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见过下面这些情况的宝宝呢?
案例1:我家宝宝已经一岁多了,辅食几乎不吃,偶尔来点蛋黄和米粉,还得和牛奶混合起来,放在奶瓶里才肯吃,根本不爱用勺子,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都比不上同龄人,这么挑食可愁死人了!
小提示:对于只爱喝奶,不吃辅食的宝宝,家长是否想过这样的原因:挑食和厌食可能是“背黑锅”了,很有可能是宝宝的咀嚼力不足,无法完成咀嚼,吞咽这一动作,导致拒绝其他食物。
案例2:我家宝宝吃饭挑剔不说,还天生嗓子眼细,吃辅食经常会出现干呕的情况,费心费力做的辅食,大半会落到我的肚子里,是我的厨艺太差吗?
小提示:曾经有专业人士分析过这一现象,认为许多宝宝会出现吃饭干呕的情况,可能也是宝宝咀嚼能力不足的表现。宝妈试着给孩子一些较软或较小的食物,看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案例3:我家的宝宝简直太气人了,经常会把食物吐出来。说他根本不听,好郁闷!
小提示:排除食物过敏和食物风味不佳的原因,宝妈需要查看,被宝宝十分嫌弃的食物,是不是质地较硬呢,如果被宝宝吐出的都是“硬骨头”,可能是宝宝咬不动,才被迫放弃哦!千万不要误以为宝宝太挑剔难伺候,而对宝宝大吼大叫。
宝宝因咀嚼能力差而不好好吃饭,跟家长的错误养育方式不无关系。
辅食添加有两大误区,妈妈一定要避免
1)辅食添加不及时
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权威组织也建议宝妈尽量实现纯母乳喂养,但是有些妈妈却没有掌握好分寸。即使到了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却依旧坚持着纯母乳喂养。辅食没有及时出现在宝宝的食谱中,宝宝对妈妈的奶恋恋不舍,很可能是由于辅食添加太晚了。
2)食物过于精细
精致,是许多妈妈在喂养孩子道路上的通病。
例如橘子,葡萄必须去皮,食物剁得很细碎。过度追求完美和细节的妈妈,把宝宝的每一口辅食都做到精致无比。但如此做法并非良策,宝宝只是暂时进食无障碍,长期如此可不利于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和咀嚼能力。
8至12个月是宝宝发展咀嚼能力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虽然此时的宝宝并不具备完全将食物嚼碎的能力,但是爸妈不要因为怕宝宝噎着,而忽视对宝宝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爸妈要根据宝宝不同的月龄,训练宝宝,使其咀嚼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对日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深远意义。
宝宝吃饭的“本事”是这样炼成的
▶6个月宝宝
6个月的宝宝最初的辅食就是含铁米粉,如果宝宝接受程度很好,还可以加蛋黄泥和果泥蔬菜泥等。
辅食的添加,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数量从少到多。例如,第一次吃蛋黄泥,数量控制在1/4个,观察三天时间,如果宝宝没有过敏反应,数量增加到1/2个,然后过渡到吃整个蛋黄。
宝宝吃辅食用的餐具可有大讲究,家长要选择适合宝宝嘴巴大小的勺子,而且勺子的边缘不要锋利,最好是从圆润的开始,等宝宝长大些,再使用铁制的勺子。
▶7至9个月宝宝
随着宝宝月龄增大,他们需要的各种营养都在逐步增多。选择辅食,尽量保证多样化,质地要变得更加浓稠。
已经有乳牙萌出的宝宝,宝妈可以准备一些像碎面包片之类可以反复咀嚼但容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逐渐感受固体食物在口腔里的感觉,或是让宝宝自己拿手抓着磨牙饼干吃,不光锻炼的咀嚼能力,还能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10至12个月宝宝
这一阶段的宝宝辅食已经有些接近成人了,当然,妈妈在选择食物种类上要避免不易消化或过于油腻的食物。
随着宝宝的长大,他们的饮食结构也需要调整,这一阶段的宝宝,每天需要吃三次辅食,每日的奶量控制在500到600毫升即可。
▶12个月以上宝宝
12个月以上的宝宝,营养素与能量需求仍旧很大,胃容积和功能比婴儿时期发育得更为完善,但是,吞咽和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可以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海苔等帮助宝宝提供咀嚼能力的食物。
主食也可以选择做一些粥类、小饺子等,让宝宝习惯固体的食物并学会吞咽。
小贴士:
模仿,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天性。宝妈要多做示范,用夸张的动作,提示宝宝把食物放在嘴里充分咀嚼后再咽下去,还可以做出心满意足表情,以引起宝宝的吃饭的兴趣。
合适漂亮的餐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吃饭的兴趣。
如果宝宝已经一岁多了,还不能很好地咀嚼,那么就不光影响吃饭了,还不利于牙齿发育,连说话能力都将受到限制,爸妈要多给宝宝做强化训练。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