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孩子3、4个月开始,渐渐的会喜欢咬一些东西,啥东西都可能成为宝宝的目标,手指、衣服、被子、盘子等等。一般宝宝的这种行为习惯直到2岁以后才会慢慢改正,我们把这一阶段叫做“口欲期”。
口欲期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指小宝宝的嘴巴不安分,看见什么都想咬,都能咬的意思。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乱吃东西,导致病菌进入体内,口欲期的孩子虽然不会直接吞食咬的东西,但是大多会接触到不少病菌,很可能导致一些低烧、感冒咳嗽的状况出现。
这一时期的宝宝也正是发展好奇心与探索能力的时期,表面上看来孩子只会动嘴巴乱咬东西,实际上宝宝部分也有好奇的心理,只不过采用的方法是用嘴巴咬而已。
虽然每一个孩子都会迎来口欲期,但所谓病从口入,家长平时对玩具、衣服都消了毒,可总有防不胜防之处,那么家长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帮助宝宝渡过“口欲期”呢?
让孩子咬卫生的东西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把病菌吃进肚子里,干脆什么东西也禁止孩子咬,可这样一来只会让孩子的“口欲”更加强烈,更加想咬东西。而且家长的这种限制行为,也会不利于孩子通过自己的身体探索外在世界。
所以说,家长应该找一些可替代的,更加干净、卫生的东西放入孩子的嘴巴里。这样孩子既有东西咬,家长也不用不着总是担心孩子了,反正孩子咬啥不是咬呢?这样一来,还能够让孩子学会用手而不是用嘴巴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常见的一些替代物有孩子咬不动的小饼干,或者奶嘴等。
多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部分口欲期的孩子格外地躁动不安,不仅咬的东西多,咬的时间长,而且还爱哭爱闹,似乎总是想获得家长更多的一些关注。
这些孩子其实不是太想咬东西,而是太没安全感了,每当孩子探索到一件新的事物,或是不让自己安静下来,孩子都会觉得自己不是孤单一人。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太忙,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如果在家的时候还总是玩手机,忽略孩子情绪的表达的话,那孩子所面临的危机可不仅仅是口欲期的病菌而已。
慢慢建立起孩子的认知体系
孩子喜欢咬东西,一是因为嘴巴不舒服,刚出牙时习惯性地就想咬东西,二则是因为不熟悉,孩子对陌生的世界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可是由于年龄与体力的限制,他们又只能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东西展开探索,正是因为不熟悉,孩子才渴望了解。
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时候,积极地配合图片、实物等,把外界世界的这些东西一一介绍给孩子,既能够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也能缓和宝宝在口欲期时的紧张不安。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