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兰大,留学于美国,如今是西农博导。
他是陕西富平娃,是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生,他还曾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做过博士后研究助理工作。
他首创性地将土壤的电子传递、酸碱缓冲性和营养性等特性应用到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厌氧发酵产生甲烷中,为高校产出甲烷提供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新途径。
在研究有了成果后,2018年11月,他决然放弃了国外高薪工作回国,成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最年轻教授,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研究团队。
他就是姚义清教授,回国后依然继续研究厌氧发酵领域,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的科研项目,他提出的低温冻融方法,让甲烷生产的效率提高了321.1%。
不仅如此,姚义清教授作为科学家,还注重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
他指导研究生,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的全国一等奖。除此之外,他还在2020年受邀担任 the World Gene Convention (WGC) conference 生物能源与生物燃料(Session 6-9: Bioenergy & Biofuels)分会主席等等。
2019年,姚义清教授还入选了第十六批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而且他已经发表了SCI论文20余篇,曾主持过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可能有人觉得这20余篇的论文数量太少,但是重磅论文应该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所谓的“数量”。可以说,对待科学,姚义清教授非常严肃,治学非常严谨。期待这位科学家能够为我国生物能源转化技术带来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谓是走到了前列。该学校将姚义清教授作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的“重点培育人才”。可以说,能够将人才看成学校生命线的高校,想平凡都很难。
或许,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很多人很陌生,因为该学校是一所农业相关的院校,而且地处陕西杨凌示范区。不过,这所高校虽然没有像其他高校,处在大城市之中,却也不影响其强大的科研能力。
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可见该校的历史渊源,也算是一所比较有年代感的学校,有着较厚的底蕴。该校是在1999年9月,由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后,才有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或许,对于这所大学的成立,本身就有着非凡的使命,该校成为了全国重点大学,而且属于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更是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而这样的支持规模,绝对在高校中属于少数。
可能有人觉得这所高校即便是有这么多部门的支持,也没有拿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啊,而且在这个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都是高科技的天下,一个农业型高校能够有什么科研成果?
实际上,该校的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而且该校还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值得一提的是,农业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产业,农业大学也绝非冷门高校。如今,像姚义清这样年轻的加盟下,相信该校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中国的农业相关科研,也会越来越强大,中国人手中的饭碗也会越来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