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只要教育发展得好,才能为科研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实现国富民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他们教育好,中国才有未来,所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如今中国教育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国出现了“学区房”,很多家庭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未来,所以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名校购买学区房,带起新一轮的购房热,这是因为中国教育分配不均。
不仅农村与城市差距过大,连城市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知名学校家长抢着上,即使一开始没上去,最后也会想方设法送孩子上名校。
家庭重视学校教育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乡村的孩子往城里跑,城里的孩子往好学校跑,而乡村就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
不知道是乡村的教育资源落后还是因为孩子进城导致乡村的教育资源持续落后,致使现在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安徽某县给辖区内学校的一个通知。这个通知里是这样写的,文化课不低于330分,就可以报考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中专。
此消息一经流传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个件事之所以能够引起网友热议,是因为安徽省那一年的文化课总成绩是790分。
而县级高中的最低录取成绩是在420分,也就是说明330分属于中下游的成绩,甚至于可以说是学渣的成绩。但是却可以参考培养定向乡村教师的中专,这再一次将城乡教育问题放在了明面上。这个沉重的现实,令人感到压抑。
此消息一出也是引起网友的们的极力反对,认为乡村的孩子就不配拥有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大学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授课吗?难道乡村的孩子就比城市的孩子低人一等吗?
甚至还有人说怪不得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城,那逼不得已的选择,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能够不想自己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并不是说上中专的学生能力不行,但是为什么城里的孩子能够拥有高等师范院校或大学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授课,有的甚至是硕士学历。
城乡教育的差距这么大的,借用当今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说的一句话:“我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为国家输送人才。”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做人的品质,因此站立在三尺讲台的人都应是少年时代品学兼优的人,而不是自己都不能考上高中的中专生。如果自己都没有迈入大学的校门,怎么能与学生畅想未来。想必站在三尺讲台上未必能够站得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值学生价值观养成之际,怎能够让当初的那一批学渣来教育如今的学生,倘若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还有希望吗?怎能将时代的接力棒交付于他们。
二、学渣成为乡村教师的背后
学渣能够成为乡村教师,是因为乡村与城里的教育投入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政府的财政开支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向乡村倾斜,但是很多乡村连校舍都是破旧不堪的,更别提教室里面的桌子板凳以及多媒体,很多乡村教师都没有用过多媒体。
政府是加大向乡村校舍的投入力度,但乡村学校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这并不是一时间就能够解决的。
所以很少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愿意来到乡村学校教学,校舍太过破旧,如果离家太远的话,只能选择住在学校,但是住在学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前往乡村教学的一大原因。
而且教师这个职业的工资本身就会比其他工资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但是涨幅很慢,之前教师的工资水平太低,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选择教师确实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教师也需要维持最基本生存。所以如今有很多人会选择考教师资格证,但是最后选择教师行业的却没有太多,因为他们考证只想给自己一个退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肯定会抛弃教师这个行业。
再加上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适龄儿童越来越多,现在出现缺少教师的现象,很多人是因为教师的工资水平太低,所以才另谋出路,放弃自己热爱的教师职业。
但如果国家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肯定会有更多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毕业生前来应聘,但提高工资水平一方面财政吃力,另一方面引起其他职业的不满。因此选择教师行业的人越来越少,那么乡村教师就更少了。
很多地区被逼无奈,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为乡村配齐教师,避免儿童失学。
最重要的是即使有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去往乡村,将自己的一片热血挥洒在乡村,但是很多时候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多劳多得,而是教育结果的好坏工资水平所差无几,这就会令一部分人的激情消散。
所以很多人在到了乡村之后,发现那里的老教师对于教育并不上心,但是最后拿到的工资与自己差不多,甚至会比自己多,然后就选择通过考试的方法回城。
教师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但是如今教师却什么水平的人都能上岗,令人不得不担忧中国的未来,而教育是兴邦之源。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