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会让人觉得难为情,还会不舒服,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 蒙田

如果一所高中,一本上线率达到44%,本科上线率超过94%,60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17人,这样的学校算什么水平呢?这是2020年的数据,而这样的水平已经连续保持了很多年。

如果告诉你,这个学校的入学门槛很低,只要想读书,基本都没问题,分数不够还可以降分录取,会不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而且,这个学校只招收女孩子,全国唯一。

更为不同的是,这所学校所有学生的学费、服装费、床铺费、书本费、资料费、水电费都被免除。特别贫困的,甚至可以申请生活费补助。

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建校的初衷很简单,要拯救大山里的女孩子。这是张桂梅校长要用生命去完成的任务。

万念俱灰,选择逃离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后考入丽江教育学院,丈夫是他的同学。毕业后,二人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

1994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夫妻二人的感情极好,丈夫的离开让张桂梅万念俱灰。在陌生的地方,一个失魂落魄的异乡人选择逃离,张桂梅主动要求调到最偏远的地方,想用这样的方法缓解失去丈夫的苦痛。

先调到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后转入华坪县民族中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肿瘤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为丈夫治病已经花光所有积蓄,她已经打算放弃自己。幸好同事和社会好人人士为她捐款,积极治疗,才得以康复。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任何贡献,却给他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在得到救助后,命保了下来,她想,如果自己要活着,就需要做些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消失的“女学生”

其实,在华坪县几年,让她触动的事情很多,班里的学生,有的冬天还穿着塑料凉鞋;有的晚上抓一把米放到暖壶里,就是第二天的早饭;交书费的家长把一桶钱倒在她的办公桌上,最大的面额是5角,一分、两分地清点出来还不到50块……

她还发现,班级里的女学生总是隔三差五地就少一个。

张桂梅还肩起了华坪县社会福利院义务院长的职务,她发现被遗弃的大都是女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边是不断消失的女学生,一边是不断送来的女婴,张桂梅疑惑,“这地方到底是怎么了?”

为一探究竟,她走进大山,看到的事情让她触目惊心。走了一天山路见到那些辍学的孩子,她们正挥舞着镰刀干着粗重的农活呢。

“你为什么不上学了?”

“家里已经给定好婚了。”

张桂梅还看到村寨里几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竟然已经挺着大肚子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拿出自己的工资,又向学生家长苦苦相劝,才把孩子领回教室。

“能救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心里,对于大山里的女孩子来说,读书是可以救命的。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要改变这个地方,教育是第一位的,把女孩子教育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愚昧,2002年,张桂梅下定决心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这个学校绝对、百分之百是办不起来的!”

所有人都当她是在开玩笑,当她开始为此目标付出实际行动的时候,也没有人支持,都断言“你这个学校绝对、百分之百是办不起来的。”

现实是真的更残酷。

她拿着“优秀教师”证书、身份证,以及报纸上所有对她的报道,像乞丐一样沿街“乞讨”时,很多人都骂她“骗子”,甚至再朝她脸上啐一口唾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一次,她到一家企业筹集办学资金,话还没说完,老板就叫保安赶人,“见我不走,居然放狗咬人!”

她的裤脚被狗撕碎,脚上淌着血,路过的人指指点点,没人会想到,这个被狗追着落荒而逃的“骗子”,是三尺讲台上的优秀教师。

2002-2007年,募捐之路从来没有断过,但总共募集到2万块钱。这事,是真的办不成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裤子上的两个洞

2007,还在街上“乞讨”的张桂梅被评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学生,她把给她置办衣服的钱给孩子们买了电脑,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就去了北京。

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一位女记者提醒张桂梅裤子上破了两个大洞。尴尬的张桂梅不知道说什么好,在记者的追问下,她说出了自己的故事。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让办学出现了转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一年,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档节目中,她共募得善款100多万元。

节目录制前,张桂梅曾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但没回去。她怕错过时间人家不让她上节目,会失去筹款的机会。录完节目,哥哥也已经过世,在她心中大山里女孩子们的未来更重要。

2008年9月,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华坪女高初步落成,迎来了100个大山里的女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7名教师中就有9名提出了辞职

以为学校开起来,问题就解决了吗?远非如此。

刚开始,学校还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宿舍是教室改的、上厕所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

教学楼周围有一片沼泽地,常有蛇出没,学生夜里上厕所需要由一名男老师和一名女老师“护送”。最多的时候,每个老师一个晚上要跑十几次,第二天还要给学生上课。

“孩子们很懂事,有时故意憋着不去上厕所,一到晚上就不喝水。”张桂梅心疼地说。

虽说学校没有升学率的要求,但张桂梅给自己定了目标,最少也得让学生上二本。因为入学没有门槛,学生的基础普遍较低,这是一所高中学校,可很多学生的基础往往达不到初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名教师只剩下9人,学校办不下去了,要交接学校的时候,张桂梅看着另外8名老师,想着人还没走完,还能再坚持一下。她带领8名老师对着党旗宣誓,宣誓没完成,9个人哭成一片。

再次凝心聚力的几个人,决定把学校继续办下去。

此后,张桂梅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五点就起床跑操,吃饭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学生们整天泡在题海里。勤能补拙,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在拼命,这些老师们何尝不是呢?

