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害怕的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是最心爱的玩具弄坏了,没吃到好吃的蛋糕,还是考试考砸了,回家被爸妈骂得狗血淋头……
曾经,多少人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上情况的发生,孩子确实会害怕难过,甚至伤心一段时间,但过段时间,孩子很快就忘了;
而真正给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抹去伤痕的,恰恰是那些大人常常忽略的小事。
下面这5件小事,如果经常出现在你的家庭里,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要再也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心。
1
经常板着脸,家里气压低
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没有哪一个父母会故意地伤害孩子,但是,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家还要应对琐碎的家务,很难保持愉悦的心情。
我对此很能理解,但是,你有考虑过回家一直板着脸,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大叫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研究员先让一个母亲和孩子互动,这时孩子表现的非常开心,会积极响应母亲的动作。
随后,研究员让母亲换一个没有表情的脸,告诉她,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要一直面无表情。
那么,这个实验中,孩子是如何表现的呢?
1.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也表现的非常活泼。
2.静止脸实验开始后,母亲保持面无表情的状态。
这时,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和自己互动,但母亲仍然面无表情,这时孩子的表情变得有些低落。
4.发现怎么努力都没用后,孩子终于受不了了,开始崩溃哭泣。
由此可见,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一位网友曾经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小时候,特别怕不苟言笑的妈妈,不敢和妈妈说话,没看到过妈妈的笑脸。
有天暑假的中午,我在屋里的地上睡得正香,被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妈妈打醒。
时隔40多年,我忘不了当时的痛苦,并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打我。
由于妈妈的不苟言笑,和经常性地发脾气,这位网友一直到长大后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行为引起周围人的不开心。
孩子过惯了低气压生活,就很难建造属于自己的自信,也会丧失对家庭的安全感。
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冷暴力,冷暴力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我们的预计。
2
在别人面数落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然而,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
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一次假期回家,亲戚们又都聚到了一起,难得的欢聚时刻,聊天话题总离不开孩子。
家长A:“你们家孩子学习真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不像我们家的那个,就只会调皮捣蛋,一点儿都不让我省心。”
家长B:“我家孩子整天跟个闷葫芦一样,见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好啥?你们家孩子头脑多灵活,以后肯定有出息!”
家长C:“我们家孩子语文英语还行,但数学太差,哪回要能考及格我做梦都能笑醒。”
谈话间还会时不时用嫌弃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孩子,或者用手戳他们的脑门。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是真的打心里觉得孩子一无是处,而是觉得这样的打击孩子,能让孩子学习更有动力。
就像老话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等他长大会理解的。
可孩子纵使再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当着外人的面嘲讽孩子,只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封闭,更加不想和外界接触,而且这种自卑感就像噩梦一样,伴随孩子一生。
3
对孩子没耐心,随口敷衍孩子
孩子花了好几天拼好一副非常复杂的拼图,第一时间想要跟妈妈分享。
“妈妈,你看我拼的棒不棒?”
妈妈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剧,眼皮抬一下随口说道:“嗯,儿子,真棒!”
却没有看到孩子失落的眼神。
常常见到一些父母,忙的时候经常会敷衍孩子,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个表情都异常敏感。
也许一次、两次的忽视,没关系,但次数多了,孩子会觉得“不管我说什么,妈妈都不会关注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
这样久了,孩子会变得敏感,也不那么愿意跟父母说话了。
说道这个问题,小编推荐家长们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被当做问题孩子的小豆豆在遭到退学后,被开放的巴学园接纳的故事。
小豆豆第一次见到巴学园校长时,滔滔不绝地讲了4个多小时。
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因此小豆豆更高兴了,便一个劲地讲了下去。
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因为小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
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没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
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听她把话讲完。
谈话结束后,小豆豆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让孩子产生这样的依赖仅仅是几小时的倾听,可见孩子是多么容易满足!
被看见,并得到回应,是一个孩子在世界上最大的期待。
所以,在孩子想说话的时候,请认真专注兴致勃勃的听,并给予回应。
4
喜欢以“孩子”为借口,
来换取家人的妥协道歉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你离婚了!”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根本不用受这份气!”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
一些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在丧失理智之后,可能会当着孩子的面,以“孩子”为借口和丈夫/婆婆争执,甚至用“寻死觅活”,来换取家人的妥协道歉,由此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里创伤。
孩子还小,他还不懂分辨大人的“心思”,他可能会认为,家里变成这样,都是自己的错,自己是导致家里不好的因素,甚至更严重的,会产生“如果自己不在就好了”的危险念头。
而长期生活在争吵的家庭中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
要么是胆小、自卑、懦弱;要么是崇尚武力,认为争吵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无论哪种,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并且很遗憾的告诉你,这种想法一旦形成,即便成年后,也不能轻易消除。
5
负能量爆棚,总是抱怨生活
这个时代的父母是不容易的,既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又要承担养育孩子的辛苦。
很多家长自身积压了许多关于职场的、家庭的负面情绪,他们将家庭变成一个垃圾场,大倒苦水。
一项资料统计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抱怨15到30次,但他们却毫无察觉。
很多妈妈没有意识到,她们下意识的抱怨不仅使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还破坏家庭的氛围,而且往往引发矛盾。
一进家门,孩子们等来的除了家长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审问,还有妈妈没完没了的抱怨:
“工作太累,同事太烦!”“又堵车,烦死了,真倒霉。”
在看电视时,还会说:“这些编剧都脑子进水了吧,拿我们当傻子啊!”
周末一家三口要郊游,她又说:不去,哪里都是那么多人,得采买准备,我才不找罪受。
很多孩子表示,妈妈的这种抱怨情绪直接导致了家庭气氛消极紧张,自己连大气儿都不敢喘,生怕引火烧身。
“看什么都不顺眼”成为孩子们对“爱抱怨的妈妈”最贴切的定义。
“感觉在她眼里就没有高兴的事,总是抱怨周围的一切都跟她作对,就连去市场买个菜,都埋怨卖菜的故意将烂菜缺斤短两卖给她。”
一位孩子,这样吐槽自己的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心灵最大的依靠,妈妈的心情决定孩子的情绪。
所以,你的不快乐就是孩子的冬天,你的坏情绪就是孩子的噩梦,而那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学习和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但父母却是孩子的全部,孩子一出生就所拥有的,也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有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成为温暖孩子一生的阳光,但也可能成为没有烟火的武器。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要知道:
你的阳光乐观,你的包容豁达,你的幽默坚强,你的快乐幸福……就是孩子的最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