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含辛茹苦的将子女养大成人,所以父母到了晚年,子女对父母有着赡养扶助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现如今,养老“潜规则”却正在不少家庭中上演。而子女不明说,很多父母为了自己晚年有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所以也就看破不说破。
“你退休了,我们就轻松不少”
张阿姨在农村工作了几十年,当她退休当天,儿子就带她到城市一起生活。本来以为自己退休之后能够过上悠闲舒心的生活,但儿媳妇的一句话却让张阿姨认清了现实。她对着张阿姨说到:“你退休了,孩子就不用去上托管,省了一笔费用,我们就轻松不少。”
而虽然儿子儿媳妇并没有明说要她帮忙带孩子,但当他们夫妻俩去上班后,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张阿姨的身上。而照顾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孩子十分调皮好动,所以一天下来张阿姨感到筋疲力尽,甚至比工作还要辛苦。
但即便如此,张阿姨也选择默默承受。因为退休之后她只有微薄的退休金,而且她老伴去世的早,一个人也不会孤单,再加上现在年纪大了,偶尔身体会出现小病小痛,所以她需要儿子为自己养老。所以她只能够帮儿子儿媳妇带孩子,这样才不会被说闲话。
养老“潜规则”有哪一些?
1、老人带孩子,子女才愿意养老
现如今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子女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老人帮忙,但只要老人一有时间,子女就会去忙自己的事情,将孩子交给老人管带。不少家庭将育儿和养老联系起来,如果老人不愿意帮忙带孩子,那么子女就会心生不满,甚至在养老问题“为难”老人。
2、一起生活,老人也要出钱帮忙
有一种养老“潜规则”是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在生活开销上,老人也需要出钱。像是让老人买菜做饭,但却没有给老人生活费,而是让老人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对于这样的行为,有些子女会觉得是理所当然。而子女“装糊涂”,老人只能够看破不说破。
3、借着看望老人的名义放松自己
有一些子女并没有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会时不时的去看望老人。但实际上,有一些子女是借着看望老人的名义放松自己。像是有些子女到了老人家中,就自顾自的玩手机,并没有和老人沟通寒暄,而老人就需要忙着给他们准备饭菜,变得十分忙碌。
培养孝顺的孩子,晚年更安稳
1、父母言行影响
孩子的三观处于建立的阶段,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足够孝顺,首先就要懂得孝顺和尊敬老人。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也会学到孝顺老人的重要性。这样当父母年老之后,他们自然也懂的孝顺自己的父母。
2、让孩子体验生活的不易
很多父母会选择将孩子保护起来,让孩子生活在“温室”当中。这样孩子就不懂得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自然就不懂的感恩父母的付出。所以在生活中,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不易,像是让孩子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长大后才懂得感恩和孝顺。
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所以子女应该要尽可能的让老人过上安稳幸福的晚年。父母晚年虽然有空闲事情,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子女要学会尊重老人的想法和意愿,拒绝“潜规则”。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