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著名的教育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一直说,学习不会背叛努力的人。”但是残酷的事实是,学习确实不会背叛努力的人,但是要看你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在韩国有些人费尽心思想要到达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触手可及的起点罢了。追根溯源造成这一系列的不平等的现状要从教育系统的初创说起。
一、教育系统的初创
1895年韩国国父在日本的炮火侵略之下被迫离开朝鲜,离开国门之际,看着满目疮痍,饱受战火洗礼的国家与人民。他深刻意识到,国家崛起离不开教育的普及,只有教育的普及化才能够改变人民的思想,只有人民用思想与知识武装起来国家才能够在世界强林之中具有竞争力。
此时韩国最初的教育观念已经定下了基调,就是促进人民觉醒,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金九特意创立了弘益与梨花大学,当时是韩国教育最为顶尖的象征。
但实际上韩国刚刚经济朝鲜战争,军事政府掌权,迫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国策依然是统一朝鲜,所以尽管有这两所顶级学府作为教育的补充,但基层的教育力量还是十分的匮乏,人民受教育水平低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961年,韩国第三代总统朴正熙以军事政变的方式上台,朴正熙他一面镇压政见异己者,一面带领韩国经济腾飞。
朴正熙虽然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他也继承了金九的教育理念,希望改变韩国积贫积弱,底层民众文化水平低的局面,毕竟这也是助力韩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于是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韩国的教育体系。
当时的韩国教育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跟新中国初建时期类似,整个国家有着将近80%的文盲率。朴正熙清楚地知道这跟过去的韩国只注重顶层教育与精英教育,忽视了底层民众的受教育需求有关,于是他开始了铁腕改革。
首先,朴正熙强制取消了小升初考试,通过摇号加考试的方式双重筛选学生,并将淘汰的初中生送入职业教育,使得基层的受教育水平大大提升。
其次,政府为了弥补公办教育力量的不足,大力发展私人教育,这就促使了补习班的形成。而追逐利润也成为这些课外教育目标,形成了现在的韩国教育格局。
到了80年代,民众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不满情绪高涨,政府于是出台了高校扩招的政策,此时正逢韩国高科技企业转型阶段,高校扩招也促进了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这使得韩国经济又走上了一条快车道,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教育与产业的互相推动作用影响至深,但是扩招的红利历经这几十年已经被吃完,现在韩国的教育再次面临巨大的压力。
1995年为了打破教育扩招带来的高校学生大量涌入,韩国政府又提高了高校的准入门槛,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力,并引入记录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活记录册”纳入高考成绩。
这彻底打破了富人孩子与穷人孩子之间最后微妙的平衡,因为为了包装一份完美的“生活记录册”,富人家庭往往舍得斥巨资让孩子参与丰富的课内与课外活动,并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这就相当于简历上丰富的“实习经历”。
尽管这些“实习经历”很多都是所谓父母的帮助或者亲戚的公司,但是只要这其中有着足够的含金量,用人单位也会对其进行招聘。学校提前把社会的残酷赤裸裸地展现了在升学上,除了唯分数论以外,学校还会查看你的履历,这也是家庭社会身份一种表现,这也是富人与穷人之间鸿沟。
二、韩国高考原罪:病态的教育
朴正熙虽然带领着韩国走过了几十年的经济腾飞,并改变了韩国的教育体系,但他也为韩国埋下了很深的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就是财阀的独大跟社会阶层的固化所引发的病态教育。
因为财阀在韩国经济腾飞期间享受了巨大的红利,他们也成为了守住自己阶级利益的一批人,补习班制度跟生活记录册制度就是他们利用教育来固化阶层的一种手段。
财阀跟富人们寄望于教育的加大投入,凸显富人跟穷人之间的差距。这也造成了竞争的恶化——富人对于教育不遗余力的投入,而较低一层的普通家庭因为贫富悬殊可能没有办法参加更多的补习班,也就难以包装出更为完美的“生活记录册”。
所以穷人的孩子天生在教育的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只能通过病态的努力去弥补,形成了病态的压力跟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贫富差异之下,本该公平的高考制度无形之间也倾向了富人群体,在韩国,高考成了富人的“游乐场”。
在韩国,对于教育的偏执到了几乎癫狂的地步。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父母对于子女的高期待上,还有疯狂的补习班。
即使是在疫情期间,韩国的补习班依旧照常上课,甚至出现了连锁感染后,补习班依旧不停课,孩子们也照常上课,因为落下一天就跟别人差了很多,韩国学生是用自己的性命去拼一个好成绩,去拼得一个能与富人相同起跑线的机会。
深夜11点的韩国街头,全是刚刚结束补习班学习的学生,回到家他们还要继续学习就如同被拧上发条的机器人一般不知疲倦,或者说不敢疲倦跟懈怠。
在韩国的俗语中流行着“四当五落”的说法,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能接近自己的理想大学,如果每天睡5个小时,你就会落榜。为了考上好的大学,韩国的高考生每天在课桌前的时间就有十几个小时。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人的自然身体规律了。
根据数据显示,韩国位居10-19岁青少年是自杀率最高的年龄段,而“成绩与升学问题”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压倒性的头号死因。
病态的父母,病态的补习班,病态的学习时间和病态的压力构成了韩国病态的教育体系,这是穷人们慢跑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勉强看到富人孩子们的背影。
三、 残酷的现实
但是现实却是即使如此努力也依旧可能没有结果。