为了这所学校,张桂梅噙着眼泪说:“我几乎付出的是我的生命,这是用命换来的。”

即便全免费,第一届学生中还是有6名孩子没有完成学业。

2011年,华坪女高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总计94人),综合上线率达到百分之百。

直到2019年,华坪女高连续九年高考综合上线率都是百分之百。

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再到2020年的44%,排名丽江市全市第一。很多学生考入浙大、武大等名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谈什么素质教育,先考上大学再说”。张桂梅每天带领学生们玩命地学习,华坪女高建校12年来,已经有164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徘徊在辍学边缘的贫困女孩。

走了就不要再回来

华坪女高从来没有毕业典礼,每年高考结束,张桂梅都会催促毕业生尽快离校。“离开的那天,也和平常一样。”

按照学校的规矩,学生办完手续,就不允许再回来。

“我不希望她们老是惦念着女高为你做了什么,张老师为你做了什么,我不想让她们背上这样一个包袱!我只想要她们安安心心地去读书,走得远远的,飞得高高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部分从华坪女高走出去的学生,会在参加工作后,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回到学校。

但是张桂梅不收,她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可以好好享受这第一份工资。

她同时还希望,学生在毕了业之后,干脆就不要回来:“不要背负华坪女高的包袱,也不要感谢我张桂梅老师。我希望你们都走得远远的,飞得高高的,去为社会做贡献。”

张桂梅不想让“贫困和往日的不堪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负累”。

“我这辈子的价值,就是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数量是多还是少,毕竟他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这是张桂梅最自豪的事。

他能为孩子考虑的都考虑到了,不仅仅是学习、生活,还有孩子们的心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山里人祖祖辈辈噩梦般的轮回,正在被阻断

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女孩在张桂梅负责的福利院中长大,从女高毕业考入了浙江大学。

前几年,女孩生了个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张桂梅问她怎么不再生个男孩,女孩说:“老妈(华坪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孩子都称张桂梅为“妈妈”),你忘了我的身世吗?你忘了我受的教育吗?”

山里人祖祖辈辈噩梦般的轮回,正在被阻断。

某一年的大学迎新晚会,来自女高的学生上台报幕,要唱一首《红梅赞》,在时髦的大学校园,这样的歌曲在表演之前引来了阵阵嘘声,但当女孩说出背后的故事,礼堂里的人全部起立鼓掌。

很多人受张老师的感召,加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中。

2015年,当年差点辍学的周云丽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顺利考入某重点中学的正式编制。

她拿着入职通知书迫不及待地回到母校报喜,恰好撞上张桂梅在医院急诊输液。

“她当时起身都困难,但下午就回学校工作了。”

打听到女高缺数学老师,周云丽决定放弃城市里的正式编制,转而回到母校做一名代课老师,“报喜”变成了“报恩”。

当年考入云南警官学校的陈法羽,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她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数捐出,此后每月又拿出500元资助在校学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三年级语文老师韦堂芸,意外摔伤后,拄着双拐上课,坚持到了高考;

教师苟学华,结婚当天上午还在上课,中午匆匆赶到婚礼现场,晚上又赶回学校;

……

越来越多的女孩子通过上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教育好一个女孩子,可以改变三代人,高素质女孩、高素质母亲、高素质后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张桂梅获得了“名”,但她想让自己的名气更大

张桂梅到昆明体检,病历上的疾病增加到了23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严重骨质疏松、神经鞘瘤、高血压、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

她向记者比划着脖颈处,说:“这一圈都是疼的,因为这一圈底下全是肿瘤。”

病痛缠身,但她却只是大口地吞下花花绿绿的止疼药,并表示不会再检查了,“越检查毛病越多”。

“我的病我知道,是没有办法治了。如果把最好的时光留给治病,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她正在跟时间赛跑。

2018年4月的一天夜里,张桂梅发病疼得失去意识,被送往县医院抢救。

县长赶来探望,迷迷糊糊的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说:“我想提前预支下丧葬费,我要亲眼看着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至于自己的后事,她表示,烧成灰,随处洒了就好。

12年来,女高没组织过家长会,都是张桂梅去家访,有的地方要三四天才能走到。去过的司机给再多钱都不愿意再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颠簸的路途中,由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张桂梅曾摔断过肋骨,但仍然坚持赶路,回到县城检查时,医生几乎难以想象,她是如何在受伤后又熬了4天的。

尽管家访过上千名学生,但每一次跨入一道陌生的家门之前,张桂梅都不敢想象映入眼帘的会是怎样的场景。

“各种人间的悲剧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

在一次家访中,经过近4天的人背马驼,她终于走进了一个退学女孩的家中。

女孩的父母都因病早逝,自小跟外公相依为命。昏暗的堂屋里摆着两口棺材,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老人拉着张桂梅的手说:“对不起老师,我们真的是太穷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是一次次触及灵魂的震撼,让张桂梅老师坚持自己的事业不停歇。每天最早起,每晚最晚睡。

她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让更多人投入到这些的事业里面。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一所学校能教的学生太少了。

残躯时日不多,需要更多人为孩子们做些事情。

张桂梅没有家,没有孩子,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学生,而她的学生会把这些财富反馈到社会,会有更多人获益。人人如此,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了解到张老师的事迹,几度哽咽,整理出来,期望让更多人看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