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春节期间, 收到甘肃中师生尹新武老师与其子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尹乐的文章《对李吉明同志专题文稿的史辩性思考,暨《中师生》公众号的发展空间评估:——兼谈“中师生”历史性概念》。全文2万多字。文章对李吉明文章《中师生,现代教育史上的“天使”和“幽灵”!》进行分析和批判,言辞中肯。现全文章发布,敬请阅读评论。
原题: “父子对话”系列之一:对李吉明同志专题文稿的史辩性思考,暨《中师生》公众号的发展空间评估:——兼谈“中师生”历史性概念
作者:甘肃会宁教场小学 尹新武(教师)
北京建筑大学 尹乐(研究生)
上篇 并将芳华守旧乡 托身天使光我唐
说明:本次讨论主要围绕一篇原创文章展开,作者李吉明,见“明说是非 ”2018年01月29日《中师生,现代教育史上的“天使”和“幽灵”!》
尹新武:先说说讨论的背景!以下文字见:【关注】《聚力办好地方师范院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师教育发展启示录》 作者席梅红, “广东高教学会”2020年04月14日刊出。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师教育历程的简单回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新中国快速发展的需求,亟需普及大众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中师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51年国家召开第一次全国师范工作会议,由此中师教育迈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到1957年中初级师范学校发展到592所。1958年至1960年,教育领域掀起“大跃进”,中师学校数量由1957年的592 所猛增到1960年的1964所,仅三年时间增长近三倍,规模一度膨胀。1961年国家召开第二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对其进行整顿,到1965年,中师学校从原来的1964所骤减为394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师学校被迫停办、停招、合并和搬迁,到1969年,全国中师学校减少到373所。1972 年中师恢复招生,中师教育开始复苏并获得新的发展。从1976年开始,我国的中师教育逐渐步入了正常发展时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中师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鼎盛时期,也是给广大国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创造历史成绩最为辉煌、积累经验最为丰富的创造发展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师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一定要办好中师教育。1979年全国中师学校发展到1053所。1980年教育部颁布了 《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规定了中师办学学制、招收对象和具体的录取办法等,进一步明确了为小学培养师资的目标。1985年5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把发展师范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同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 提出每县要办好一所师范或进修学校,人口多的县都要办师范学校。1988年全国中师学校扩展为1065所,经过调整合并,到1995年,全国仍有中师学校897所,分布基本合理、质量稳步提高。1999年国家开始关注教师素质的提升,要求提高师范生学历教育水平。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前后把具备条件的小学教师的学历提升到专科层次。1999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所有的“三级师范”都要逐步过渡到“二级师范”,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试办师范学院。因此,1999年中师教育结束辉煌的办学历程,全国范围内的中等师范学校开始纷纷被撤并或转型升级,保留下来的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也与转型前的师范学校大相径庭。从1976年到1999年的20多年,是我国中师教育发展的稳定与繁荣时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大批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有效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1999年到2005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228所(含幼师62所),中等师范学校通过升级为高校、转办职业高中、合并升级为专科学校、停办中等师范学校这四种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师教育培养的学生素质高成为公认的事实,生源优秀构成了中师教育成功的大前提,“精英式教育”为乡村教育补充了栋梁之才。综观中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优质的生源,为中师保证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再经过系统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师范生不但优秀而且胜任小学教育,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学校短时间内补充了大量优质师资,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础教育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大家普遍对中师培养的师范生的认可度较高,一直对中师生念念不忘。如有学者评价:近年来一部分教师也通过电大、函大等渠道获得高一级文凭,但是由于教学管理不善、就学者学业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不少高学历、低水平和偏科等现象,其教育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正规师范毕业生。以前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县域内成绩好的,那时流传着“一类学生上中师,二类学生上高中”,就读师范要比读县城重点高中的分数高出二十分以上。今天坚守在农村小学教学管理骨干岗位上的中老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他们在乡村中小学工作几十年,如今很多都成长为乡村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些甚至成长为省级教学名师。“2006年我家乡的四位首批省级名师一同来华东师大培训,他们分属于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但他们从教时的初始学历却都是中师。”还有,当今教育界,一方面当代小学教育领域的知名教师都毕业于中师,另一方面当代教育研究学者中间也有不少其背景是中师。为什么教育界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以前的中师生,为什么中师生学历低却能够专业成长优秀,沿着这样的问题思考,除了生源优秀,中师教育一定还有一些非常可循的成功经验供我们挖掘和参考, 它的成功的确应有其道理和根源所在。
尹新武:正是在看过这篇评论之后,我认为李吉明先生的观点,可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自命清高、或者自诩为中师生立场的代言人的“学者”的看法;如此,则此种观点必然会影响到舆论整体对“中师生”这一历史性概念的正确认识,确有继续着力讨论之必要!
尹乐:近日先后阅读了两篇关于“中师生”的文章,大致有些感念,作为一个并非置身其中却又对之拥有较深刻了解的读者,在此略谈一二。
·李吉明文章: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一个叫做“中师生”的群体。
他们曾像天使一样,飞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三尺讲台、默默奉献青春,让中国的基础教育迸发出磅礴奋进的力量。
而后来,他们也像幽灵一样,尽管依然堪称中坚力量,却以颇具悲情的色彩,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近乎缺氧的痛伤。
尹乐:作者的语言还是很生动的,此外,“近乎缺氧的痛伤”之论调,是我在同类文章中读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之前读到的那篇(见于“移山填海”自媒体2021年2月7日《中师,一个最悲情的词》),作者心中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字里行间处处可见,攻击性很强,读完之后让人略有不适。相比之下,这篇的文章观点似乎要更加中肯一些……
尹新武:谈三个词,无悔,无愧,无名。谨以此开始对李吉明先生“中师生”专文的回应!
首先说说“无悔”。悔无可悔,故曰无悔;既已尽心,故曰无愧;寂寂一生,故曰无名。
悔无可悔,是因为并没有可以去追悔的具体的事情;故曰无可悔;悔之一词加诸“无可悔”之前,正是悔到了极点——每每要被中师生外的“良心人士”发掘出来“凭吊”一番,怎能不是“悔无可悔”,故曰“无悔”。
尽心没尽心,天地尽可指之而发誓!匠心大爱,尽心之说,足以覆万物而暖己心;对于尽心之人,不论他或者她,不必再说三道四了,什么一代“芳华”?哪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一代“芳华”;中师生是不是一代“芳华”?这是一个即已经成为过去、又尚需后续一段时间观其言行的待定的判断!
无名的花,盛开,蔚然;枯萎,凄然。中师生其独异于他人乎?故不必单列出来视之为“异端”耳;“无名”即大众,即芸芸众生矣;这无名的花,也曾有过轰轰烈烈;这无名的花,枯萎之际,也是令人唏嘘的;始于无名,毕于无名,故曰“无名”;何必将“中师生”三个字刷上灿灿的油漆,而顶礼膜拜乎?多此一举!仅就中师生的学制、教材、师资、自学考试(或离职进修)、参与新课程改革等概而论之,即足以破网络上诸多怪论,还中师生坦然、天真、拙朴、大气的本相。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哗众取宠之念!此余愿矣!
