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培根随笔》
读书的好处,千百年来早已有无数文人墨客诸以他们的笔墨为我们阐述清楚,然而,纵使家长无数次对年轻人耳提面命、声嘶力竭地教育他们要读好书考个好成绩,有部分年轻人也从未在意过,甚至他们认为读书没有任何用处。的确,社会上有些人的学历没有那么好也依然成为了富豪,但只要我们细细一看,依然能够发现,他们就算学历不高,身上的闪光点依然是非常人所能及。思及此,普通人一没有能够将千百万人蔑视的突出能力,二没有用功读书以文凭搏一条康庄大道的毅力,未来永远都是能人辈出,鱼儿见识了巨龙的活法又怎会心甘情愿做配角呢?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01
现如今这个社会,培养出一个考高分的学生容易,只需要让他们将应试考试的所有套路都囫囵吞枣滚瓜烂熟地全部记下,便能够考出一个不错的分数;但培养出一名真正具有学习思维、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热爱学习的好苗子却难于登天。这不仅需要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培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就得下大功夫,更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为孩子保驾护航,不至于一出家门就被某些人的态度将其改变——由此可窥见“为什么培养出一个好苗子难于登天”一斑。
纵观国内所出的那些神童,翻开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神童的家长大多都随着年代而产生变化:以前的神童多是家庭条件相对不好,凭借着自身努力走出了原生家庭的贫困;现在的神童家庭条件不错,父母皆是教师或者高管,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分外上心。
这其实也是论证了上文的观点,好苗子仍需好的家庭教育作为支撑,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点从我国著名的神童蔡天西的身上可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02
提到蔡天西,没有一个人是不拍大腿感叹这位小姑娘出色程度的,她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十一岁就读完了初中、十四岁就进入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中科大、十八岁的时候更是将同龄人远远地甩在了后头,读上了博士、二十岁拿到了哈佛的“优秀博士”称号,从此人生更是一路开挂、二十六岁的她是哈佛最年轻的副教授、二十八岁是博士生导师。
所有学生家长的梦中小孩几乎就等同于蔡天西,而究极蔡天西为什么会如此优秀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与她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蔡天西是浙江人,其父亲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教育专家,他并不是一位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蔡天西的哥哥们皆在他的培育之下,成为了各行各业里十分优秀的人才。
而蔡天西作为一个女孩子,当时年代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最终还是得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但是她的父亲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仍然花费大力气将她培养成才,正是因为父亲的不放弃才有了我们如今看见的神童蔡天西。
不得不说,父亲不愧是一名教育专家,他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只是口头上念叨自己孩子要好好读书,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打游戏,而是和年幼的蔡天西一同读书,教导她发现书本里的世界美妙之处,引领她对读书产生兴趣,从而发现读书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天西的身上也是如此,从小就知晓读书重要性的她再加上有在后面作为后盾的父亲,不想成才都是难事。
如今的蔡天西早就职位转正,成为了哈佛的正教授,从小优秀到大的她依然在哈佛大学里从事着相关的科研工作,并且还是专业学术刊物的审稿人,未来的她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结语
世界上天才少有,神童也是如此,像蔡天西这般十一岁读完初中、十四岁的时候就进入中科大、同龄人还在参加高考她就已经读上了博士的天才少女,更是万中无一的优秀人才。这个世界上的头部在于天才们,身子及尾部却属于相对平方的年轻人们,他们或许不像蔡天西那样出众,但头部负责方向,其余人则负责耐力——虽然年轻人该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走,但是学习永无止境,谁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