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92年,那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我的中国,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翻开了中国春天的新篇章;另一件是中国的我,翻山赿岭,跋山涉水,动用“腿脚、自行车、公共汽车、火车、102电车”五种交通工具,“四渡默河水”(我乡,他镇,县郊,城区),辗转乡、县、地、省,来到伊河路边的“郑大学府”,开启了我的“伊河路”新生。
初到伊河路,路上学府尽是大学的光辉,校内大厦林立,园中鲜花盛开,学生千姿百态,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历时四年,我努力褪去乡间的“老土”,扮上城市的“容颜”。开始努力地撇着半土半阳的普通话,简或埋头在“八角楼”通宵达旦,自由信步在“外语角”竭力提高外语,游玩陶醉于“梅湖”岸边夕阳西下余辉洒石山的美景,胡乱仰望“计算机大楼”苦想整不明白“386”,偶尔聆听“学习堂”文化大咖的传道布学,随意翻看着“金水河边”文化地摊上摆放的儿时眼馋的《地雷战》、《地道战》等连环画,三三两两在“ 绿城广场”的小树林里蹿一蹿,听一听碧沙岗国民军北伐枪声的回响,看一看青少年宫电影院上演的《纵横四海》……悠哉悠哉,广泛涉猎,专业全无。转眼间,就到了毕业季,破茧似乎成蝶,怀揣双证(毕业证,学位证)以为身怀绝技,学成离校认定前途远大,大有可为。我出门右转向西,沿着伊河路,来到旁边的“中原区”。
历史证明,学习不能太潇洒,态度不能不恭敬,用功不能不老实,瞎遛达,不务正业,很难学出个所以来。“兴趣广泛,心得全无”的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在没有太大用处。实践证明,“郑大学府”凤凰浴生,已跻身于“211”;伊河路上的奔走者决非“等闲三辈”,自有一番风骨和追求,决不会甘于平庸和沉沦。我也会大彻大悟,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峰回路转,以证实伊河路的非凡存在。
又见伊河路,我站在办公楼上看伊河,伊河有“河”没有水,我坐下打开账本,局长说:“你都看不懂,这活怎么干?”,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了大傻子。
“人生就是较劲,命运最爱开玩笑”,上学时最不喜欢的《会计》偏偏会再次遇见,所谓“冤家路窄”。战斗在继续,生活在继续。人再较劲也不能给命运较劲,没有改变社会的能力,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适应社会。
于是我就买来《注册会计师》厚厚的五本书,爱与不爱放一边,诚实坐下,打开书本,学他个天昏地暗,读他个洪洪烈烈,门外汉终变“职业人”。东边栽下“梧桐树”,我怀揣梦想,挥师东进,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若干年后,重回伊河路。
再见伊河路,闻得学香书浓,伊河路小学全市闻名,外国语学校名列前茅,桐柏一中榜上有名。我于伊河路边小区住下,日未出而作,日未落不息,伴着星星与月亮,走过春秋,赿过冬夏,一年又一年,已是两年矣,“不闻路旁工地声声不息机器轰鸣声,但闻赶学途中匆匆不停学子脚步声”。扎堆伊河路,郑州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梦想起飞的地方,一个各大学校剑派逐鹿中原的地方,一个学子赛场比武竞争的地方。
同是伊河路,人生路不同!
又是伊河路,人生路相同!
这是一个知识成就梦想的时代。伊河路,一条走向中招高考的胜利之路,也是一条披荆斩棘、奋斗学习之路,更是一条成就人生、成就你我、成就社会的共同之路。
牛年已牛,伊河路,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