对“芳华”一词,请教了高人,说应该是“青春年华”之意。
(一)
·李吉明文章:
中师生的“芳华”,大约是从1983年开始。
在那个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极度贫乏的年代。中国实行了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且一直执行到1999年。
而在这十七八年的时间里,全国有大约400万名初中毕业生,走进了“中师”的门槛,成了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中师生”。也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
尹乐:私意以为,“优秀学生”是“中师生”异于其他人群,而值得一谈的最主要原因。又或者说,如果不是那段时期的特殊性,在当下,这群优秀学生必定会步入名校,前途不可限量。再或者说,“中师生”与现在考入名校的学生似乎是同一类人……但,终究不能用同一名词涵盖。
不管怎么说,特殊性是存在的,首先,教育中小学生,“中师生”的知识储备量是足够的,这点毋庸置疑。其次,继“中师生”之后在中小学施教的本科生,就中学阶段成绩而言并非突出,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差生。以上两点总结起来就是中师学力的优等生与本科学力的差生的比较,且不论孰强孰弱,这些“中师生”在拿到本科学历以后,应该是要强过一般本科生教师的。
·李吉明文章:
有人说,那时的中等师范学校是很吃香的;也有人说,那时“中师生”最优秀。
吃香,是因为当年只要考上“中师”,就成了国家工作人员,由国家安排工作,具有城镇户口身份,然后就再也不用“面朝地背朝天”了;优秀,是因为那时的很多优秀的学子放弃了读高中考大学的远大理想,纷纷选择报考了“中师”,解决了进城的“饭票”,成了家族的荣耀。
尹乐:私意以为,就当时而言,“中师生”或许就像现在的“热门专业”一样。记得曾经在那里看过,好像是《平凡的世界》?父亲叫儿子放弃读书去“经销社”工作。现在看来荒唐,但就当时而言,觉得荒唐的才恰是怪物。这不是个人的眼界,而是时代的眼光。
·李吉明文章:
“中师”一分难求,门槛逐渐抬高、热度日益攀升。
设若你在县里、乡里成绩平平不甚突出,是很难成为一名中师生的。
亦是因为粥少僧多、名额所限,不少的地方还上演了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名额抢夺大战,以致于不少县里领导、乡教办主任的孩子,都光荣地成了“中师生”,害得部分农家子弟要么被剥夺了功名,要么不得不转入高中继续拼搏。
尹乐:当时抢“中师生”名额,后来买大学录取通知书……徇私舞弊之事亘古有之,或许当下才能公正、公平吧,也或者还要期待另外一个“以后”也未尝可知。
尹新武:“中师生”的历史地位是一个实实在在需要加以定位的问题。
它的非官方说法纷纷杂杂,均不能说服“中师生”以及社会。
既然是国家教育方略的调整,既然是一个对当时几乎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诱惑力的“饭碗”,既然这400万人已经被终生“禁锢”在农村中小学,既然他们已经付出了大半生并日趋被社会所遗忘……
那么作为一项关乎国家教育大计当中的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重大举措,“中师生”的命运在几十年里,也同样非凡地改变着中国农村教育的面貌。
因之,诋毁“中师生”后来阻遏了教育发展和学生进步,与其说在打“中师生”的耳光,不如说是在问责中国基础教育本身的舛错了?
对此问题,我先总的提一下,希望读者记住:这个“结”是必须要帮助李吉明先生去梳理一下的,莫急,莫急!
尹乐:如文中所言,“中师生”撑起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大半个天空,确实不假。回忆一下,在我们90后中95前出生的这代人的印象中,老师基本都是中师生。这群人少说也培养了整整两代人,说劳苦功高,当之无愧。再往大了说,在当时那个教师紧缺的年代,如果不是这些“中师生”,要让什么人来担任教师的角色?大学教授?明显不够。民请教师?呵呵,如果真是那样,恐怕今日的论调都不会这么“高雅”。
尹新武:《中师生》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口径!初步了解《中师生》微信公众号是不久前的事!这让我想到了也许不需要我来操心的一个方面,即:这样一个凝聚“中师生”眼球的自媒体,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思想呢?
对这一问题,站在“中师生”中的大多数已至少有20年以上的教学经历这一背景上来思考的话,《中师生》微信公众号无疑应该兼具“鼓与呼、读与写”两个层面。
“中师生”社会地位的急剧滑落、经济地位的不尽如人意、教育专业水平一再遭人质疑、职称评审中的“硬件造假”暗箱操作浮动甚嚣……难道说这些一再被砸在“中师生”心灵深处的忧伤与愤懑,就不需要一个释放的窗口吗?
中师生不是当年随同曾国藩杀向南京的一把屠刀,也不是没有任何精神力量的散兵游勇,而是至今战斗在基层教育战线上的一支劲旅!
《中师生》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以“中师生”相号召的自媒体,肯定要在读与写上做足做到尽可能完美的程度!
对《中师生》微信公众号而言,好像不具备为任何一名中师生颁发荣誉勋章的可能,亦无法去解决中师生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然而作为高瞻远瞩的媒体人,似乎很有必要组织广大的“中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忆录这一文体很厚重,应该是一个方向;散文的征集与出版,可以留住“中师生”行迹所至的灿烂与黯然;整理一部全面反映中师生历程的史志类著作,对于丰富中国教育史也是极有意义的;用影像来艺术地反映中师生中各具特色的数十人的事迹,是弘扬主旋律振奋中师生精神的壮举!
《中师生》微信公众号的作为也正在于此!翘首期待中!
尹乐:私意以为,宣传需同时考虑两个受众群体,一是“中师生”,需要给他们温暖和共鸣;温暖者,歌“功”、颂“德”;共鸣者,排“忧”解“难”。二是非中师生,要让他们了解“中师生”,理解“中师生”,从而达成尊重与感恩的情感基调,为最佳。
尹新武:中师生的心理忧伤和情怀期待,涉及面很广……
尹乐:私意以为,对“中师生”来说,心理忧伤是必然存在的;试想,原本有条件上名校的优等生,没有了无限可能性中那无限的荣光,还要在另外一个时代被硬生生拉起来跟后辈作比较,被指指点点,任谁能不委屈?这时候,就需要“同行”的相互鼓励,和其他所有人的尊重啊。除此之外,很明显这个时代也给不了他们别的什么,他们可能也不需要别的。
尹新武:《中师生》微信公众号如何走向成功,需要做足中师生情怀的激发,然后在当今教育大格局的帷幕上,宏观地把握之!
