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工作轻松,还有寒暑假,为什么还要“减负”?
最近,浙江在教育方面有了新动作。该省相关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这次也是为了解决教育系统的一些顽疾。其文件明确,不得强制或以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教师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政务App,同时也增加了借用或抽调中小学教师的难度,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同级党委审批同意。
笔者记得小时候,老师会让孩子拿着交粮票据到学校上学,要是有些学生的家长没有按时交粮就会被老师赶回家。对于老师而言,这种事情本身就与教育无关,也不该成为老师的工作,可是没有想到多少年过去了,“交粮”的任务终结了,但是其他的非教育的工作却依然进入到了老师的工作当中。
不得不说,有些教育相关部门的思维“很连贯”,这么多年依然如此管理。
值得庆幸的是,浙江教育相关部门已经向这样的问题“开刀”,要求相关部门不能将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强行摊派给中小学校,让学校老师完成各项任务。比如:拆迁、招商等等。
从该文件内容上来看,可以说内容非常接地气,也着实看到了真实的教学状况。不仅规定相关部门不得要求学校停课或借用校园场地设施和教师承办相关活动。还强调了减少非教育教学培训,杜绝拉教师充数的现象。实际上,该文件就是要杜绝一切与教学无关的事务,给老师减负。
然而,笔者以为老师处在一线,教学任务很重的情况,应该减负。但是作为管理者不仅应该看到教师身上的担子,也应该看到许多基层干事身上的担子。很多人都说基层工作任务重,甚至用“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来形容基层的工作。
只是,对于很多基层干事来说,许多任务却是人为造成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价值。
简单地来说,上级要求下级转发一些资讯文章,这个对于基层干事来说,尚可以理解,但是有些要求就有些让人费解,比如:下载某软件,注册某软件,关注某账号等冲量的工作,几乎成了普遍现象。
除此之外,一些工作完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但是有的部门不敢折腾群众,却可以折腾基层干事和教师,重复统计的工作层出不穷、连篇累牍、而且不在少数。这些意义不大的“额外”工作,实际上拉低了基层干事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一线教师的工作内容。
因此,不仅仅老师需要减负,对于基层干事来说也需要减负。在管理方面,不能因为现在有了某项提议或倡议,我们就在哪方面着重进行改变;而对于明显存在问题的地方,因为没有“意见”的声音,就可以暂时不做出改变。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事方式,肯定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让人欣慰的是浙江在为老师减负方面,先于别的地区做出了行动。但是笔者以为老师发生的问题,其实在其他基层干事身上也可能会发生,因为管理者的逻辑没有变化。就如同给老师摊派工作,也并非是最近这几年兴起,而是由来已久的惯性思维一样。
所以说,教育管理的思维转变,才是一线教师和基层干事“减负”的关键。
只有相关部门对“人力资源”拥有敬畏之心,不去滥用,从内心对基层的老师以及干事尊重,让基层的工作变得“有序”。那么笔者相信,这个“减负”一定能够成功。而“减负”的意义对于老师而言,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培养祖国的未来;对于基层干事而言,那么将会有更多精力去干实事,更好地服务群众。
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