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夏天,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戴着眼镜,身材清瘦单薄,因为左腿残疾,他显得有些步履蹒跚,这个人就是华罗庚。在踏入清华大学之前,他只有初中文凭,在一个小杂货铺当伙计。
然而,在踏入清华大学之后,他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清华的纪录,仅用了七年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日后更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一个仅有初中文凭的人,为何会被清华录取?从杂货铺的伙计,到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
1911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普通的家庭,全家人依靠父亲打理一家小杂货铺勉强为生。年少的华罗庚常常让人失望,他就像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拖班级后腿的“差生”,顽皮淘气,上课不听讲,成绩自然不好,字迹也非常潦草。有老师形容,华罗庚的字,就像是螃蟹满地爬。当年,金坛中学的老师们一致认为,华罗庚根本就不是个读书的料。然而一个特殊人物的出现,却改变了华罗庚的一生。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这张就是华罗庚取得的金坛中学的初中毕业证。上面写着“学生姓名华罗庚,现年十六岁,在本校初级毕业”。没想到这张毕业证,成为了华罗庚此生唯一的一张学历证书,也是他在学生生涯的最高学历证书。此后成为数学大家的华罗庚,为何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呢?
华罗庚与妻子和孩子们
1929年,金坛城里流行起了伤寒病,华罗庚也被传染,一病不起了。为了给丈夫请医买药,妻子吴筱元偷偷将陪嫁的衣物和首饰送进了当铺。华罗庚这一躺,就是半年,请上门来的郎中认为他已经无药可救,然而,妻子却仍不愿放弃。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华罗庚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出来,然而大病过后,他走起路来就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跨出一小步。
虽然成了残疾人,却并没有影响华罗庚钻研数学的劲头,然而他即将面对的是世人的嘲笑和讥讽,他该如何用残躯撑起一个大家庭,又该如何面对将来的命运呢?
熊庆来
1930年,清华大学理学院算学系主任熊庆来在《学艺》杂志上看到了一篇署名为华罗庚的论文,这篇论文竟然是在质疑一位数学大家在运算上的错误,并且十分有深度地讨论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然而,华罗庚这个名字他却从来没听说过。当他得知华罗庚只是一个初中学历的小杂货店伙计时,顿时震惊了。一个穷乡僻野的毛头小子,怎么会有如此见地呢?
1931年8月中旬,21岁的华罗庚终于走出了金坛小镇,进入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刚进入清华时,华罗庚只是算学系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然而不过是短短两年的时间,算学系的一众教授为何联合申请,希望破格让年仅23岁,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登上清华大学的讲台,教授微积分呢?
1936年,经过清华大学推荐,26岁的华罗庚得到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导师将华罗庚的聪明和勤奋看在眼里,建议他攻读博士,并且认为别人要四年才能攻下来,华罗庚最多两年就可以拿到博士。然而,面对这天时地利的良好条件,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为何毅然放弃成为博士呢?当他意气风发地向着数学巅峰攀登时,为何却突然决定立即回国呢?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罗庚在英国忧心如焚,立即决定启程回国。好友劝他不必冒此危险,然而,华罗庚却毅然放弃了苏联科学院的访问邀请,以及在剑桥大学继续研究的计划,回国与同胞共赴国难。在枪林弹雨,华罗庚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数学的最高殿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