·李吉明文章:
考进中师,就算是金榜题名、完成学业使命了。
所以中师生活是相当轻松和惬意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会经常请个小客喝点小酒泡个小妞,没钱人家的孩子因为有国家生活补贴也不用发愁,寂寥时就学个乐器搞个绘画打打篮球。
但不管有钱或是没钱,学校都会平等对待,学业水平测试不过关,是绝对不可能拿到毕业证的。
因此,在当时中师生的综合素质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至少能够拿到毕业证的成绩都合格了。
尹乐:私意以为,考进中师并非完成学业。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一句话,其大意是:大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大学毕业之后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纵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怎么说中师也是学校,中师生也是学生,还不能说学业完成了吧?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对中师生来说是很贴切的——中师生在中师期间初窥教育之门径,进入教师行列之后才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或提高学生成绩、提升课堂质量,或自学考试、取得更高的文凭……诸般都需不断提升。酒宴风情,不知虚实;自娱自乐,则无伤大雅。国家生活补贴微薄,或许还有寒门学子饥肠辘辘,在为生活而灼心?
·李吉明文章:
一批批的中师生毕业了,城乡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也就得到了一些缓解。
按照规定,本来中师生是应该到小学去任教的,但由于地方需求不一、个体背景不一,不少的中师生就进入了初中,甚至还进入了高中,担当起了塑造灵魂、传道授业的重任。
一些只是初中毕业而后接受三年中师教育的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能够担当起中学的教学任务吗?
你别急,那时是什么情况,能来个老师就不错了,要求又不高,怎么就不能胜任?
再者说了,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经过三两年也就轻车熟路了。
尹乐:私意以为,“中师生”担任中学教学工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本科师范生就其中学知识储备来说,比“中师生”强不了多少。如果本科师范生能精通中学学科知识,放着大学的门不进,又有几人会傻傻地去上师范?除了“四大师范”,还有哪所师范院校敢称名校?
·李吉明文章:
一大批中师生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但又似乎是他们自己的不幸。
尹新武:“幸”与“不幸”的分界线与评价基准!贡献于国家,贡献于教育,斯为幸;不断学习、提升,从学历到教育技能,乃至敬业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整,更是个人之幸。
幸而自家“不幸”(指没有上大学),方培养了一方聪慧而好学的孩子,其中就有400万中师生自己的孩子。
不幸被社会遗忘和歧视(国情如此,不是说不说的事儿),和谐待世,宽容待己吧,还能怎样呢?
就当是把自己的一生拿了出去,给国家做了一回贡献吧!
位卑不敢忘忧国哦!
查阅有关中师生的文献,党和政府当初委托师范院校培养小学师资,是经过社会调查并经专家、教师及人民团体公决而由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一锤定音:
考入师范,免费培训,走入小学教师序列。
这对于上世纪全国城乡结合部乃至广大农村家庭而言,实无异于天降馅饼;三年师范学习,除数理化之外,使用中师专用教材及部分自编教材,教师由三部分组成:或资深师范教师,或新近由大学毕业生中优选,或聘用本校毕业的优质学员;三年学制后一度改为四年,经实践检验,又改回三年;学生毕业后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在本县教师进修学校加修一年英语;被调入高中执教人员,及时赴省市教师学院或某所大学进修;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又将中师生推向课改深处,最终使他们获得了全面的教学研究的经验,并不同程度有了弥足珍贵的教育学层面的理论建树。
尹乐:私意以为,轻言“幸”与“不幸”绝非“正途”,这对反义词“绝对”的意味还是强了些。
·李吉明文章:
后来,中等师范不存在了、中专学历也不吃香了,在进入到学校里来的都是大学生,至少也是本科学历。
加之一直在乡村学校讲台,教学任务繁重,也没有什么出色成绩,不少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师生就开始后悔了。
经常会慨叹说,“如果我不上中师,现在的我一定不是现在的我”、“如果不上中师,我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我本来是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成为专家、学者、教授的”……
尹乐:私意以为,这些慨叹的人之所以慨叹,其中是不是还有些“不思进取”的意味在其中呢?毕竟学习与提升是一个上进的人毕生不懈坚持的事情,单单文凭又算得了什么?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古之鸿学大儒中也不尽是有功名的人!
尹新武:“中师生”的成功:最高目标、最低目标。
前者,答案是达至教授的水平;后者,答案是做农村教育的铺路人。
尹乐:私意以为,若以文凭、头衔、职务、级别等来评价成功与否,太俗气了些。毕竟在有些人的心中,教师一直是个很讲情怀的行当,难道不是吗?
·李吉明文章:
假设只是假设,人生没有如果。
从那个年代到现今这个年代,自傲与自卑显然已经成为了混合在中师生身上的最明显的印记。
而一些不甘于现状者,却通过选择孤灯苦读、学习深造,又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博士,也进入国家机关、著名高校,继而成为了厅级领导、大学教授、企业总裁、行业领袖,终于走出了三尺讲台、改变了人生轨迹。
尹乐:私意以为,如果这些功名利禄才算成功,有这些想法的人真不该踏进中师的校门,更不该走上三尺讲台!
尹新武:“中师生”的地位:经济、教育、政治等。本来就是草根,何谈地位?
尹新武:“中师生”的社会性诉求、叙事优势和教学经验,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应有的重视!
长年生活于社会底层,烟火漫卷于心。
身在学校,有时间看书学习,有积淀。
教育本身就是和人的情感分不开嘛,因之有情可抒,也有事可叙。
中篇 绫织自有功绩在 莫与诸方论短长
醉太平 答李吉明
少年奇姿,骥驰中师。诗心科教并持,勤鞭策孙儿。 衣寒露滋,华发参差。秋老黄蜂暮迟,蕊残蛆虫欺。
(二)
·李吉明文章: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那里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中师生在吐芳华。”
我也是一名中师生,也曾有过自己的“芳华”。
那时候,我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也曾为乡村教育改革披肝沥胆、做出过贡献,也曾不务虚功、成为了“全国优秀人民教师”。
但实话实话,中师生的确曾绽放出过最美的芳华,却也给中国教育发展带了来不少的羁绊。
想必现在还在讲台上的中师生都说这样的一句话:
这部分内容不考,可以不学。
想必现在还在讲台上的中师生都曾有过这样的一种苦恼:
以前家长学生见到老师都很尊敬,现在全社会都不知道啥叫尊师重教了。
是的,时代变了,教学内容变了,社会需求和评价要素也变了。
而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中师生还是中师生,无论你是通过高师、函授还是自学拿到的一纸本科文凭,但本质上你依然还是一名中师生,并没有像当年那样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
尹新武:“中师生”为何视其身份为卑微、低等一等?
在村社,地位比较高的有个体户、村官,甚至担任校长的。普通教师普通得只会写“三笔字”,读“一本书”(教材);本分而贫窘,古今概莫能外!
试问:只此一技,便足以跻身优秀教师之列,吉明先生觉得呢?曾有一位校长强烈呼吁过:小学不需要作家、诗人!吉明先生又觉得呢?
