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被美国软禁五年的钱学森,终于在国家领导人的斡旋和交涉下,用11名美国王牌战俘飞行员换回。其连同夫人蒋英和一双儿女钱永刚、钱永真终于踏上回国的邮轮,从此告别美国,开启了另一番生活,改变这个家庭的生活规矩。同时也改变了儿子钱永刚的命运。
作为父亲的钱学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父”。
但作为儿子的钱永刚在父亲钱学森这棵大树下,如同偎依在树下的一棵种子,一点点的努力的去顶掀压在身上的那块石块,一直在倔强的成长,最后终于抽芽,见到阳光。
如果所有的故事一样,人们看到的都是英雄的光环,可有谁愿意多多的去了解成就英雄之路,一路上的拼搏与付出的舍与得呢?
钱永刚
随父亲回国,命运的起点与转折
钱永刚1948年10月生于美国,1955年10月随父亲回国,环境的改变,其只能一次次地克服困难,接受改变,适应生存的环境。
为了上学开始努力学习中文,学会了中文,能讲满口流利的普通话时,又忘记了英文。就这样,一直到1966年,18岁的钱永刚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可一切都在国内的一场文化浩荡中,打了水漂。
后来钱永刚回忆说“我那年18岁,正是该上大学的年纪,可那时国内哪有学上……”是啊,在那个动荡年代里,文化和学识,被死死地摁在地板上摩擦;文化人与科学家成了人民践踏的的对象,怎能不让人痛惜。
潮水涌错了方向,不明所以年轻人一窝蜂的蜂拥而上。而有理想,有见识的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年轻人,也渐渐地迷茫。
不知所措的钱永刚,茫然中在其所读的高中混了一阵子,实在是看不到前途,但又不想这么混下去,恰好有个招兵的机会,也是“穷则变,变则通”吧,穷途末路之感的钱永刚,于是告诉了父亲自己报了名准备参军。
父亲钱学森看到儿子,高中尚未毕业,社会形势有这么不明朗,虽然自己受到国家的保护,但是孩子总这么混下去的话,不是办法。况且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选择,于是他同意了,在孩子出发前其鼓励钱永刚:“你如果真的想去,就去吧!闯一闯,好好干!”
这句话就像战士出征前父亲的壮行,端起酒碗豪饮后被摔得粉身碎骨的黑碗,每个字就像溅起的瓦片,都深深地印在了儿子的心里。
是的,就是父亲的这句叮嘱:“好好干!”成了儿子前进的动力。
到了部队的钱永刚,吃苦耐劳,处处争优,带着父亲的期盼,丢掉父亲的光环,默默地奋斗,努力的拼搏,像每个朝阳里醒来的幼苗,努力的伸展去迎接阳光的灿烂,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找寻打在头顶的那束光,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
钱学森一家
泥土下的种子,努力追光
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父亲是科学家,是顶尖知识分子,而且还是从美国回来,在美国时其父亲还能经常出入美国五角大楼,主动放弃那么好的社会地位和优渥的待遇,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来搞建设,在当时的大众思想里,让人不免得怀疑其动机。
知识分子的眼界和劳苦大众的眼光就这么分裂出一道巨大的鸿沟。
父亲虽然有国家的站台和保护,但是作为儿子的钱永刚,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父亲的这份阴郁,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与命运的不公遭遇。
终归是父亲的树冠太大,深深地伤及到这个年轻的心灵,以至于现在每每看到这位憨厚老实的叫钱永刚老师,似乎都能体会到他曾经受过的苦,还有对于命运不公平的无奈。
他的语言中,眼神里,总觉得这位科学家的后代,敦厚的身体内总会带着几分老实和委屈,语言中讲的是无奈却又既来之则安之的接纳。
这也许是作为大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低调和涵养,服从和隐忍。
而相反另一部分人,在该努力汲取知识的时刻,成了潮头上的“勇士”,把文化知识泯灭在青春的火焰之下,空洞的大脑里几句口号的趾高气昂。但终归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至于现在年轻的我们不禁感叹: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钱学森夫妇与子女
命运的不公,藏起委屈,无奈的即来则安
部队里的钱永刚,处处争优,追求进步。为了成为一名党员,他拼了命地表现,完全达到五好战士的所有标准,并且成为全排第一名。
但这几年的时间里,连队里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就是因为他总是第一名,他的家庭背景拖累了他,大家对他的不信任。当团长大骂:你们连队怎么回事,一个入党积极分子都没有,难道死光了吗?一个都长不出来?
