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普·懂生活
《水浒传》里,号称梁山上最能打的好汉卢俊义,吃了宋徽宗钦赐的“水银拌饭”,当天夜里便“腰肾疼痛,动举不得”。
文学作品里的套路,竟然一次次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少女打破17根体温计喝水银想殉情”,“19岁青年想买球鞋被拒吞下水银”……
水银说,我招谁惹谁了?
下面这些知识点提示你,如何与一支体温计的水银和谐相处。
1
知识点
吞下、误服会怎样
网上一搜吓一跳,坊间流传着关于水银的种种传说,其中最恐怖的,就是类似不小心吃下去,或者被人灌下肚,然后中毒死亡的故事。摔碎、吞下温度计里的水银,真的可能会要命吗?
水银也就是化学元素汞。口服水银的毒性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正常人误吞水银一般都不会有事。还是紧张?那就多上几次厕所,把水银排出体外就好了。纯净的汞直接进入消化道,其实是所有汞危害场景中对人体伤害最小的一种。
数据显示,水银在胃肠道的吸收率极低,基本可以认为是不吸收的。也就是说,水银直接被吞下或灌下,它只会穿肠而过,不留下一片云彩。
说个故事吧:曾经有个小男孩看到爸爸带回家的水银很好奇,趁家长不注意,喝下了一小瓶。孩子被送到医院后,第一天拍了一张片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喝进去的水银都散布在胃里。第二天的片子显示,水银到小肠里了。第三天结肠、直肠可见……
最后家人收集了孩子一周的大便,用水反复冲洗后把水银归整起来,还是一小瓶。
2
知识点
就怕消化道损伤
当然还是有风险——如果水银已经到了嘴里,没有人能百分百保证口腔里没有糜烂,胃肠里也没有溃疡。
儿童咬碎体温计发生误食的情况很常见。这个时候的家长多数慌了神,如此毒物下肚还了得?
Get到“水银经过完整的胃肠道基本不会被吸收”这个知识点的家长,通常可以比较淡定地做到先检查孩子口腔中是否还有汞和玻璃渣,然后小心清理干净。
如检查孩子口腔黏膜没有损伤,那只要注意口腔卫生,近期不吃坚硬、刺激性食物,给孩子做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泄就好。留意孩子近两天的排便情况,观察是否有金属液滴排出。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的口腔被玻璃渣划破流血不止,那问题就复杂了。建议马上到医院处理。这是因为水银进入血液,可与蛋白质及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抑制其功能,甚至使其失活。因此,如怀疑汞经伤口吸收了,则需要到专业机构检测尿汞浓度,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驱汞治疗。
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水银更可怕的,是碎一地的玻璃渣。
3
知识点
打碎体温计的风险
金属汞,因为它跟水一样能流动、颜色像银子,也被叫做水银。它来自重金属家族,是唯一一个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日常生活中,有可能接触到的含汞物品有电池、开关、灯具、灯泡、农药、化妆品、体温计、血压计以及牙科银汞材料等。这当中,轻而易举就能接触汞本尊的,就是碎裂的体温计。
一支标准的水银体温计约含有1克汞。最近报道的这位少女打破17支体温计,大概收集了17克汞。临床上甚至有吞食更多水银完全没有出现中毒表现的病例报道。不过还是极力劝阻大家,千万不要以身试毒。
因为你很难保证绝对安全!
液态的汞在空气中暴露,常温下即可直接蒸发为气体。一般认为,如果在短时间里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大于1.0mg/m³),就会导致急性汞中毒。急性汞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发热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或精神失常。
根据2007年中美联合开展的关于医疗环境中含汞产品及废物的项目报告,一支水银体温计打碎后,如果汞全部蒸发,可使一间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空气汞浓度达到22.2mg/m³,高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0.01mg/m³。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打碎后溢出的汞并不会全部瞬间挥发,而房间也不可能密不透风。所以一般情况下,一支体温计破碎后,不足以引起接触者中毒。
4
知识点
论水银的毒性
其实在化学这门课出现之前,汞已经是炼金术士们最主要的玩物了。在知识传播缓慢的古代,这种流动的金属总给人神秘和玄幻的感觉,让它成为心怀叵测之人可以利用的工具。
水银本身是没有毒的,不过它的蒸气和汞化合物却剧毒无比。汞中毒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慢性汞中毒初始症状不明显,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一些案例中,尤其是化妆品添加汞的案例中,通常都是出现手指、眼睑和舌根的麻木,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汞中毒。
水银洒了之后,一定要妥善处理。体温计被打碎会形成许多个小汞珠到处流动,随之变身成汞蒸气并附着在衣服、家具和墙壁等物体表面,会污染空气,也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怎么处理?一通风,二清理,三撤离。
01立即开窗通风24小时以上,降低室内汞蒸气的浓度。
02及时仔细地清理玻璃碎渣和散落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水银,可用纸片或塑料板将洒落在地上、桌上或衣服上的汞液滴全部汇集收起来,放入玻璃瓶里密封起来,做好标识放入有害垃圾。
03室内人员立即撤离打碎体温计的房间。
由于体温计的水银量很少,在进行这些处理后,两三天基本就扩散干净了。
策划│王丹 余运西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周静
编辑|余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