尹新武:《中师生》微信公众号如何应对其身份带来的全社会性的“歧视”?它到底应该提出怎样的理念?
我认为有三点需要加以注意:
一是对来稿不分其工作部门,不看其生活地域,提高稿件的情怀性、可读性,甚至可以组织中师生自行制作音频朗诵作品。
二是编辑人员需要有甘于寂寞的宁静,也有一定的统稿、删改能力,一般不要轻易地将来稿退回作者(或美其名曰由作者自改)。
三是邀请中师生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或供稿,或讲学(网络讲座,或音频讲座),或与广大中师生的在线互动等。
·李吉明文章:
现在的大多数中师生,都已迈出了中老年的步伐。
尽管为了提升他们的素质,国家一再采取多种手段、开通多种渠道让他们参加教育培训、学业进修,但毕竟都是零碎的、杂乱的而又缺乏系统性的。
更为值得注意的,就是相当一部分的中师生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领导阶层,他们的视野宽度、学识深度,以及他们对待问题、为人处世的态度,几乎都制约和影响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尹新武:“中师生”的视野深度、学识深度以及世界观对地域性教育的影响。
假如一所学校有如此高水平的校长或老师,则定能提高此一地域内整体教育的水平;假如一个家庭因为某一中师生的积极探索而孩子扬眉吐气走向名校,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家长趋之若鹜纷至沓来;假如一个孩子走出了乡村而有幸入得高校,则他(她)的弟弟妹妹、表兄弟表姐妹也很有可能广受其益。
会宁就有这样无数的事例!会宁教育的精髓即在于此!
·李吉明文章:
有一个先到中学而后又到大学任教的教师曾对我说:
真没有想到那些中学的校长居然是那样的素质,教育教学知识几乎为零不说,还官态十足,动辄“喝酒看工作”,似乎教育都是喝酒喝出来的。
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了,他们还停留在上世纪末的那个年代,真是土鳖得要命。
唉,后来我才知道,中等师范毕业,那个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太不幸了!
看着她又是叹息又是摇头的样子,我暗暗吐了吐舌头,没敢告诉她我原本也是一个“中师生”。
后来,我曾参加过一个中师生的聚会,亲眼目睹他们在喝酒时的风采,也亲耳聆听了大家在席间的谈话议论。
于是印证了那个大学教师所言不虚。
遥想当年,中师生就如“及时雨”般地拯救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弥补了乡村教育师资短缺的不足,也用呕心沥血把中国乡村基础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但却为何,现今居然变得如此苍白乏味、如此头脑简单?
尹乐:私意以为,作者的这个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且不提站在中师生的角度去看,也不说站在大学教师的角度去看,就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讲台上的“中师生”老师难道讲课讲得不精彩?还是不会给学生解答问题?恐怕都没有吧!那“这部分内容不考,可以不学”是为什么呢?能问“中师生”吗?不该问应试教育吗?举个或许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让大学教师来教中小学,他会怎么教?如果让大学教师来教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的课程,他会怎么教?何不食肉糜?真是可笑。
再者,“喝酒看工作”的论调,不光在“中师生”聚会上可能会听到,在别的“什么生”的聚会上同样也会听到。作者想必也不是涉世不深的“小牛犊”吧?你不知道“喝酒看工作”是从哪里来的?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哗众取宠,不过一小丑耳!
尹新武:“中师生”被融解了吗?还是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教育振兴之路?
谈吐无白丁曾经是一种梦想,我们这一代中师生做到了书香氤氲;学校无教研曾经也是一种事实,正是中师生的入职,使得教研蔚然成风,虽然我们中师生的教研和一流学者们的教研可能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有农村特色的教育局面的开创,归功于广大的中师生长期以来的无私无悔的耕耘!
(三)
·李吉明文章:
当年的中师生,是具有极高业务素质、很受教育系统青睐的。
虽然他们只是初中毕业,在中师学习只有三年,但作为当时教师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他们基本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
比如,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语法演讲、弹琴视唱、舞蹈形体都有练习;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也都有掌握。
所以在当时他们是风生水起的一群人、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一群人。
然而,也可能正是由于当时的风生水起、寄予厚望,不少的中师生一直停留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而从未醒来,跟不上时代节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
尹乐:私意以为,“时代”一说同样不负责任!试问,作者的父母能不能跟上你(作者)的节奏和步伐?你(作者)能不能跟上你的孩子的节奏和步伐?在新一代的眼中,你(作者)也是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别以为你有多前卫,有多新潮。
尹新武:“中师生”的“落伍”:谁该为他们买单?
买单的一方不出乎教育主管部门;被影响到的一极小部分中师生或许没有真正释放出其无穷的教学研究的潜能,然触之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艰辛,其情可悯。
现代农村教师的思想(上世纪末20年,会宁就出了约1500名中师生,占全县教师人数约四分之一强),40年来,同样跟从着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潮流,同样在教育领域披荆、斩棘。“落伍”之说,岂能轻易用于中师生群体?
敬业乐教、勤于研究的一代中师生,岂能横遭庸人所亵渎?只会教书,视教书为人生至上,无疑就是人间正道;似李吉明先生这般轻易断言之徒,究竟有没有“落伍”?
·李吉明文章:
年轮转动从来都不会停息、社会发展从来都不会止步,不懂得与时俱进、不善于砥砺前行,是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也就无法履行新时期教师使命的。
试想,设若你的教育思想一直不能迸发出新的火花、你的教育探究一直不能结出新的成果、你的教育成效一直不能满足新的要求,你又如何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让众人信服自己,让自己的师道之途熠熠闪光?
尹乐:私意以为,自身不努力所带来的落后与时代绝对无关!
尹新武:“中师生”的教育思想、探究、成效。
放眼10至20年,中师生的治学,必将璀璨一如星河,而辉映校园,照亮如今崇尚享乐、动辄“非毛”等社会弊端的“暗夜”……
《中师生》微信公众号的神圣使命,其在此乎?
本人的《中师生回忆录》正以职场走笔、情感行旅、书影、语文教育忧思录等章节,铮然登上《中师生》微信公众号。其文字朴实简约,而貌似古朴的叙述,适足以吸引真正点化过无数学子、且浸淫于学习和写作之道的400万中师生朋友!敢以此自荐,抛砖引玉。
·李吉明文章:
我曾记得,当年我在带班的时候,有些老师是很精道于照本宣科的。
他们讲课就是念书,无论哪种学科;他们制胜的法宝就是让学生做题,无论白天不黑夜;他们最令人敬佩的精神就是改作业,也是无论白天黑夜。
尹乐:私意以为,作者不懂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大大不同于大学,只会做例题是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必须用海量的练习去提高速度和精度,才能在同学之中脱颖而出。
尹新武:“中师生”的敬业精神过时了吗?
“依纲守本”、“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吉明先生有一点对教育教学的常识没有啊?不值一驳耳!
须知,学生最终是要考学校的,如此而已!
