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周
早前,相关部门在介绍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时表示,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人数达到了1673.83万,比1985年增长了79%。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连续多年超过50%,教师工资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倒数后三位,提升到了现在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七。
不仅教师的数量和待遇大大增加,具有高学历水平的教师也在增加,和1985年相比,小学、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增加了61.59%、80.59%。
但是却在河南省某地进行教师招聘体检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来体检的基本上都是女性,而男性只有一两个。众所周知,体检是招聘教师的最终程序,这意味着今年最多将招聘到一两名男性教师。
不仅在这里,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现象。事实上,男性教师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的物种。63名小学教师7男教师,其中男性领导3人,110名中学教师,男教师有16名,其中包括男领导6名。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男教师越来越少”。数据显示,普通小学女性教师比例从1997年的48.28%上升到了68.75%;普通中学教师比例从1997年的38.16%上升到55.82%。不仅在小学,而且在高等教育中,女教师的比例都超过了50%。
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女教师占比上升的趋势都没有要停下来的趋势。很明显,中小学教师比例的“阴盛阳衰”现象比高等教育更为明显。在一些发达地区,女教师的比例更大。
而且在广东中公考研了解到,在高考考务会上的老师反映,负责监考的老师总共有四五百人,但只有三十几名男教师,并且这些男教师还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教师。
那男教师都去哪里了呢?要知道,凡是能够参加高考监考的老师,大部分是从各个县城的中小学中选出来的“精兵强将”,是骨干教师。但现在这“精兵强将”和骨干教师大都是年轻女老师,这到底是因为女老师比男教师能干,还是因为男教师在不断减少呢?
当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们经常会谈到教师的待遇低。诚然,与某些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并不好,但他们的工资足够让自己过上安稳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对教师的待遇都有所提高,一再强调“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因此,教师地位和待遇还会进一步提升。由此看来,待遇不高只能是优秀男性不愿从教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对“男教师”并不友好,有人说“男的当教师就是没出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这种看法,让很多男生都拒绝了报考师范类院校,就算考上了,毕业之后大多不会进入到教师行业。少数对教师职业有兴趣,想要报考师范院校的男生,会因为家长的阻拦,放弃这种念头。
现在由于经济制度的相应改革,人们的职业流动自由度和选择度也随之大幅提升。在那个年代,当你进入到一个行业之后,想要转行,是要受到档案、人事、工资、出身、组织等种种制约,基本上一个行业做一辈子。现在人们的职业迁徙度大大增加,不管是跨区迁徙,还是跨行业迁徙,都没有太大的门槛。
因此,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失衡得不到解决,不只是待遇低一个原因,这和社会的整体氛围、教师职业发展和男性的职业态度都有关系。然而,我们不用担心中小学教师“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存在这种现象。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往往具有启示意义。经济变化是人类所有演进变化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说到底大多是经济现象。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分析社会局部的微观变化,才能真正理解微观变化的成因。跳出问题看问题,不仅能看到问题本身,还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之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与社会学教授理查德·英格索尔等学者通过分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及教师人才库调查数据,发布了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趋势的报告,这其中有关于美国教师性别不平衡的数据。
报告显示,1987年,美国学校的女教师比例为67%,2016-2017学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6%。据查德·英格索尔说,在学校教育中工作的大量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这个职业的声望和地位。因为传统上,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往往比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获得更低的薪酬和尊重。
那究竟该不该吸引更多的男性进入到中小学教师岗位?答案是肯定的。中小学校园内男教师稀缺,学生阴柔之气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对一代人的性格养成、性别认知、人格发育不利,也影响到了学生们的思维和品质的提升。另外,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男教师有女教师不可替代的思维优势。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