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问我未来中国面对的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我会说,是6100万留守儿童未来的心理问题。尽量把孩子留在身边吧,尽量用心和他们在一起吧。千万别让他们成了有父母的“孤儿”。
——凯叔
作者 | 妙黛
“妈妈,别走!”
春节假期结束,短暂的团聚之后,对于有的家庭就是“生离”。
江苏淮安一位妈妈要离乡返程,临走前5岁的儿子紧紧拽住她的头发,不让她走。
孩子一边不停地喊着妈妈,一边拼命想要爬上妈妈的车,撕心裂肺的哭声,见证了人世间最悲情的一幕。
妈妈一把抱住孩子,几秒的相拥之后,孩子很快就被拉走了,可一声声“妈妈”的哭喊声,扎得心都要碎了。
在妈妈临走之前,儿子就偷偷把妈妈的行李藏起来了,以为这样就能留住妈妈了。
要说妈妈有多好呀?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
可孩子不仅不怪妈妈,还万般不舍,用他所有的办法只为多留住妈妈一小会儿。他怎么会知道,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妈妈啊。
贵州榕江一对留守儿童姐妹,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哭着大喊:“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一路拉拉拽拽,走走停停,两个孩子追出了200多米……
春节过后,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面临着这一幕。
孩子心里短暂的温暖过后,又是无尽的孤独。妈妈这几天的陪伴,能供孩子在以后的漫漫长夜中,回忆多久。
但是,如果可以,又有谁愿意骨肉分离。
妈妈只有一双手,抱起你就搬不起砖头,搬起砖头就抱不起你。
做妈妈,她们或许已拼尽全力
在中国,上班族中妈妈的数量已经超过3.3亿,女性劳动力占比高达70%。
这些妈妈里面,有很多人连正常的上下班都做不到。多少父母只能趁孩子熟睡头也不敢回地离开,多少父母看着跟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泪流满面,多少父母看着孩子的熟睡的样子一遍遍地说着“对不起”……
不只是外出打工的妈妈,那些医生、律师、金融等各行各业的白领,也未必有多少陪伴孩子的时间。
在日本,有一种特殊的幼儿园,被称为“深夜幼儿园”。它开设在最热闹的“红灯区”,每天营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到夜里两点。
里面的孩子小的只有1岁,大的已经6岁,他们大多都一早被送来,到了晚上熟睡后被妈妈接走。
之所以开在红灯区,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妈妈大多都是工作在附近的服务生、餐厅老板娘、酒吧打工者……
还有的妈妈实在不能按时上下班,就只能把孩子放在这里。
每到深夜,就是孩子们朝门口张望的时候。听到门铃响,他们就赶紧抬头看,结果不是妈妈,又失望地垂下头来。
一个夜晚,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失望。
一个童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一位日料店的老板娘,每天营业到凌晨两点。有一次儿子生病了,她到了关门时间后,就赶紧去幼儿园接儿子。
到了幼儿园时,儿子已经熟睡。
她摸了摸儿子的头,发现已经退了烧,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边轻轻抱起儿子,一边对他说着:“对不起,妈妈来晚了,对不起,我们回家。”
这位妈妈,身上的围裙还没有摘,深夜的背影写满了心酸。
这些妈妈,早就习惯了给自己加油,习惯了克服自己的愧疚感。这些孩子,也早就习惯了懂事,习惯了不催妈妈早点来接自己。
生活的压力,注定有的妈妈要在深夜里奔波。
我们究竟错过了多少?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指出,我国有700万留守儿童,10%的孩子认为父母已死,260万的孩子一年连父母一个电话都接不到,34%的孩子有自杀倾向,9%的孩子尝试过自杀行为。
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为什么他们连个电话都不打?
因为他们不知道跟孩子聊什么,除了“吃了吗”、“听话了吗”、“考试了吗”,几乎再也没有共同语言。
时间久了,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对父母将不再是恋恋不舍的依赖,而是远远的疏离与恐惧。
家长不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再渴望爸爸妈妈。
父母为了生活远离孩子,孩子也真的仅仅把父母当成取款机,或者是只知道指责他们的“一个大人”而已。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你不在孩子身边,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
他换牙时,门牙掉了,被人都笑话他,你不知道;
他考了100分,得到老师的表扬,迈着六亲不认步伐回家,你看不到;
其他小朋友穿着时尚的衣服,他只有爷爷奶奶买的土款式,他有多失落你想不到;
开家长会的时候,他开始懂事地不再给父母打电话,你不会知道你已经失去这个孩子了。
可是,有哪一对父母,真的想要错过这些呢?
生活的无奈,在这些错过与遗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可以,尽量别“失去”孩子
如果生活富足,不用为生计担忧,谁不愿意陪伴孩子成长?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为了一日三餐就要用尽洪荒之力。要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就更要风雨无阻地追赶。
如果可以的话,哪怕有那么一点希望,日子苦一点,也尽量把孩子带到身边。
去年疫情期间,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家上网课,有一位“案板女孩”火了。
妈妈在上面卖着卤肉,她在案板下面逼仄的角落里面,打开台灯认真听课、写作业。伴随着妈妈的吆喝声写字,伴随着案板的“哒哒”声背诵课文。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环境是苦了孩子,还不如扔在老家宽敞明亮的屋子。
可对于孩子而言,真的不是这样的。
“案板女孩”最打动人的,不是她的认真刻苦,而是她灿烂的笑容。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日子就是美好的。
孩子的要求真的就这么简单,她们对“苦”的理解与我们完全不同。
如果实在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打打电话,视频聊聊天。隔着屏幕的关爱,也不失为一种陪伴。
孩子最害怕的是,父母口口声声说为了自己,可自己却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被抛弃。
多多关注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就能尽量减少陪伴缺失对孩子的伤害。
也不要总是问成绩了,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说说学校里的趣事,哪怕只是闲聊。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真的只有几年。
再苦再累,也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
—— End ——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