过于肤浅的观点,必会见笑于“中师生”(中师生虽然卑微,却有执教的扎实基础技能和育天下英才的雄心)。
·李吉明文章:
学生厌烦的时候,他们就带领学生练字、画画、唱歌。
但我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千万不要和教历史的谈中国或世界历史,也不要和教语文的谈文学写作,更不要和教地理的谈各地变迁、风景名胜。
否则,你就会视为小人异物、变得不可理喻。
他们不是不知、不会、不懂,而是真的不知、不会、不懂。
“三点一线”的工作生活路径、“四角天空”的日常环境、“不分昼夜”的往复循环、“难得一闲”的不愿阅读,他们哪里来的系统、深邃和全面?
尹乐:私意以为,这段文字作者有卖论之嫌,不成体统。若有幸对面——真想领教一下,但愿:不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才好。
尹新武:“中师生”的系统、深邃和全面,比如史学、文学、文化素质。
反诘之,又何妨尖酸、刻薄一些哦?
又怎么不系统(先生是在质疑教材的问题,抑或师范教师的素质问题,或者李吉明先生真在做梦乎?)、不深邃(新课程风云激荡,我亲爱的李吉明先生哦——感情你常不在国内乎?)、不全面(殊不知:长年累月,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网上培训,如大型轰炸机一波一波的举动,皆曰学习培训!如此旷日而持久,尚属李吉明先生目中的“不全面”?惊呼先生真乃“天人”!能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不眠,而穷求其“全面”乎?)
·李吉明文章:
近些年来,由于经常写文稿做评论,我几乎每次坐在电脑桌前都会生发感慨:
选择上了中师,大概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吧。
没有系统学过马列毛邓、没有系统研究党国历史、没有系统深读名著经典、没有广泛涉猎文哲社科,又岂能兵为帅谋、纵横捭阖、深入浅出、挥洒自如?
尹乐:果真如此了得?适才上网查了一下,怎么说呢……作者深藏不露,看不出来啊。
尹新武:“中师生”的平庸:如今的基层教师看书吗?(不答,恰恰是一种回答)
我就像李吉明先生所说,深入学习做到了“四个系统”(详见近日《中师生》微信公众号连载之《书影》系列随笔)。
但我不赞同每一个小学教师都这样做,道理不言自明:有兴趣方面的原因,有专业方面的原因,也有悟性方面的原因。
不少教师并没有做到深入学习“四个系统”,并未影响到他(或者她)的教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这就像从本文中,我也并不得出任何一点儿——先生学习过“四个系统”中所提倡的那些高深的东西的痕迹一样——李吉林先生是不是中师生并不重要,就像我看先生的这篇文章,并不在乎先生是不是中师生,而端看先生的立论是否公允。
兵者诡道的理儿我是懂的,然而依照先生所说,那是在培育基层教师,还是在培育党史、军史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希望李吉明先生搞明白了这粗浅的道理,再说亦不甚迟的!
·李吉明文章:
知识要系统,就必须得读书;知识要贯通,就必须得交流。
可惜,我只是一个中师生而已,曾经不懂得读书的重要,也没有找到可以交流的氛围。
尹新武:“中师生”的读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对此深有同感,先生亦孤独矣!
然而先生既知孤独之苦,又怎忍心一下子将中师生毅然、绝然地推入所谓的“羁绊”之河,而任其沉沉、浮浮,却潇洒地扬长而去呢?
其视己、待人之间,何能有如此的天壤之别乎?
·李吉明文章:
教育是培育和创造人的广阔寰宇,而不是灌输式的僵化和狭隘。
没有书声朗朗的文化氛围,就没有人才辈出的教育结果;没有与书相伴、其乐无穷哲学思考,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尹新武:《中师生》微信公众号倡导读书、写作的广阔前景与可能。
弱水三千,只去一瓢;滚滚红尘,400万学人匠心的至诚和支撑。
毛遂自荐式的,以文求友式的,声东击西式的(指在其他媒体发表作品已引起《中师生》关注)。
400万中师生,其人才恰如过江之鲫,摩肩接踵,呵气之间云霓相触矣!
五十、六十尚不老,正是黄叶著书时!
·李吉明文章:
早些年间,我是很佩服像纪连海那样的中学教师的,也惊叹于法制案件电视专访的嘉宾居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学政治教师。我更感慨于像窦桂梅、李吉林那样的普通教师竟然能影响到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
而在他们的身上,我却没有发现中师生的影子,也没发现我们常说的“清贫孤寂”。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我认为很对。
也有人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我认为也很对。
不是因为我没有立场,而是我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这就比方说,正是有了“中师生”这一批人的存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才不至于太糟糕;正是有了“中师生”这一批人的存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才有了更多的羁绊。
尹新武:“中师生”让中国基础教育有了“羁绊”(阻力)
李吉明的“羁绊”说的核心,是中师生对教育发展和学生进步(两大主题)形成了“羁绊”。
有小小的“三问”:
第一,试问新课改是“中师生”在引领风向?中师生无此能耐。
第二,基础教育的滑坡应不应归因于“中师生”?
第三,中师生在新世纪的作为与“不作为”之辩,又有何必要?
对此问题的考量,需注意2007年国家恢复师范免费培养制度这一关节。
中师生的作为,如细雨的无声,如耕耘的过程,慧眼辨之。蠢材忽之……仅仅因为缺少像当今那么繁多的、良莠不齐的个人著作的缘故吗?吉明先生忒“雄视百代”了吧,我悻悻而已。
中师生的“不作为”,在李吉明先生看来,似乎有点“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味儿。
即如先生言——“这就比方说,正是有了“中师生”这一批人的存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才不至于太糟糕;正是有了“中师生”这一批人的存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才有了更多的羁绊。”(李吉明先生原句如此)——是要将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一股脑儿让中师生“背锅”?
先生“落花有意”,其奈“流水无情”(中师生滚滚之巨流,先生之花落于奔流之中,倏然无踪……)
·李吉明文章
还可以比方说,能够成为“中师生”乃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成为“中师生”乃是人生中的一种悲哀!
尹新武:先生之意,是说中师生之幸运,在于找到了饭碗,悲哀之处,在于其长期以来文化素质低下,误尽苍生,需诚心忏悔而以谢国人乎!
先生“老鹰展翅恨天低”,也就罢了!
又何须看低天下一应中师生。
不说也罢!说了真是败兴!
先生是在为中师生鸣不平,还是欲导引“中师生”也如先生一般遁入空门;不然,又何出此言,直以谬论大言欺人——其心肠“不同一般”的热烈;其壮思“不同凡响”的响遏行云……
惜乎!先生的屁股坐到空中了吧,接是接地气了,然而先生一屁股坐在地上,并没有看见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事实哦:
4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所结出的硕果中,的确有“中师生”艰辛的汗水和智慧的浇灌!黑云压城城欲摧,先生竟倏感一时之“悲气”,先天下之忧而忧了!?惭愧惭愧……
尹乐:私意以为,“中师生”的历史不该由这种人来写,一个以“中师生”为耻的人没有这个资格!
