言范本的作用。
比如《把栏杆拍遍》,我个人认为学习它凝练的语言风格,不但能使文章更有文采,还能在有限的字数内扩大文章的容量。
高中的书单更偏重于启迪思想。比如,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写的就是一个别样的人生,一位长期生病的作家,已经看淡了生死,每天在医院里透析的时候还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是很难得的。作者甚至笑谈说“我的主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这样的乐观心态对学生来讲是多好的生命教育呀。
《万历十五年》、《血酬定律》是对历史的反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对思想的启蒙非常重要;还有一些开阔视野的作品,比如说《菊与刀》、《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等,是从与中国人不同的视角看待日本和欧洲文化。
怎么读?
孩子怎么做?
孩子课外泛读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时间,尤其到了中学,那么我们就要定计划。
最好保证每天都读,哪怕每天只读半小时,贵在坚持。
读的时候不要图快,只看情节,而忽视那些人物、细节等。
还要勤于思考,读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作品、哲学类、科普类、艺术类的作品,都要需要动脑筋去思考。按照动脑细读的标准来看,一小时大概读一万多字就足够了,再快孩子就什么都不来不及思考了。
家长应该怎么做?
01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的阅读方向。
以前有家长问过我,孩子只喜欢看福尔摩斯、柯南这种推理小说,不爱看文学作品怎么办?我就问这个家长,那您自己看不看?这家长愣了一下,说我倒是也不怎么看。“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总得让他见到“猪跑”啊。所以我就建议家长,您想让孩子看什么书,您就先在家里看什么书。
我的一个毕业生家长自己是一位物理学家,为了让自家小理工男爱上语文,每天带着孩子读《人间词话》,读完了以后再给孩子一句一句地讲里边的内容,看着家长那么陶醉,出口成章,孩子自然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诗歌是一件很唯美的事情。
如果家长们觉得很艰难的话,可以先从《读者》等杂志入手,没事就看一看,读完以后就在家里感慨哪篇短文真动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好奇,爸爸妈妈每天不离口的是什么东西啊?出于好奇他也会去看。
02
其次,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兴趣。
有的家长说孩子特别喜欢看漫画,屡禁不止。我就非常奇怪,为什么要禁止呢?孩子自己的兴趣,和成人、学校希望他看的作品是可以并存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看《红岩》、《老人与海》这样的作品,但是和他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并不冲突。一定要允许孩子同时读这两类书。
03
第三,要坚持亲子共读。
我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理念就是一定要亲子共读共写,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不能当检查作业似的,问你今天看了哪本书,看了哪几段,给我讲一下故事情节,我个人觉得这样亲子共读的效果比较差。总得让孩子有点收获、有所提升,他才会愿意跟家长交流。
总之,泛读不必求深、求细,只要读了就开卷有益;只要坚持天天读,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坚持亲子共读与讨论,就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建设书香家庭,让孩子受益终生。
声明:本文由亲子读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