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班,目前的主流教育界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抵制,而原因也非常充足:
超前学习会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过早的学习算术可能让孩子承受挫败感......
但同时幼小有效衔接被抵制的同时,另一个更为明显的问题却同样困扰着家长,那就是不上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的确会在上小学后频繁性的出现问题,这是相当多家长和小学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真实体会:
上课的时候坐不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学习速度慢、有的孩子不要说拿高分,可能连老师的节奏都跟不上。
而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甚至有七成以上家长都在孩子幼升小时存在着焦虑。
按道理讲不上幼小衔接班应该是对的,但为什么不上幼小衔接的孩子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因为不上幼小衔接班并不意味着就不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教育。
不上幼小衔接班不意味着不做幼小衔接教育
关于幼小衔接,我国的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有认识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幼小衔接班一种教育系统之外的补充教育,但其实从美国的教育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在儿童教育这方面,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同的,美国的教育规定把对应我国的幼儿园大班的5~6岁孩子从幼儿园教理中拔除,并加入到了小学的教育体系当中。
也就是说从5-6岁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们就会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而这其实就是幼小衔接教育。5~6岁的孩子与头几年完全不懂事的婴幼儿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可以称得上是“儿童”而非幼儿了,完成基础的纸质作业,学习算术、字母同样也是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的。
而在我国虽然这一年的教育没有缺失,但由于划分在幼儿园当中,所以教育实际上是被束住了手脚的,再加上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和幼小衔接班的取缔,导致了很多孩子面临的情况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是几乎断裂的。
幼儿园老师被捆住了手脚什么都不敢教,5-6岁的孩子每天的生活轨迹和3-4岁的孩子完全一样。
可仅仅过了一年,到了7岁上小学的年纪,学习难度却都跳跃式地提升了:
小学里要求孩子守规矩,讲纪律,学习专,认真自律;而老师更是一下子从陪着自己玩儿的幼儿园姐姐/阿姨变成了有威严的老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孩子的幼小衔接顺利进行,家长如果不负起责任来,那就没有人能够帮孩子了。
幼小衔接该怎么做?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首先应该意识到幼小衔接并非是完全的知识性学习,而是一项综合的过渡过程。
从幼儿园的单纯的玩到小学的注重学习,这中间需要一个难度从低到高的过程,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同样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我在这里建议家长们对孩子的幼小衔接教育先教习惯,然后教简单的知识,最后为孩子做对小学生活的预习教育。
而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我发现这套《孙小圣成长记·我上小学了》,可以说是相当符合这一系列教育要求,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这套《孙小圣成长记》全套共5册,包括入学准备《我上小学了》、习惯培养的《我能做得更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人际交往《我会交朋友》和学习阅读《我爱学习乐趣多》。
关于学习方法,在这套书中的《我爱学习乐趣多》一册中,就提到了一则“30-3-30”阅读法:这个阅读法教孩子在阅读时可以先用30秒看一遍目录,再花三分钟挑出自己想了解的部分,最后再用3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的阅读,对教会孩子如何学习非常有用。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小偷阅读法”、“3-2-1阅读法”等其他同样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关于对小学的提前适应,在《我上小学了》这一册中,绘本通过场景展示和文字描述的方式,给孩子展示了一个正常的小学会有哪些该有的东西,和幼儿园又有什么不同,告诉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下应该如何做,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的生活是怎样的,对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有相当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