·李吉明文章:
一篇题为《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的文章,曾引发了不少的共鸣。
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师生”们纷纷充满悲情地诉说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心里路程。
尹新武:“中师生”悲情诉说的背景与被失真放大化。
中师生不是为恶疾缠身而祈求急救的“重症患者”;见诸网络的悲情诉说者,往往不是“异类”,就是早已从“中师生之河”里游上岸的、身上无一点水渍的“干净人”;中师生也没有抑郁成“锢”,何须“病急乱投医”?先生起去亦无妨大局耳!
·李吉明文章:
我不敢说,现今时代“中师生”还像当年那样备受娇宠,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不敢说,现今时代“中师生”还停留在当年的那个层面,给教育发展和学生进步带来了阻碍。
我只是知道,“中师生”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曾经是“天使”、现今是“幽灵”。
仅此而已,歇笔待批!(李吉明)
尹新武:不需要李吉明先生再去振管狠批了!
我为《中师生》微信公众号的光明的前景,做一次如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用吃的方法开出一条路来的“壮举”,心愿已足矣!
正如王安石当年在《答司马谏议书》里说的那样,我与吉明先生乃“公见”而非“私愤”耳,谨呈私见,冒昧之极!
尹乐:初读文首寥寥百字时,我觉得作者文笔还算不俗,用词还算清奇,故而有所赞誉。读完之后,我想收回那些话,这不就是网络上处处可见的营销文章吗?亏了我还当成论文来读了。断章取义,管中窥豹,看起来骇人听闻,实际上空洞无物。“白马非马”,这样的诡辩如今遍布网络,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是说赚取流量,妄图出名,恭喜作者,你的目的达到了,可要是说文章,纯粹自取其辱。这纸糊的“铜墙铁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攻破:一是境界,由文中得见,作者对于“名利”二字太过看重,不为上乘,若有高风亮节之人居高临下责之,可谓势如破竹;二是论据,但凡任何一位熟知中师生的先生,大可据理逐个击破;三是忠诚,作者以中师生出身而攻讦中师生,其心可诛,不骂不足以泄“民愤”,故而还需一孩童,穷言词之能,痛起而斥之。
最后,我劝作者善良,目下网络喷子横行,多是粗鄙之人,作者既然自命不凡,奈何同流合污?好自为之。
下篇 幽灵自照无踪影 气体难跻作者庭
尹新武:这篇《教改路上火浴凤凰》曾以《教改路上——理念篇》在《会宁之声》网络媒体推送。它是我身为中师生对职场的感悟。
几乎是与“教师节”同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巨流中,教育改革成为了人们,尤其是教师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从80年代后期布鲁纳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到90年代的素质教育;从2003年的新课程改革,到2012年的高效课堂。这还不包括其间的青浦经验、如东教育……在如此之多的大规模、大纵深的理念的洗礼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讲台上度过了30多个春秋,且逐渐淡出了第一线……
回想当初人们接触到教改信息的情景,回想后来研读李秉德先生的《教学论》,回想90年末与孙继承同志讨论钱梦龙、欧阳代娜、李吉林、魏书生等教育大家思想精髓的情景,乃至后来,通读国内学者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树,头脑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80年代中期,观摩我省特级教师谢瑞在会宁电影院执教《狼牙山五壮士》的情景,还有90年代中期,与同学陈严老师在南咀初中讨论《周总理,你在哪里》……
的确,对于上过的上万节课,已是几乎遗忘殆尽了。然而,有几节课是记忆犹新的!比如初中语文《伤仲永》之作文指导课——《莫扎特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比如小学一年级品德之《刷牙》,比如初中语文之《老山界》,比如小学五年级语文之《三峡之秋》……
在想到这些课堂教学时,有几件事十分突出地浮现了出来:
一是在2000年白银“义教工程”中,兰州沈老师讲解高中古文的情景;一是阅读《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的情景;一是2000年春节通读《求索丛书》的情景;一是2018年暑期,读会宁党峴初中李兴旺老同学45万字教学论著《心田桃李》的情景……
我对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是做过一番研究的。1997年秋,我在南嘴初中的图书馆里,见到一本墨绿色封面的《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这应该是她写得比较早的一本专著了。我在1998年起步且顺利完成的《初中语文听、说、读、写、画、演六环模式》,即受到这种教学流派的影响。
再比如,说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说到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说到吴立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组织》,我都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书的背景中,有挚友魏成章、贠守勤静静凝望的眼神,在鼓励着我前行。
会宁县东小童强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活泼,注重积淀,蜚声省内外;枝阳初中刘建忠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的俩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山东泰安某普通中学走出,现任北京101中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的知名教师程翔的《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浙江杭州市拱辰桥小学著名教师王崧舟的小学语文教改……研究他们的教学设计时,我总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切感。这是一种在教学艺术方面因“同气”而生的奇妙感觉,它是引领走进教学艺术大厦的钥匙。
以上所说的这些东西,始终不能代替我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探索,比如2002年在教场小学五二班的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与1985——1988年时在北关小学五四班的语文教学,到底有何异同(二者相距近20年),即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
我曾思考过其中的分野:大致说来,教育教学始终是在热情与智慧的双轨道上行进。或者是,热情弥补了智慧的缺陷,或者是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着热情的消减。而真正要使两者实现无缝焊接,又谈何容易啊?
实际上,我在想到教改这个沉重的话题时,首先联想到的是敬业重教、求实求活之类理念层面的东西。接着,便是诸如——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涉及教学的设计。没有人了解,老师在设计一堂课时,是如何煞费苦心,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巧妙嫁接,如何随机应变,如何点石成金,如何退而奥悔,甚至夜不能眠的),——如何批改作业(包括教师改、学生改——方案的设计,要教给学生可操作性的改的技巧),——如何与家长沟通(1985——1988年在北关小学时的家访,突出了热情与勤勉,一辆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穿大街、窜小巷),——如何进行终身学习……为什么学的问题,学什么的问题,学以致用……北师大肖川的《教育的力量》一书,即从理念的层面,诠释着这方面的思想。
然而,我发现近期炒得很热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成了干扰我思考这类问题的因素。
仿佛在我从教之初,没有那么多来自家长的问责。这让我不由起疑:到底是现在的家长变了,还是现在的学生变了,还是现在的老师变了。
再比如,在追求教学成绩的过程中,对于学习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对一位教师来说,他自身的阅读活动,与他执教的课程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一个上过上万节课的人,说不清楚自己教给了学生一些怎样的有益的东西,而这些留给学生的东西,是否可以确认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的人生当中?
如果不能对这问题作一番解答,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对教改的认识,便不会自动地浮现到面上来?