于是连里想办法把钱永刚被调到技师培训班,而其刚调走,连队里表现第二的战友就光荣地入了党。
此时的钱永刚已经看惯不惯,从容地学会了默默忍耐和接受,偶尔和母亲说了一声,向母亲倾诉一下一个人不满与不甘的牢骚,而向父亲钱学森其从未提起。然除了母亲的安慰,他还能得到什么呢?谁能体会特定的环境下,一个因父亲背景遭受质疑的青年人的委屈呢?
钱学森夫妻
34岁才大学毕业,心酸
1978年终于恢复高考,让文化人感伤的十年的文化断档终于迎来了希望,同时这一政策也让坚持理想,愿意读书的年轻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时代的栋梁,他们走入校门学习知识,汲取营养;走出校门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成为传播散播知识的使者,国家的建设者。
此时30岁的钱永刚,也终于通过努力进入大学,圆了大学梦,34岁终于大学毕业。十年浩荡,让他在班级内,也整整比最小的同学大了10岁,其一句“那滋味,嗨!”无以言表里,透着的是心酸吧?还是不甘?你我不是他,岂能感同身受?
而年轻的时的父亲,28岁时就已经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35岁时就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成为是世界航天火箭的先驱,带领的火箭科研小区,改写着未来的战场,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这其中的差距,怎能不让人感叹?
常言道,爹是英雄儿好汉。然“虎父无犬子”的钱永刚,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也正如人们所想的一样。忠孝自古两难,革命中为国捐躯的无数革命者们,又哪来的时间儿女情长,儿孙绕膝?一心为了国家,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我们国家的导弹事业上的钱学森,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家人。
在国家面前他是一个守护国家,为祖国战斗的战士;也是为了国家大计努力奋斗的知识分子、科学家。但在子女面前,他终归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他给予太少太少。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他舍弃了对孩子的教育。
由此敬一丹老师在《谢谢了,我的家》栏目中,采访钱永刚老师,问钱老师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的父亲?
钱永刚
钱永刚老师说,自己曾经埋怨过自己的父亲,父亲(钱学森)回答“我也曾经想过,如果我们每一个周末,我就给你出一道题,就是到高考的时候,你想上哪所大学,你就能上哪所大学?”
是啊,身边这么好的,别人打着灯笼难以寻觅的资源,就像一把杀敌致胜的宝剑,竟然被藏于剑匣,在征战的岁月中束之高阁。听到这个回答的钱永刚老师也很感动,也释然了。
但从钱永刚老师回答的话语里,我却能深深地感到钱老师的遗憾和心酸,那是旁人没有经历过,所不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才能理解的。
但是钱永刚老师说“虽然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是他(钱学森)也是一位称职的父亲。”
是的,哪个孩子不渴望父亲的百般的爱,渴望在人生的紧要关头扶自己一把。但作为一个父亲,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进;怎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能考上最好的大学?
任课时的钱学森
但是钱老在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在最为忙碌的时刻,他已经无暇顾及,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督促孩子的教育,由此,在孩子的教育和国家的利益面前,不得不做出取舍。
其夫人蒋英,在美国时就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和钱老回国后,不也是为了国家建设,为了照顾钱老的生活而选择放弃舞台吗?
是的,当时的国家更需要这位科学家,他也只是做了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也是称职的父亲。
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有荣耀也有遗憾,但对于当事人来讲,却来的有些太过厚重。
后来,终于还是因为父亲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威望,让钱永刚获得了去麻省读研的机会,终于在人生的40岁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大学的教授,众多大学的客座教授。成为一位极为朴素,骑着伴其40年的自行车上下班的退休老人,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姓钱不爱钱的钱家人。
钱学森
如果钱学森不回国,儿子留在又将是怎样的前程?
有时候钱永刚老师也会想,如果当年一家人没有坐船回国,父亲仍在美国任教,做研究。自己又将是怎么的一般情况呢?
为此,我们不免要想到钱学森的堂兄钱学渠。他曾和钱学森一起去美国接受教育,在钱学森回国时,其选择留在美国,生下钱永佑和钱永健两兄弟。
在美国的教育背景下,钱永佑成为著名的神经学专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教授;
而钱永健在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么我想,钱永刚老师如果呆在美国,人生也许不需要这么坎坷,会顺利得多的多,事业上更不会差,或许最起码也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现在的人们常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但他跟随父亲的脚步,维护父亲的选择,同样选择追随一个时代。
钱学渠一家
父亲的选择,开启了新中国的航天火箭和导弹事业,将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至少提前了20年。巩固了国防;将敌人的威胁拒之千里之外;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局势。
而他也一直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虽然命运被时代左右,遭受各种委屈,和艰难,但他非常赞同拥护父亲的选择,秉承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钱氏家训,也终于活成为一位让人尊敬的老人。遵循着父亲的科学思维,在中国的沙、草事业上继续发挥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