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校青椒,今年评职称,失败了。
我是一枚“土博”,本硕双非高校,不过博士阶段到了一所211学校,理工方向。虽然我不是top名校毕业,也没有海外经历,但博士期间成果还可以,与导师一起发了一篇本领域的一区文章,还有几篇因子也还算可以的二区三区文章。综合考虑尤其是经济压力,选择了目前这所北方四线小城市的本科院校。学校层次有限,待遇还算可以,安家费也说得过去,科研启动经费稍差些,给了校内副高待遇,入职两年后就可以正式参评副高。没有“非升即走”的制度,入职就给编制。
其实入职前,我“自作聪明”的检索了学校这几年的科研成果。所在高校的发展定位是“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科研氛围比较淡、科研条件也一般。学校老师发表的文章大部分都发表在一些普通期刊,学校近600教职工,一年的论文数量都不到60篇。少数的几位青年教师的科研实力比较强,可以说支撑了学校大部分的科研局面。我感觉以自己的科研能力,努努力几年内拿下高级职称应该问题不大。
响应国家政策,学校今年的职称评定办法调整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几个模块的权重:增加了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比重,提高了教学竞赛、教学评价、教改项目等教学方面的成果的分值;降低了科研方面的比重,减少了学术论文论著、科研项目、专利方面的分值。但总体而言,教学和科研两项占比依然达到75%,科研还能占到40%左右。
部分学校规定,博士期间的成果可以用来参加第一次职称评定,我所在单位也有这个政策,因此我博士期间的成果还能“用得上”,虽然入职后发的论文数量少了些,好歹还申报了几个项目,杂七杂八的估计应该能排外末尾。
但是公示出来后,我却没有入围。说实话心里确实很失落,毕竟有很高期待。不过,仔细看了看入围老师的材料,我着实是“大跌了眼镜”!
虽然不能否认,发表论文尤其是国内期刊有些“黑暗规则”,但总体而言,发表核心期刊还是有难度的,尤其对我们这些地方普通院校的老师而言,可能一看单位就过不了编辑初审。职称评定一般都有论文数量和级别的最低要求,比如两篇国内核心或者一篇三区的SCI。于是,一些老师在“想方设法”满足论文基本条件后,就把努力方向放到了其他规则上,比如科研项目、专利等方面。
我所在高校的国家级项目非常少,真的是屈指可数,大部分老师还是主要申报省市级的各类项目。地方的科研项目有一些可操作空间,一些同事的社会资源多,各种科研项目都能顺利申报成功,像省自科、省社科这种省内的最高级别的课题,有的老师能一两年一项的连续“拿下”。一开始我还寻思,这太有难度了,别说课题研究周期,就是论文审稿发表周期也得半年一年,这么多项目,能完成吗?结果,项目结项成果形式以著作或者专利完成,有专门的公司提供著作出版和专利申请的“一条龙服务”。统观这位老师的材料,项目多、著作多,但仅有一篇论文——满足基本条件即可。
还有位同事的科研项目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领域异常广泛:舞蹈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却五花八门,文化产业、乡村振兴、智能机器人,发明专利竟然还有新型农业器具、牙刷、软件系统、椅子……
额,都是发明家了吗?
我本来还想尝试在教学上“发力”,结果试了几次不太理想。一是必须承认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有限。二是教学竞赛和教改项目答辩,评委们都是校内各个部门的领导,我作为新进老师没几个认识的。评委们一投票,落选了……
教学之路,漫漫......
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这些同事们也很不容易,也是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职称评定。自己除了几篇自以为还算可以的论文,别的方面确实差距太多。
其实,说了这么多,连自己都感觉唠唠叨叨跟祥林嫂一样。牢骚发完了,有些方面我总还是想不明白。这几年,尤其是今年从上到下都在大力“破四维”,努力纠正目前学术圈的不良风气。尤其是破除“唯论文”,我比较赞同和支持,毕竟大家包括自己都苦“论文”久矣!
但是破了旧的,新的标准是什么呢?人才评价指标多元化,但多元评价体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纷纷变身发明家,很明显是畸形,但却真实存在。连普通期刊论文都发表不了,语言都不过关,却能“一出手”就是SCI/SSCI/核心期刊论文,你信吗?
来源 | 社科学术圈
作者 | 小孟
编辑 | 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