我注意到了:围绕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讨论,在延伸开去时,讨论的重点,已不是这一事件本身了,而是取消教师资格到底违法了没有,甚至讨论起——木尺打在学生身上时,造成软组织受伤,算不算体罚,甚至发展到公开为教师暴力行为辩护的地步,严重偏离了当初讨论这一事件的本意,成了人们发泄私愤的出口!
是的!应承认,这些恶性事件本身,是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极端事件。这些事件,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让万万千千的家长极度恐慌,让万万千千的老师着实如履薄冰。
但是不得不于此时,断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教师,会遭遇这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面对自家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异常现象,会如此束手无策?
——这是否与现在的老师不读书、不研究有关?这是否与现在的家长不读书、不研究有关?也许真正的根源即在此.
尹新武:《明说是非》2018年1月29日《中师生,现代教育史上的“天使”和“幽灵”》一文。《小桔灯》2018年1月31日《一代中师生,永远是中国教育的“天使”》一文。
《一代中师生,永远是中国教育的“天使”》)一文认为李吉明的文章《中师生,现代教育史上的“天使”和“幽灵”》存在三大观点上的偏颇:
以片面和个例来概括整体群体,通过个别的场境和个别人物的表现非议中师生工作后的成绩,不能错误地把一个群体的悲哀说成是一个群体的过错等。
此文于2021年2月8日晨经尹乐分类。又及:“艾玛宝贝”三年前就有转载。
周碧华的《中师生,中国腾飞的“垫脚石”》一文以中师教师的身份坦诚而述。
《教师帮》2018年5月26日《中师生,一群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一文。
“世界华人周刊” 2017年05月14日以“海外观察第一站”之名推送文章《一代中专生的悲情:我那么优秀,却只能生活在底层》。作者谢新茂。
谢新茂,作家,出版有散文集《落英缤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月偏食日偏食》,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
我本来准备要结束这篇评论文字了,却不由自主被吸引,可能足足看了三遍,远远超过了7分钟!
最后,带着异常激动的心情从电脑桌前站起来,凭窗绽放出一丝微笑;凝望着正月里冷冷清清的县城街道,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才像是一位作家写的!”
此文视野开阔,拎起真相,感受惨烈,触摸心声,给中专生、中师生以温暖的精神的慰藉!
下面这段话是谢新茂《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笔力最重的一个部分。
它或许曾为不少人所点赞吧。站在这篇温情的文字的背景上,我想到了很多……
一代中师生的命运如此这般与国家的基础教育拧在一起了,于是任何人也不需要为中师生代言了;所有的声援、呼吁,在当时严峻的教育现实面前,都只能是一种善意的、于事无补的假设;尤其是当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包括吉明先生)竟然以“中师生”的壮与悲为显赫标题,昧着良心赚取国人的眼泪,其心可诛!这种公然视国家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于不顾,任意践踏400万中师生操守、精神与荣誉感的卑鄙行径,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如教育部门以及网络管理、司法机关的重视!
让我们共同感受谢新茂老师深情的抚慰:
如果再给这些初始文凭是中师的老师们一次机会的话,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选择师范。那些年国家培养的中师生就这样默默扎根在了教育第一线,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做着最繁忙的工作,而他们本来完全有资格有能力考上大学,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却义无反顾的填报了中师的志愿,最终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有些屈才。他们的素质,以中国当前的人才标准来衡量,绝不仅仅只是当一个中小学教师。当然我不是说,素质高的人就不能从事教师工作,但以目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之少以教师岗位收入之低来看,他们所获得的和他们的能力素质是完全不相称的。他们当年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他们当年所处的较低的位置所迫。而当他们走上乡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在这个职业岗位上终其一生,显然这里面有政策的因素。当时国家规定,中师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教师岗位上服务三至五年,才能报考大学。多数学生在当了五年教师后再去考大学,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有些人在这五年内已经成了家,也失去了再去考大学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安心地当好中小学教师,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一条路。这是一条清贫却责任重大的路。学生考试的各种排名、教师岗位的各种考核、各种水平能力测试,几乎让每一个教师都喘不过气来,而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却非常羞涩。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付出了自己前途的代价。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总体来说,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一方面,是他们对个人前途的失落感,一方面,他们经过师范学校的培养和多年教师岗位的锻炼,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子前行的路。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之大幸。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这让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与这批中师生相比,又有明显的差距。回望八九十年代毕业的那批中师生,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向那些仍在默默无闻地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中师生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附件
(一)
尹新武:对“中师生”的史、识、思、情的认知(提纲)
1史
统整中国中师生历史;
20年中师生培养的得失;
新世纪师范教育的跨越与艰辛之路;
重返百年教育理论梳理现场;
在大联合中雄视大教育纵深观;
2 事
见证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过程;
参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
感受从学霸到匠心独运的变化;
书写农村教师情感心路;
回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3 法
总结中师生之儿童家庭教育故事;
论证中师生治学特色;
探究中师生学习活动轮廓;
概括中师生教学研究方法。
迈入当代文学叙事创作;
(二)快乐的“小青石”
冬梅嫣然笑 春牛登古塬
回望人如菊 短磬敲竹编
长风吹万里 踏雪问蓝天
尹新武:原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童话《小青石》,曾让我和我的学生,读来读去,读得感情冲出了泪花……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文章是以小青石为什么觉得快乐构建的。
小青石不甘心过平静安适、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它自信能够成为有用的材料,它向往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它被运往大都市,成为让所有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一块石头。它认为这样的生活有意义,所以它觉得很快乐!
那时的我,照例先朗读课文。第一遍通读;第二遍朗读;第三遍共读。通读,是查看有无生字、生词、理解大意;朗读,是感受文章之美,领略主旨;共读,可以分角色,可以一人一段,这个过程,有助于了解阅读内容,以便更好指导孩子理解。通过阅读,将课文划分了段落,同时学生找出准备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再共同去理清作者的写作架构,并将每一大段的主旨提炼出来。这个过程予以简单提示、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表达,列出提纲。学生根据提纲归纳、梳理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写入“读书心得”。这个过程很流畅也很愉快。
每一则童话,都蕴含着人生哲理。很欣慰于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到其中深刻的寓意。在那一瞬间,我很自然地想到一个小小的问题:
人人都是一颗“小青石”,都要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的意义。
小青石
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停留在许多石块中间,已经有一年了。它们身旁长着柔软的青草,开着可爱的小花,还时常有蝴蝶和蚱蜢飞来。这一年,生活平静极了,安适极了。
一天,小青石对小黑石说:“这里太安静了,真有点不习惯呢!”
小黑石回答说:“是的,的确太安静了。回想以前被山水冲下来的时候,迷迷糊糊不知道将要怎样了,那情形真像梦里一般。”
小青石又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过厌了。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儿的事情。我倘若能够像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呀!”