韩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学生时代伊始就已经拥有一种无法挣脱的宿命感,纪录片里采访的学生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已经太晚了,来不及了等等,这是属于穷人的一种焦虑与痛苦。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叶媛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学习已经把她的一天24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她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日常的吃饭、上厕所都需要精确时间,她仿佛就是一台不知道疲倦的学习机器。
这仅仅只是一个中考,虽然叶媛在自己的学校是佼佼者,但是想要成为自己的理想的学生,第一步就是要进入一个好的私立学校。
叶媛在中考后还依然坚持着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但是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给了她巨大的打击,在395名考生中,她只排入了313名,她努力了,但是努力却背叛了她?或者说这份努力跟富人之间的鸿沟依旧无法跨越。
另一位纪录片的主人公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明基就读的是科学高中,在这里只有成绩非常优秀家境优越的人才能读得起,明基是通过社会关怀被选入该校的,但是他并没有多余的钱去上补习班,而通过正常途径入学的学生早就通过补习班提前修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这已经是天然的差距。
甚至该校的老师都会指出:一般成绩差的都是那些社会关心的对象。在韩国自身的努力依旧是远远不够的,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努力的“背叛”时时存在。有的人天生就有很多捷径,而有的人即使老老实实地走完也比不上那些有捷径走的人。
四、学校间歧视链
该纪录片还记录了另外一种特别的现象,就是富人的学生自成圈子,就读的高中是什么很大程度决定了大学享有的资源。韩国分为特高跟普通高中,特高就是所谓的私立高中。
即使是在大学这些特高毕业的学生们对于普高的学生也有着碾压性的成绩优势,即使在一等一的高校——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所谓的“sky”也是佼佼者。
他们甚至在大学专门有一天会穿上各自高中的校服进行聚会,这就是所谓的阶层隔离与歧视,普高的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种聚会,特高的学生甚至在招聘跟求职上都享有着普高学生所没有的来自同辈或者前辈之间的关照。
甚至招聘单位除了问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外还会问你是什么高中毕业的,某种程度上特高也意味着一种圈子,普高代表的大多数穷人根本没有办法跻身其中。
数据显示韩国月收入612万以上的家庭,升学率为44.6%,而那些月收入194万以下的家庭,升学率只有13.8%,这已经是公认的无能为力的现实。
五、所谓宿命
即使是在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子出到社会也无时无刻面临着来自富人的碾压与阶层隔离,甚至你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不过是在给压榨你的财阀子弟打工,这是穷人永远无法实现的阶层跨越,也是宿命。
来自寒门的毕业准备生满吉就是其中的一员,得不到父母的经济支持的他,根本没有办法成就他自己的梦想,他甚至只能一边打工一边找工作,但是还是因为自己的履历不够光鲜而被刷下去。
即使是去到韩国年轻人最为梦想的财阀也是如此,富人子女可以肆意碾压这些寒门苦读十几年的学子们,甚至财阀的子女有着肆意打骂、折辱员工的权力,这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父母,后天的努力并不能抹平这一类的差距。
和个人努力比起来很多人认为父母的经济能力才是成功的核心要素,韩国超过60%的学生打工赚取学费跟生活费,一人背负着平均1589万韩元的债务毕业,跟这些有债务的寒门学子来说梦想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韩国15-29岁的年轻人中的失业率高达9.2%,在那些有幸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中只有5%能够成为正式员工,即便如此平均月薪也只有88万韩元(约5100元人民币),这几乎无法维持温饱。
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年轻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梦想也放弃了恋爱、结婚、生子的需求,毕竟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保证还怎么去照顾另一半呢,因此韩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人口负增长率的国家,很多有条件的韩国人迫于国内压力也都纷纷选择移民海外。
残酷的社会现实下,富人总是有很多选择,中产只能勉强站稳,穷人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这就是人生。
六、病入膏肓
事实上韩国的社会压力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某种程度上教育的问题本质上就是社会与国家的问题。
这也是东亚国家崛起的必经之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享受了先发展的红利,这些东亚的国家想要后来居上必须牺牲一些东西。所以国家间竞争压力下放到人民身上,病入膏肓的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令人最为痛苦与绝望的事情,也形成了这样的病态社会。
在韩国的高考日,所有的公司上班都需要往后顺延一个小时,连股市开盘都要后延。飞机飞行的高度,交通方面也有所要求。而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更是被有所限制。
所有的家长在这一天都在虔诚的祈祷,而学生后辈们甚至会给高考的学生们下跪表示虔诚,高考似乎是解决这一切问题最为公平的方法。
这种整个国家近乎邪教般的偏执跟疯狂已经病入膏肓,然而所谓的公平却依然遥遥无期,孩子们并不害怕努力,只是希望一个努力了就有回报的未来,这一点来看韩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国家体制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颠覆,本质上教育的不公平就是财阀跟富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阶层的优势而搞出来一些补习班与生活记录册还有私立高中与普高等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的压力都是源于此。
但是韩国却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在某些国家的把持之下,韩国其实已经丧失了自己改变的命运机会,其实韩国也是国家间的寒门,他的命运又与这些挣扎的学子们何其相似?只不过国家竞争的压力下放到了这些中低层的人民的身上,所以整个教育系统才会显得如此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