小黑石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不要胡说吧,我们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
“虽说天生就稳定不动,也未必见得好。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他们都到都市里了,有的成为发簪,有的成为纽扣。他们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光彩,倘若能够到都市里去,说不定也会成为发簪、纽扣。”
“你的话也许不错。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我只希望有谁把我拾起来,带我到都市里去。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并且,如果大水到来,把我冲到深深的大海里,那就完了,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小黑石整天被温暖的太阳晒着,觉得非常舒适。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几天之后,岸滩上来了一群工人,他们用很大的铁铲铲起石块,投到小车里;然后推着小车上岸,把石块装进大车,运到都市里去。
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
果然,小青石和小黑石跟同伴们一起被大铁铲铲起来了。但是在投进小车的时候,不晓得怎样,小黑石跌到草丛里去了。
小青石大声喊:“怎么,我的朋友,你到哪里去了?”但是一点儿回音也没有。小青石非常可怜那小黑石,大家都要到都市里去了,只有它一个留在这里了。
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
第三天早上,小青石和许多同伴被投在一条宽阔的道路旁边。又有一把大铁铲把它们铲起来,混和着沙、水泥和水,翻来覆去地搅拌。
小青石被搅得头昏脑胀,浑身湿漉漉的。它生气地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净把我们搅来搅去干什么呢?这样乱来,太没有分寸了!难道我们不是到珠宝铺子里去的吗?”
大铁铲搅拌得更起劲。小青石裹在沙和水泥里,透不出一丝气。最后,它和同伴们被铺在道路上,被压得平平的,被盖上了一张席子。
小青石疲乏得很,只得闷声不响。忽然间,非常奇妙,它身旁硬起来了。它原来是坚硬的石块,这时候似乎更坚硬了许多倍。那种坚硬是和以前很不相同的。过了些时候,席子被拿开了,有一双草鞋正踏在小青石的头顶上。
“奇怪!我成为什么东西了?”小青石想。它开始看自己的模样。啊,它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了!“什么,这是我吗?”它好像失去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
一年又一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万人踏过这块小青石。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自己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它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不是谁的私有物,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它和同伴一起,支持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小青石这样想着,仰看着在它上面走过的一双一双的脚。
尹新武:谨以此段文字《教场小学,模糊与清晰叠加的日子》作为尾声吧!
公元1061年,大文豪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当中咏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几个18年?在一个老师漫长而煎熬的职业生涯中,18十八年又会留下几多可资回忆的东西呢?真是欲说还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呵!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教学之路多无奈!
用何种方式,方可探测出到教师的心路轨迹?
这轨迹所标示的,又有多少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呢?
我正是带着此种尴尬的心态,试图勾勒出那律动如风的教学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教场18年。
2002年的秋天,会宁县教场小学。
静听树叶呢喃,漫凝校园深处。当我在教场小学觅得一方净土的时候,我便知道自己将会在此厮守到老的。
久履乡村学校,乍然返回县城,內心之感动,自是极为真诚。
看校园时,一切入眼皆极是顺眼,甚至那棵棵绿树,朵朵笑脸,似乎都颇为自然而惬意。
如今想起来,教场小学仿佛是一只温暖的大手,而自己则是踞于这大手之上的一枚绿叶。
这大手,在绿色盈盈间,闪烁着晶亮的光泽。
是的!这大手,的确毫无嫌弃地托住了我那颗飘泊的心。
五年级语文,我久违的田野。
沃土春风,需要我极尽耕耘之能事。
语文是一杯清冽、爽意的茶,是一掬透明、发亮的山泉,是温馨的阳光,是四季的轮回……
我带着露水般的纯净,走近了五十多颗少年的内心……
在琐碎而规范的时间的大河中,划动坚定如磐石的桨叶,期望绘出一幅写意画来。
·关于文学的父子对话录(提纲)2020年12月29日
因由:甘肃会宁作家孙志诚父子没有就文学展开对话,的确是一种遗憾!他的儿子是家乡颇有政声的县宣传部领导,后又主持过县文联的工作。最近,我在和儿子正式磋商开展对父子对话进行记录的必要性的分析和可能性的存在以及到底讨论哪些问题等,儿子似乎对此尚有疑虑,故而仅对此加以提纲上的条列和此举的性质以及意义的说明。尚需说明者,我的儿子尹乐出生于甘肃会宁一个普通的中师生之家,他的中小学老师大多亦是中师生,故而对“中师生”既有深厚的感情,又在后来进入北京深造于著名的老牌工业学校,在诗词、三国史、明史、文论等方面初具学人底蕴。所以,我私下觉得,我与儿子的这番“拙论”或有别开生面的清新之气吧?论述不够精当之处,请海内专家,尤其是400万亲爱的中师生朋友不吝斧正,幸甚幸甚,这里一并谢过了。
提纲:
一,就双方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彼此毫无芥蒂、平等地进行对话,是一种深入到所讨论的问题的细枝末节的研究方法,可谓之“谈话法”或“访谈法”,它需要彼此具有基础性的知识与与此有关的有一定深度的思维等方面的东西作为铺垫;
二,根据之前父子讨论的范围,大致可以概括为:文学(主要是古诗词、现代诗、对联)、历史(以明史为例)、武侠小说、村上春树的小说,以及比较广泛的一般意义上的诸如网络文学、自媒体、大学社团、理工类学生的阅读修养、乡土文学、乡土调查等活性知识信息等;
三,综合我与李兴旺先生之间就长期治学所涉猎的领域而论,似乎可以确定一些讨论的基本条款,如哲学与宗教,佛教经典中的智慧,儿童文学(以《寻觅童年》为例),诗话系列(以《随园诗话》为例),诗词格律(以吴梅为例),小说(以迟子建为例),散文(以村上春树为例),对联(以贡院对联为例),古体诗(以《唐人绝句精华》为例),外国散文(以普鲁斯特《追忆似水流年》为例);
四,讨论的节点的选择以及如何进行整理,可以试用以双方中基本上持有话语权的一方,根据数次讨论的范围以及主要观点,加以简约的整理,不求系统(不是展开的论文),只求记录下来精彩的语言对话的片断即可;
五,可以随时吸收之前未曾讨论的话题,比如热点,比如根据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或在讨论中一方偶尔提及的某个人物等加以观点上的交流或基本信息的交换等;
六,同时研究一下比较知名的对话体文本的风格,以使对话更趋于规范化,比如也可以采取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的方式来进行;
七,讨论某一作品,比如网络上的,彼此的,都是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还可以采用听网上某一朗诵内容,对此加以评说等;
八,对于评书、古诗词以及如《星期一诗社》上的内容,可以给予较多的关注,像中国评书的传统与新派说书人的亮点等,比如对西方的现代诗到底应该如何赏析与借鉴等;
九,对明清文人笔记加以观照,如《闲情偶寄》就是一部长期被国人看走眼的好书;
十,可以就某一部长篇小说的各个方面,分几次加以研究,从历史背景、人物的典型性,语言的表现手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自己有何启发。
2021年2月9-14日于“中天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